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马 兵
精勤不倦 奋斗不息
——记安徽农业大学蒋立科教授
本刊记者 马 兵
专家档案:
蒋立科,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1942年10月生,毕业于安徽大学生物系。长期从事生物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档案局“天然抗霉驱虫剂研究”和国家经贸委“十五”创新项目“百蕊草素生物合成”,2004年作为总顾问指导并承担农业部立项总投资810万元的“抗黄曲霉天然香精复合油及其制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一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次,3项发明专利,国家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独立或以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论著或主编教材8部。1990年被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儒雅学者、气度非凡、从容谦逊、睿智淳朴,这就是安徽农业大学蒋立科教授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走近蒋立科,你会发现他博学睿智、笑容可亲,言谈举止间散发出自信、责任和理想的气息,而最让我们感慨的则是他略带传奇色彩的一生的经历。
蒋立科教授于1942年10月出身于安徽歙县北乡的一个偏僻的山村,从小在良好家风培养和熏陶下,就怀着“在人生的路上留下自己的脚印”的理想,始终孜孜不倦地、坚韧不屈地奋斗。
自古英雄多磨难。由于家境贫寒,蒋立科8岁上学时,就要绕着山坡徒步行走20余里,涉18个河道,到山外面的另一个小学就读,随后他幸运地考入距家70余里的潭渡初中及距家140余里的屯溪高中,上学时期的长途跋涉锻炼了他的体质,使其战胜虚弱多病对身体的折磨,树立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到韶山》)的坚强意志。
蒋立科勤奋好学,异常刻苦。整个中学时代,都是以“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度过的,而在安徽大学生物系就读的四年里,蒋立科找到了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生物化学。四年的大学生涯夯实了蒋立科的理论基础,坚定了他向生物化学领域继续探索的决心。
然而,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一样,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为科学事业奋斗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发生了。好在那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苦难,而是整个时代的苦难。尽管遭遇了文革的劫难,历经皮带钳头的殴打,口吞粪便的苦熬,但他仍然强忍心灵的折磨和精神的凌辱,坚定地抱着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要去战胜的决心,于是,属于他的“春天”到来了,1983年至1989年,六年的时间里,蒋立科先后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曾宪梓教育基金奖等奖项,同时摘下讲师、副教授、教授桂冠,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校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主持的徽州师专生化教研室被授予全国高校先进集体、党支部被授予先进党组织。
荣誉不会让他探索的脚步停歇,而是鞭策着他继续努力。如今,年逾古稀的蒋立科仍然每天一刻不停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一丝不苟地坚持了论文写作、指导研究生、做生物实验……给我国的科研事业编织着“明天的希望”。
退休后的蒋立科前后发表论文30余篇,在高教、科学及化学工业三大出版社出版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化学教程、生物化学过程工程学、普通生物化学教程实验指导、高级生物化学实验(研究生专用)、生物化学过程工程学见习指导等6部教材,鉴定2项省级成果,3项发明专利授权。
身为一名安徽农业大学的教授,蒋立科现在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了。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蒋立科为自己立下孜孜不倦为学生奉献的要求。
在教学中,他心中的那份责任感总是促使他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向学生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他坚信教学是一名老师最本职的工作。在让学生充分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蒋立科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实践、主动思考,蒋教授费尽心思,开创了独特的“找水式教育法”。“填鸭式的教育,即使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再多,也只是给他水喝,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无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找水式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水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向成功。”
此外,蒋立科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提出了对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改革建议,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1、重视和培养青年学生“兴趣”,构建“引领找水”平台。他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年的一生。提倡设立开启独立科技实验平台和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促进课堂理论验证与生产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奋发努力学习的自觉性。2、恢复高校学生安排劳动课程,培养工农感情,学习生产劳动技能,通过专业劳动课深入工厂、农村,熟悉当代工人、农民的劳动生活,了解和学习工农业主要生产技术和方法,增加本专业的劳动技术,树立不怕吃苦,勇于创新,独立创业的勇气,改变厌恶劳动的不良倾向,增强吃苦耐劳的毅力。3、开展社会感恩教育,弘扬自律精神。4、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突出问题的大讨论,减少教师讲课,增强青年学生敢于对经典理论、学说提出质疑,培养他们发明创造的勇气;真理不畏雄辩,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进展,如物理学中星球运动,生命科学的进化论等,对突出问题通过查文献,找出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阶层人的论点,自由阐述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驱散在知识认知中存在的迷雾。5、提出高校现行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模式转变为学会观察,懂得比较,勇于质疑,富于想象,培养富于创造的现代大学生。
科学和艺术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蒋立科除了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大有作为外,他还曾参与编排《百家姓》系列丛书,此外,他爱好作诗和书法。“当今的科学研究正是需要文学与艺术中的想象力。曾经于八十年代进入复旦大学进修对我而言是毕生难忘的。十五年的中断,让我亟待知识的充实,而在复旦大学的学习给我的学术造诣带来了很大提高,同时其浓厚的人文气息更是给了更多的启示。”
蒋立科多年来主持了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一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发明方面硕果累累,或许这一切也得益蒋教授皆以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思路对待科研攻关,像一个艺术家一样爱着自己的事业。
年近七旬的蒋立科如今已是银丝满头,眼睛上方有着明显的鱼尾纹,但他那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的作风依然在驱动着他奋进,不论刮风下雨,冰天雪地,依然按时上班,不求报酬,他始终将科学发展和国家需求作为目标,为他深深热爱的事业不懈奋斗着。这一颗始终力争向上的心,支撑着蒋立科教授越走越远,走出一路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