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党 辉 首席记者 刘德英
血性如斯:屈撑囤
——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石油环境保护专家屈撑囤教授
本刊记者 党 辉 首席记者 刘德英
蓦然回首,光阴如风。
继上月采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课题组(西安石油大学油气田环境保护研究课题组)之后,我们《科学中国人》记者一行,再次踏进了这所西北地区唯一的石油石化高等学府——西安石油大学。
早春的校园,清风徐徐,摇曳婆娑的草木吐出了春风染绿的嫩芽。行走其间的我们,欣赏到了一排排井架似地梧桐树,它们古朴绵长的排列着,仿佛诉说着油浪翻滚的石油与之水乳相融的故事……这所以石油为特色的院校,在刚刚转身的2010年里,再次获奖——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个人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课题组重要参与骨干之一屈撑囤教授。作为一名中青年科学家,能在短时间内同获两个重要奖项,这绝对不是用“幸运”两个字可以解读的。
中国有句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科技工作者当然也一样。
作为油气田环境保护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屈撑囤应该说是一位非常有特点、有血性的人。1964年出生于陕西兴平市的他,个子不是很高,也算不上强壮,一副踏实稳重、温文儒雅的书生样子,但骨子里却不时散发出地地道道的西北汉子味道。
1982年,他跟那个年代许多的大学生一样,在当时大学录取率很低的情况下,凭借天资聪颖和刻苦勤奋,顺利地考上了西北大学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名牌专业——化学系。从此与化学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有机化学,逐渐成为他心中的最爱,为后来的教学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6年7月,屈撑囤分配来到西安石油大学工作。
进入新环境的他,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钻井液及其添加剂,提高采收率化学剂,破乳剂,水处理剂……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让他刹那间明白,虽都是化学品,但各有专用;自己虽毕业于好的大学、好的专业,但涉及与石油和化工相关的自然科学领域时,仍感专业知识的不足。于是,他毅然和学生们一样,到本校的石油工程学院聆听专业老师教授系列课程。
有一次,授课老师让所有听课学生做一道题,结果,只有屈撑囤一个人做的完全正确。当老师打开记分册准备记录成绩的时候才发现,上面根本没有这位学生的姓名。当他得知,这位时而凝神聆听、时而认真执笔记录的是位编外学生时,授课老师赞赏不已。闲暇之余,屈撑囤也总是向相关老师虚心讨教,与学生们一起做实验。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对石油工业所涉及的化学品及其性能终于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化学应用于石油工业也充满了信心。
进入石油大学工作一年后,他参加了蒸汽吞吐提高稠油采油率技术研究课题,主要负责药剂改性合成与复配工作。为完成研究工作,他每天与课题组成员一起,以忘我地工作态度迎接着一轮崭新的朝阳。没料到,这一干,竟然干到了腊月28的凌晨3点,大年三十也悄然临近。
后来,他又继续披星戴月,每天都是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出实验室,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拿出了适合现场耐高温的驱油剂配方,该配方一次性通过了油田的现场评价。紧接着,又马不停蹄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完成了稠油破乳剂合成与复配工作,研究成果应用于辽河、南阳油田的稠油破乳中,并获得国家专利。
1993年,他完成了人生中又一个转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然而,这年恰遇石油工业陷入低迷,石油价格低,油气生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各油气田每年安排的新钻井数锐减,使他对其研究方向——钻井液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前景陷入困惑。为尽快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他将硕士论文所做的工作进一步延伸,将研究工作的重点逐步调整到油气田环境保护领域,尤其以污水回注处理为主要方向。1995年,其成果“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通过了陕西省科技成果鉴定,被认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从此,他正式将研究重心移向了人类壮美永恒的绿色大事业——石油工业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领域。
就这样,他以人生的追求开篇,每一个字都用勤奋和汗水浸染,用自己脚步匆匆、绚烂多姿的生命,写下了“绿色”诗篇的第一章。
经常与石油污染的穷山恶水作伴,屈撑囤的绿色环保理念,伴着一位知识分子的良心在迅速生长。
然而,石油环境保护的意义虽不可估量,但这项事业的起步却异常地艰难。
由于当时石油环保还得不到社会足够的重视,理念很难被人充分地接受,各油气田在该领域的投入甚少,课题组研究经费短缺成了很大的问题。因此,研究工作就像碰到“拦路虎”,进展缓慢,举步维艰。
“风险太大了……”有人担心着。
“没有科研经费,我们能走下去么?”也有人缺乏自信。
“这条路再艰难,我们也要走,必须在曲折中坚持!”见到有成员在充满挑战的路上退却,屈撑囤永不言弃的血性却活跃了起来,他一遍遍清晰地梳理起思维的脉络,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把自己的环保理念当作信仰去追求!
坚持!坚持!坚持!他一遍遍地在内心给自己加油。
也许,干大事业的信心,能孕育出一种崇高的精神,而崇高的精神,又能推动大事业的进程。凭着一种倔强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屈撑囤和坚持留下的课题组成员们一起,抱着“过紧日子、干大事业”的决心,朝着“绿色”梦想进发了。
联系科研课题时,没有启动资金就自己垫付;出差,基本是以火车硬座为主,并且随时拿起行李就走……
在中原油田进行采油污水回注处理研究时,为了开展工作,他基本上是无偿地为该油田一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从药剂生产、质量控制、职工培训、现场应用等各环节对其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在技术服务的两年里,他从没感受过坐卧铺的滋味,基本上随叫随到。当时,家里孩子小、经济紧张等各种压力困扰着他,为了赴外工作,他常常是抛家别子,将家庭的重担都交给了自己的妻子。事后他感慨道:是家人的默默支持给了重要的鼓励。他也想借此让孩子懂得,只有经过辛勤劳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1998年,为完成在辽河油田的现场实验,屈撑囤每天都要往返于盘锦至曙光采油厂之间。为赶上午饭,通常要跑到3公里以外的镇上。从处理配方设计、实验,在实验现场足足呆了1多月。在采油厂领导及处理站技术人员的协助下,终于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
2000年,他奔赴遥远的陕北,为完成延长油田甘谷驿、七里村、川口3个采油厂污水回注处理项目,在现场工作了近1年时间。工作内容涉及了水质分析、配方设计、流程确定、工艺设计方案、建成的污水处理工程调试、处理站技术人员培训等所有环节,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2002年,在中原油田进行“中原油田低污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项目时,他带领研究生在现场整整服务了4个月。从引起污水腐蚀、结垢因素研究入手,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泥的原因,建立了有效控制腐蚀、结垢和污水处理的集成技术。每天的运行记录都要通过纸质材料上报采油厂主管领导和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领导。经过4个月的现场运行,取得了污泥降低60%以上、处理成本由每方0.8元降低到每方0.55元、出水指标全部达标的良好业绩,受到了油田公司和采油厂的一致好评。因为科技业绩突出,该站后来成为西安石油大学科研教学基地之一。
2004至2009年间,在长庆油田、延长油田、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等现场进行含油污水、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工作期间,他多次亲临现场,与研究生及青年教师一起讨论研究方案,对污水回注指标的确定、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等给予现场指导,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研究工作进行的同时,他也培养了大批的本科、研究生和现场技术人员,为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思路、实验设计、研究工作如何开展、数据处理、现场运行等直接指导,毕业生在现场的工作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好评。
真是一路艰辛一路歌。
在石油环境保护这条“天苍苍,野茫茫”的艰难创业之路上,虽有人知难而退了,但屈撑囤没有被打败,相反,这份美好的信仰,就像内心的一束光,照亮了他的人生之路,迸发出他异乎寻常的力量,让他在追求“绿色”事业的道路上,永不停顿!
屈撑囤是一个有着“执着”天性的人。
他秉执时不我待的发展意识,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在石油环境保护这条曲折的路上执着地进行着技术创新。多年来,与课题组成员一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终于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突破,其多项成果全部应用于石油开采中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
其一,创立了集絮凝、防腐、阻垢、杀菌于一体的采油污水综合处理技术。
针对低渗透油田采油污水回用处理的难题,应用复合药剂进行污水水质改性,采用诱导结晶技术降低结垢,在强化絮凝作用下,形成了集絮凝、防腐、阻垢、杀菌于一体的采油污水综合处理技术。简化了处理工艺,实现了采油污水处理后100%回注,解决了低渗透油田采油污水回注的难题,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每方污水处理成本由3.6元降到1.5元以下。
其二,发明了作业废液就地处理回用新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沟壑、梁峁纵横,作业废液点多、面广、处理难度大,就地回用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尚属空白。通过化学降粘、氧化除铁、水质配伍等研究,创建了高效、低成本就地处理方法,实现了作业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发明了车载式作业废液处理装置,实现了废液就地处理与100%回用,消除了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填补了作业废液就地回用处理技术的空白,成本仅为集中处理的1/3。
其三,发明了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
利用热萃取技术,将含油污泥中的石油资源进行回收,同时在超声波的协同作用下,结合降粘剂,使回收原油被再次利用。利用热降解处理技术并结合污泥燃烧技术,使含油污泥中的轻组分被回收,重组分与助燃剂一起制成型煤进行燃烧,彻底解决含油污泥的处理难题。
利用含油污水处理中产生的含油污泥煅烧后质轻、孔隙发育的特征,发明了含油污泥经煅烧后用作高强度混凝土添加剂技术,解决了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难题,消除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其四,建立了若干研究平台。
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屈撑囤和课题组也非常重视研究平台的建设。几年来,自主或与延长油田等合作,建立了一系列研究平台。
其五,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利用和国家肯定。
几年来,屈撑囤及其课题组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申报专利11项,7项授权(其中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教材4部,发表论文60余篇。在国内学术会议上特邀报告8次。2010年,鉴于屈撑囤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的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中国科协授予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
……
屈撑囤坚实的脚印足以证明,执着,并不是一个已经用滥了的词汇。在他成功的人生百花园中,熠熠生辉、永不凋谢的那一朵便是——执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中国一句古话,也是屈撑囤人生的座右铭。他总是以忠诚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为培养优秀学生呕心沥血。
自1986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到进入西安石油大学当助教开始,屈撑囤就意识到育人先要育己。为此他没有停止过自我学习的脚步。
在先后取得西南石油大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后,他便把做一名好老师作为人生目标,以教书育人为荣为誉。他认为,为人师表,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必须不为物质所累,保持心境的纯正与安宁;必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人生理想,高尚的师德和育人的真本领。
他告诉学生,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打好基础,就像古人说的“九尺之台起于垒土”,石油环境工程领域虽然比较专业,但是胶体化学是基础。
他在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时,不仅深入浅出,还手把手地带领他们参与实践,犹如一支熠熠生辉的红烛,为学生们热情地燃烧,付出真情。他对学生那份真诚和细心地培养,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也是他“内疚”了很久的一件事。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为让学生更好的做实验,在当时设备简陋、实验化学药品奇缺的情况下,他违规从兰州乘车带过一次化学药品回西安,为此他“内疚”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现在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但在当时做好了防护措施情况下的那次“冒险”,确确实实是为了教学的需要,为了学生的成长。
屈撑囤说:“我特别喜欢跟学生在一起”。他说,年轻人聪明、充满活力,他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同时他还不乏幽默,常对自己的学生开玩笑说:“在这个年代,人家都玩IT,你们却跟着我搞污水、污泥。”
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他和课题组非常重视研究平台的建设。几年来,建立了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油气钻采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HSE重点实验室西安石油大学分室等。这些研究平台的建设,对西安石油大学的教学科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加方便了学生的培养。
屈撑囤有一颗非常细腻的心,每当看到一个个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时,总是感到无比的幸福。
生活中的他,更是学生们的楷模——欣赏古典音乐,打羽毛球、搞摄影等爱好广泛,无所不能。打羽毛球,他是高手,在学校的比赛中常常领先;出差,他喜欢在途中摄影,尤其在新疆出差的时候,看到夕阳照下的胡杨林呈现出一派单纯而壮美的风光,总会感动不已,也一定会拍下来留念。他说,他喜欢胡杨树的那种精神,喜欢那份荒凉沙漠中的美丽和顽强的生命力。
孟子曰:大仁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屈撑囤在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所在课题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之后,春节期间,他把奖状和证书特意摆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让妻儿和亲朋共同分享他的那份快乐,也以此弥补自己平日对家人缺少的那份缠绵情语和呢喃……但是,几天之后他就立马收起。他说,必须去掉身上笼罩着的一切耀眼光环——从零开始。
如果说,当年石油工业界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石油人,那么,作为石油环境保护播火者和实践者的屈撑囤,无疑就像大漠里他喜欢的那些胡杨树,以坚毅和挺拔影响了一批批年青的学子。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
这是一句早已为人们熟知的保护环境的口号。
当时光摇转到21世纪,当屈撑囤和课题组一同走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之后,这句口号仍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变信仰。作为石油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和课题组不仅实现了事业上新的突破,而且,其环保思想和理念已经在石油工业领域根深蒂固。所以如今,无论在西部的荒漠,还是在茫茫的中原,无论我们何时走进油田,都能在他们走过的地方看到一片片生命的洁净,见证到铸就的绿色风流……
是的,人在春天里都会充满幻想。
这不,刚刚开学,我们便感受到一团春气。作为西安石油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的屈撑囤,在布置好有关工作后便一头埋进资料室、开始新的工作了:“时间对我们来说很宝贵啊,因为工作任重道远,必须一切从零开始!”他说,准备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新的研究课题,续写新的篇章。
学生们很快纷至踏来,与他在资料室圆桌前围作一团,专心致志的阅读起相关资料,一会儿展开讨论,一会儿进行交流……那情景,看似自然平淡,但无不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脚步,它是穿越了幻想,真真切切、踏踏实实走来的哟!
作为科技记者的我们,不能不为这一份情深似海的科学追求而感叹! 也不能不深信,良好的学养与大西北独特气质的融合,就仿佛山与水性格的互补,只有这种互补,才能造就出这样一个极富血性的人,造就出这样一位热爱思考、低调而踏实、中年科学家的美丽人生。
祝福他,在这春风舞动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