追踪科协八大——向科技工作者致敬!

2011-11-06 03:40王银凤
科学中国人 2011年13期
关键词:中国科协力学工作者

本刊记者 王银凤

追踪科协八大
——向科技工作者致敬!

本刊记者 王银凤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与媒体见面会。

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圆满落幕。在科协八大的闭幕式上,中国科协举行了颁奖仪式,授予北京林学会等200个集体“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刘晓勘等499名同志“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等32个集体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标兵”,李玉明等31人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

此外,中国科协还对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评比和表彰,分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精神,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为我国总体科技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突出代表。本刊特别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获奖者和单位,希望通过他们的事迹和经验,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向所有科技工作者致敬!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杨宝峰

杨宝峰,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药理学家,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药理学科带头人。

杨宝峰院士先后赴日本、加拿大留学,现为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日本医科大学、日本滋贺医科大学等多家国际著名院校客座教授和荣誉博士。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

杨宝峰院士先后主持研究、评价了50余种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在国内外首次,1、发现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新靶点,并提出“离子通道作用最佳靶点假说”,以此理论研制出调血脂药物大明胶囊等新药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患者好评,创较大的经济效益;2、发现微小核苷酸是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和调控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对新药研发及疾病防治具有重大意义;3、发现微小核苷酸可作为心肌梗死/猝死的生物标志物,对开发防治心源性猝死的新药具有重大意义并申请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4、发现长期应用13受体阻断剂等药物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的新机制。

杨宝峰院士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18篇,被引用3000余次。其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等国际著名杂志,获得Nature,Cell,science,PNAS等国际著名杂志的赞扬。杨宝峰院士为国家重大心脏疾病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近年承担国家1035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攻关课题16项。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9年获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张喜刚

张喜刚,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桥梁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是世界上首座突破千米的第一大跨径斜拉桥一苏通大桥总设计师,是具有辉煌业绩、享誉国内外的“中国交通建设十大桥梁英雄团队”的领头人。27年来一直从事特大跨径桥梁勘察设计和科学研究,指导完成了十多座名列世界前茅的特大桥梁,取得的自主创新成果对推动现代桥梁的技术进步以及中国桥梁从世界大国向强国迈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十佳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他带领其团队勇攀世界桥梁技术高峰,经过8年多的科技攻关和工程验证,形成了以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设计及施工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自主创新成果,突破了斜拉桥跨径超越千米的技术瓶颈,为千米级斜拉桥的首次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前主席、世界著名桥梁专家M.Ito教授和K.Ostenfeld先生分别评价认为:“针对千米级斜拉桥的众多世界级技术难题,张喜刚先生和他的团队研发的关键技术成功地应对了这个创纪元工程的技术挑战”、“这些技术代表了世界斜拉桥技术最高水平。”

作为苏通大桥总设计师,他积极将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长期深入工程第一线,带领其团队成功设计建成了苏通大桥,创造了1088米的最大跨径、300.4米的最高桥塔、131根直径2.8米120米深的最大群桩基础、长达577米的最长拉索等四项世界纪录,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斜拉桥跨径的千米跨越。国内外著名桥梁专家一致认为“苏通大桥提升了中国桥梁技术在世界工程领域的地位,代表了当今中国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引领了世界桥梁建设技术的跨越,是世界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工程”。

他技术成果丰富,主编学术专著6部,主编行业标准规范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l项,并获得了建国60周年“十佳感动中国工程设计大奖”、2008年国际桥梁大会(IBC)“George S.Richardson Medal”大奖、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2010年度“杰出工程成就奖”等多项重大奖励。担任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主任等重要学术职务,获得“中国交通建设十大桥梁人物”、“交通运输行业十佳科技杰出成就奖”和“茅以升科学技术奖一桥梁青年奖”等荣誉称号,是“中国桥梁”品牌的代表人物。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陈进

陈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博士生导师。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一直扎根于云南边陲小镇,致力于我国热带生物学和环境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陈进非常重视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他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平台与解说系统建设、科普活动的举办、科普作品创作、网站和电子杂志的创办、环境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积极探索,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近年来,版纳植物园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为了让更多的城市公众了解热带雨林和西双版纳地区优秀的民族森林文化,在他的倡导下,版纳植物园从2005年起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组织举办大型环境教育展览,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奥运村科技园举办了“植物家园人类乐园”世界植物园联展,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为了充分利用版纳植物园得天独厚的环境教育资源,探讨植物园环境教育工作的科学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他开辟了云南省第一个环境教育研究领域,招收和培养该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陈进十分关注全球和西双版纳地区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他面向国家需求,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为推进西双版纳“生态立州”的战略,他向当地政府提出了“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的建设性意见,得到高度重视。2009年初,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长篇报道了他和他的同事们在热带地区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工作,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肯定。此外,他还应邀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植物研究趋势》发表文章,指出“热带植物园应该通过实现迁地保护和就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结合,通过建立区域生物廊道网络,通过为当地农民提供综合技术支持以及为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教育和政策咨询可以帮助创建热带系统最好的生存条件,以应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洪友士交流经验。

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标兵——中国力学学会

中国力学学会是在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等著名力学家的倡导和组织下,于1957年成立的全国性力学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现有会员2万余人,期刊17个,分支机构31个。中国科协“七大”以来,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关怀下,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力学领域发展的实际需要,开拓创新,扎实进取,在推动力学学科的繁荣发展,学会创新改革,以及提升本学科和学会的国际地位,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发挥智库作用,积极建言献策。

近几年来,学会努力投身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主战场,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开展高水平、跨学科、跨领域的决策咨询活动,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学会从2004年开始牵头联合力学界和航空界专家,主动积极介入国家大型飞机研制计划,组织撰写“大型飞机研制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建议书,建议内容被中航一集团采纳和吸收,为力学界参与大飞机研制做出了积极贡献。学会还积极参与“高铁”等国家重大专项的决策咨询工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促进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学会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展了学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在中国科协等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力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的编撰,为国家管理层作好学科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会在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智库作用。

二、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国力学界走向世界。

中国力学学会一直将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作为提升我国力学研究创新能力的工作重点之一。五年来,学会共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200余次,吸引科技人员2万余人次,学会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力学大会是学会从2005年起创办的品牌项目,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力学大会,2011年中国力学大会将有2000人参会。被力学科技工作者称为“了解学科前沿的窗口,面向重大需求的桥梁,联系地方经济的纽带,展示青年风采的舞台”。推动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是学会的战略性任务,通过申办和组织国际组织系列会议,努力提升我国力学界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2008年,学会成功争取了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在中国的主办权,这将是国际力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首次在华举办。

建设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是学会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举措。2007年学会在中国科协、科技部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支持下,成立了“北京国际力学中心”,该中心辐射亚太地区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4年来,“中心”已经开展国际学术活动10余次,累计接待客座国外访问学者40余人,在2010年正式成为国际力学组织联属机构,同时也是国际组织在全球仅有的两个“力学中心”之一,学会通过该中心的建设,有力提升了在国际力学界、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三、推进科普工作,加强会员服务。

围绕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学会已逐步建立起自成体系的科普资源平台,五年来先后举办各类科普活动30多项,受众涵盖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学会着力培育科普的品牌活动。如面向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员的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面向大学生已连续举办8届的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仅第8届参加的高校学生已经近两万名;还有面向中学生的海峡两岸中学生力学夏令营,成为两岸力学科普交流的良好渠道。2008年问世的《大众力学丛书》填补了力学科普丛书的空白,排名多次位居科普丛书排行榜前列。

五年来,学会努力为会员开拓新的服务渠道和方式,借助新的信息技术,建立了“会员之家”服务网站,会员的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增强。2009年学会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建成了具备国际水准的“学术会议管理系统”,实现了学术会议的全程信息化管理,这在科协所属学会中尚属首家,有效地增强了会员信息化服务能力。

四,加快学会职业化改革,大力加强学会能力建设。

学会在体制和机制上大胆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学会在新时期下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五年来,学会在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推广工程的资助下,大力推动办事机构的职业化改革,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学会人才团队。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办事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增强;通过与国际组织互访及外语培训,促进办事机构国际化进程;通过标准化的社会招聘流程、定岗定编和严格的绩效考核等管理体现,专职人员的职业素质得到显著提升;通过独立运作,办事机构年均筹集经费稳定保持在400万元以上,专职人员薪酬完全由办事机构独立承担,实现了自负盈亏,成为学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杜子德介绍经验。

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自2004年第八届理事会以来,一直致力于学会改革和发展,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民主办会体制、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以会员为本为会员职业发展提供服务,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良好的治理结构和民主办会机制确立。学会建立了决策层(理事会)、执行层(秘书处)和监督(监事会、司库)的良好治理结构,各司其职。五年中,学会制定或修订规章制度18次,涉及章程、会员条例、理事会条例、专业委员会条例、监事会条例、专业委员会评估办法、财务条例等14种。学会按期召开理事大会和常务理事会议,对涉及学会工作计划、重要人事任命、财务预决算、经营等重大事项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决策。监事会监督理事会的决策过程,用《理事会条例》约束理事参与学会工作。在2008年换届工作中,实现了理事会、专委负责人竞选和差额选举,其中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竞选的差额达到二中选一,竞选使理事会和专委的开放度和活力增加。2006年起实行财务预决算制和司库审核制,财务预算由司库初审、常务理事会通过后执行;财务决算经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向全体会员公开。2008年4月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CCF监事会条例》,并选举成立了CCF监事会,监事会负责监督理事会是否按照国家法律、学会章程及其他规章开展活动,当发现其有不适当之处时提出处罚或纠正建议。

办事机构实现社会化、职业化:从2005年起,学会新增专职工作人员全部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过考试择优录用,员工实行聘用合同制。2007年1月,学会与原挂靠单位脱离,完全自主经营、自主发展。学会秘书处制定了详细的内部管理制度,每月进行绩效考核,年度总评,根据考核结果,择优汰劣。学会对专职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培训,提升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及效率。员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五年来,学会通过自建和资源整合的方式,为会员提供了一批优质的学术产品,如《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年度报告》、《信息技术快报》、《电子周刊》等出版物,免费提供会员阅读;中国计算机大会、学科前沿讲习班、在会刊上发表论文等,学会会员均可以享受注册费或版面费的优惠;从2008年起,学会对网站进行了改版,不断充实和丰富数字图书馆的内容,把学会多年来积累的学术资料(包括音视频资料)上网,供会员浏览和下载使用。2010年,学会与美国计算机学会合作,使学会会员交一份会费,可以获得2个项级专业学术社团的服务。

学会对会员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的优化和改进一直没有停止,2007年,学会会员管理系统建成,并与内容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了会员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和存储,会员资格网络申请、审批;2008年实现了会费在线缴费;2008-2010年,学会拨专款重构整个网站系统,搭建会员互动平台、会员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和各专委/工委门户,引入学术搜索引擎,增强了系统自动处理能力,实现学术信息的快速流动和资源共享。学会还把改进和提升服务会员的水平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除了改造会员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外,学会对从事会员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通过技能培训、工作流程优化、客户回访、会员满意度调查、人员优化等各种方式,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使对会员服务的水半逐步提高。

此外,学会还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学会,扩大学会影响力,发展会员。如,通过与地方学会及高校合作、走进高校演讲、学会通讯进入高校图书馆、学会走进企业、在高校建立联络员制度、会员发展会员、导师发展学生等多种方式和渠道,使会员人数从2006年的5500余人,发展到最多时12000余人。

积极开展学术评价,承接政府职能。学会先后设立并颁发了王选奖(2005年起)、海外杰出贡献奖(2005年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6年起)、青年科学家奖(2010年起)、终身成就奖(2010年起)等学会奖项,其中王选奖获得国家奖励办批准。这些奖项涉及计算机领域的创新技术/学术成果评价,人才评价、学术论文评价等诸多方面。上述奖项的评选与颁发已经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选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青年科学家奖等奖项均得到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大力支持。

学会2006年起开始探索建立我国计算机领域学术评价的体制,以改变SCI独大的评价体系。经过调研、专家研讨及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学会出台了数据库、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体系结构、计算机科学理论、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信息安全等八个方向的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和重要学术期刊的目录,供高校和科研单位作为学术水平评价的参考。2010年7月正式向社会公布,据悉清华、北大、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已经开始把这些目录引入相关的学术评价中。

学会参加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的试点工作,并承担了秘书组的工作,组织专家起草了全套认证文件,并对11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了入校考查,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认证专家队伍,所承担的认证工作多次获得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国际认证组织专家的好评,2010年计算机专业的一个认证考查组,参加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组织的入校考查教学片的拍摄,将作为今后培训的样板。

此外,学会还在提升科技期刊水平、打造品牌学术会议、鼓励专业委员会举办有特色的高质量学术活动、青少年信息学竞赛、为困难地区教育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解读科协“十二五”规划

在科协八大的闭幕式上,通过了中国科协八大关于中国科协七届全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中国科协八大《关于<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草案)>的决议》(以下简称《科协“十二五”规划》)。代表们如何评价规划,对规划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本刊随机采访了几位代表,听听代表们的心声。

谢和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力学科学家,

现任四川大学校长。本次代表大会四川省代表团团长。

前5年中国科协和地方科协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使科学的地位和科协的热情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科技工作越来越重要,科技创新的作用也更加凸显,科技人才也越来越重要,我想这是我国科学进步的重要体现。比如说在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时提出了科学重建,面临重大的地质灾害和重大的危机时要科学防灾,这说明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得到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这本身就是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此次科协八大和习近平的讲话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四项要求,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更加弘扬创新文化,更加提拔培养创新人才,更加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我认为这四项要求对我们来说是一针见血,很客观很实际。其实我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技人员很多,科学发展也很快,社会对科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我们国家的创新文化还需要时间来构建,高水平的科学人才还很缺乏,同时社会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个别科技工作者急功近利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出现,这对我们科学界是一种伤害和打击。还有些科学家突出自己,相互之间不服气,宁可援引外国人的文章也不引中国人的文章,而且有些科学家往往喜欢抓住别人的小缺点,从而抹杀别人的创造,这种心境是不好的。

听完这个讲话后,我觉得我们增加了一份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就应该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创新体系中,做出体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的科学发现和创造,真正把中国制造改为科学创造。我觉得科技工作者应该好好学习和领会这个讲话,真正地实践它。我认为“十二五规划”的提出是非常合宜的,符合我们的国家目标。

陈云彬

德阳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我觉得科协也要由工作推动转变为事业发展推动,过去科协主要由科协组织的发展和科协工作的发展来推动,要真正做到由事业发展推动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从目前来看,我们先在这方面做些尝试。

德阳市科协日常的工作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农村技术的发展;决策咨询、建言献策;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服务科技工作者。我们在去年就制定了德阳市科协的十二五发展的规划,内容包括了7个方面的建设和13个主要行动计划。

这一规划是纳入了德阳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题规划之中的,我觉得中国科协的规划内容很全面,但还需要与基层紧密结合,多考虑基层的特点,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比如说金桥工程就应该纳入这个计划,要通过科技馆工作者和科技组织把好的成果引到地方上来,地方党委政府是很支持这类工作的,中国科协在这5年中放弃这点是很可惜的,因为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地方的研发能力是较弱的。

第二点就是中国科协在计划中要为西部地区专门做一个计划,因为西部地区的投入能力比较有限,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中国科协应当结合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来促进西部科技普及能力的提升,着重加强设施和能力建设。

还有就是要提升科协的组织能力我们也希望向西部地区倾斜,我们现在的科普服务能力是不足的,我们在承担科学素质工作时要向各个部门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和科普服务,满足企业、农村、社区对科技服务的需求。

所以首先希望中国科协和地方多一些联动的项目和计划,其次有专门支持西部的计划,特别是能力和条件建设方面的计划,还有就是在为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服务的方面能提出科技成果能继续支持其推广转化;也希望中国科协也能为地方科协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多出台文件支持我们的组织建设和发展。

国家很重视科协八大这个会,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做的工作报告和祝词对我们这5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组织给予了殷切的希望,大家都很受鼓舞。

林大泽

山东黄金集团任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

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尼玛卓玛;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喜刚;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张新友;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研究员陈进;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易小刚;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此外,评选还另外产生了4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和977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标兵名单(共32个)

我本人担任过省科协和企业科协领导,对科协工作的作用认识深刻, 基层科协能起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手和搭建平台的作用,能够塑造活动品牌,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量工作。比如,青海科协“十一五”期间,创新工作思路,整合科普资源,搭建科普平台,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省科协各项工作卓有成效。近几年来, 省科协围绕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内容,取得了显著成效。直接受益人群约24万人。

科协“十二五”规划,主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和“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努力构建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举荐、决策咨询“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开创“十二五”时期科协工作新局面。

学习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八大”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要加强组织协调,创新方法,不断丰富学习形式。要以中国科协“八大”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全省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开拓进取,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在发现、培养、推荐、表彰和凝聚科技人才方面下功夫,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要充分发挥科协人才智库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全省广大优秀科技人才在转变经济方式、推动青海科学发展中献智出力。

我在青藏高原已工作了13年,在青海工作了12年,在青海参加了青藏铁路建设,后来在西部矿业工作了8年,目前还担任青海省科协副主席,所以说我现在还是青海科技工作者的一员。在中国科协“八大”会议上,针对促进科技欠发达省份的科技进步工作,我提了3项建议,即:(1)积极出台有效政策,鼓励省科协与大学、科研单位合作,创新省科技咨询中心平台建设模式,做大、做强,发挥整合各方科技资源带头作用。(2)建议设立中国科协西部组织和人才建设专项,即“西部专项”,其方式可参考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教育部、中组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对西部的人才和项目建设模式实施。(3)发挥省委、省政府,以及国资委政府指导作用,采取有效政策,借鉴工会发展模式来发展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组织,“十二五”实现省属国有工业企业科协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名单(共31人)

猜你喜欢
中国科协力学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致敬科技工作者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最强联动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韩启德担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潘建伟当选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