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志奇
蜀酒探源话绵雒
宁志奇
宁志奇,中国文物保护中心专家顾问团成员,在酒文化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巴山钟灵,蜀水毓秀,勤劳智慧的巴蜀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巴蜀古文化。誉满中外的四川名酒,就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追本溯源,开展酒文化的研究,很有必要。笔者拟就绵、雒两地考古发掘实物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先从考古发现说起,对蜀酒的历史渊源作初步探索。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作为我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蜀国的酿酒历史及其文化形态又如何呢?
在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批文物中,就有大量的酒器。单是陶器类就有:(音:禾)、觚(音:姑)、瓮、长颈壶、瓶和鸟头把勺等。这些器物的盖纽和勺把常作成鸡冠状、花蒂形和鸟、羊、虎、杜鹃等飞禽走兽的形象,使之既实用又美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三星堆文化的特点是以小平底罐、尖底罐、高柄豆、鸟头把勺等陶器为组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出土的陶酒器的时代,大致为夏商时期,距今约三千年左右。早期的陶器,根据地层和迭压打破关系,经类型学的排比和碳14的测定,还可早到四千五百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三星堆二号祭祀坑中出土了龙虎樽六件,四件。特别是铜这种大型酒器的形制和花纹与河北藁(音:搞)城台西村墓葬出土的铜相似。这既反映了早蜀文化中酒文化的发达,也说明古蜀文化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影响,三星堆文化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川西平原的广大地区。从地域上看大体上在广汉、绵竹、德阳、什邡、郫县、新都、彭县、成都、双流、新津、彭山等地。
在文献资料中也有不少关于酒文化的记述,西汉时候的杨雄在《蜀都赋》中说:“木艾椒蘸,(音:举)酱酴(音:图)清”。这里所谓酴清即是蜀地所产的酴酿酒。晋常琚在《华阳图志·蜀志》中亦说:“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音:礼),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据学者研究(1),这里的醴应是蜀酒的专名,其含义与一般文化中的醴不同。常琚所说的“以酒曰醴,乐曰荆”,很明显是说开明帝把酒作“醴”,把乐叫作“荆”,而中原地区有醴酒而无“荆乐”,可见他两者并提都是蜀语的音译。开明九世,大约相当于公元前四世纪前后的战国时代,说明战国时期蜀国的酒文化已很兴盛了。
汉代蜀中的酒业相当发达,在汉墓中不仅出土大量的酒器,还出土了不少反映酿酒工艺过程的画像砖和画像石。彭县、成都土桥、泸州附近出土的画像石,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汉代制作酒的工艺过程。从很多文献知道,汉代酒的品种是很多的,有以原料命名的,如黍酒、秫(音:术)酒、米酒及各种果酒;有以配料命名的,如椒酒、柏酒、桂酒、兰花酒等;也有有以酿造方法命名的,如清酒、酝酒等;还有以酿造季节和颜色命名的,如春酒、冬酒、秋酿以及黄酒、白酒、金浆酒等。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七·苯曲饼酒》中详细记述了蜀酒的生产工艺,他说:“蜀人作酴酒法,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渍小麦曲二斤,密泥封,至正月二月冻释,发漉去滓,但取汁三斗,谷米三斗,炊作饭,调强软合和,复密封数日,便熟。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人多啖温,温小暖而面热也。”很明显贾氏所云是蜀人所作的酴酒,即今流传下来的醪糟酒。汉以后记述蜀中酒文化的史料甚多,这里不再赘述。
从上述材料证明,蜀地酿酒,用酒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悠久历史。
一方的水土,养育了一方的人民;一方的人民,创造出了一方的文化,一方的文化,哺育了一方人民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物质文化,成为生命力极强的根。马克思很重视自然条件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2)。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自然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古代绵、雒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这里农业发达,经济繁荣,一度成为古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处川西平原北部的绵、雒两地,正是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扇形地带。这里河流密布、沟渠纵横,水利发达,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3)的天府之国。郫、繁、绵、雒四县又是其中的膏腴浸沃之地,尤其是古蜀国曾作为杜宇王池泽之区的绵、雒两地,称得上蜀中翘楚了。绵洛两水贯穿两县,南北接壤,两地历史上曾相互从属,史料常将绵、雒并提。
任乃强教授认为,绵雒地区是“蚕丛氏部落从茂汶县东的土门山口,进入四川盆地,初时在蓥华、九顶山脉东侧的斜坡地带,过狩猎兼耕牧生活”(4)的古蜀民聚居地之一。发源于九顶山的绵水出紫岩山,经汉旺入平原,然后分为数支和石亭江(洛水)等水系形成了成都平原最北的一个扇形冲积面。县西北群山屏障,东南部为冲积平原,海拔500—700米,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绵水又名绵阳河,绵远河,其正流东入德阳,折而南流,经黄许镇(汉绵竹县治)至广汉合石亭江水(洛水、雒水)又南至赵镇合毗河,然后流向简阳,过资阳至泸州流入长江,绵水即沱江正源。它恰似一条系在四川盆地上的一条襟带。饶有兴味的是在这条襟带的两端各有一颗闪耀着酒文化光辉的明珠——四川两个名酒产地绵竹、泸州。绵竹地处沱江源头,泸州位于沱江终端。千里一脉,同享盛名。
正是由于绵、雒二水为绵、雒二地提供了农业生产的条件,并且经过秦守李冰治理水患,兴修水利,(5)绵、雒两地才成为浸沃之区。《华阳国志·蜀志》称:“绵竹县,刘焉初所治。绵与雒各出稻稼,亩收三十斛(音:胡),有至五十斛。”说明绵竹和广汉两地早在两千年前已是蜀地农业丰产区了。我们知道,汉文化的基本是农耕文化,特别是水稻栽培。而农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又是酿酒发展的必备条件。绵竹出土的战国和西汉酒器足可证明,绵竹早在战国时候就已是产酒之地了。1976年2月,绵竹县清道乡金土村社员在住房侧挖沼气池时,发现船棺墓葬,该墓出土青铜酒器,炊食器、兵器、工具多达150余件。其中酒器十一件,蟠虺(音:悔)纹提梁铜壶三件,蟠兽纹铜方壶一件,凤鸟蟠兽纹铜一件,温酒器铜鍪(音:谋)一件,用以挹(音:邑)酒的铜勺五件。该墓出土文物数量之大,种类之多,是四川战国墓中极为罕见的。经分析墓葬时代为战国中期偏晚。(6)战国铜酒器的出土可以证实两个方面的问题。一、绵竹产酒不晚于战国时期;二、绵竹出土的战国船棺葬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探索巴蜀族源和历史提供了线索。1978年9月在船棺出土的附近又出土了西汉早期木板墓。墓中的铜酒勺(7)亦表明了与战国船棺葬所出的铜酒勺在文化性质上继承关系。如果再和广汉古遗址出土的早蜀的鸟头把勺等酒器相比,则绵竹战国酒器更具有上承商周、下启西汉蜀酒文化的重要性了。
据《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古蜀山氏地,周七周时为蚕丛国西之附庸”蜀山氏,其地当在川西北岷江上游山区,大部分学者认为蚕丛氏居今茂汶一带,因茂汶叠溪古有蚕陵县,旧传系蚕丛死后之陵墓置此而得名。传说中的第一代蜀王即蚕丛,古蜀人后来沿着从北向南的河谷迁徒,南下到自然条件更好的成都平原。绵竹县北川区和茂汶县交界,并且到茂汶的距离要比灌县近得多,因此,绵竹历史上还是通往松茂的要道。
据水利地质专家考证,在蜀开明时代成都平原地区比今低得多,今广汉金堂交界处海拔465米,若金堂峡完全阻塞,沱江为之不流。当壅高水头在40米时,今德阳、广汉、新都一线以东,即成一片泽国(8)。广汉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足以证明这些推测的合理性。据有关材料记载三星堆文化堆积层上部有一层厚约50厘米的青灰色淤泥层,这种现象应为水灾所致。
绵竹平原海拔在504—700米,并且山地占一半,海拔在1000—3500米,这样的地理环境在古代洪灾频仍的情况下就比雒县稳定一些,安全一些,因而,早期的巴蜀文化创造者们必然会占据这片地理环境条件优越的地区。我们相信,在今后的考古发现中古蜀文化遗物(包括酒器)在绵竹广大地区肯定还有所反映。
在《绵竹县志·典礼》中有“绵竹有龙潭五,一在县西二百里月映岩下,为绵雒之源”的记载。这里是指绵、雒二水同源於绵竹和什邡、茂汶交界处的九顶山之老鹰窝梁子月映岩。这个“同”字不仅指水源,似乎还揭示了绵雒两地更多的共同因素。
翻开古代有关蜀地的地理志就能说明这一问题。班固《汉书·地理志》记汉高帝六年分巴蜀置广汉郡所领十三县中,绵竹名列第五,位于郡治雒县之后。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刘焉为益州刺使时曾迁州治於绵竹,到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复迁治所到成都。《华阳国志·蜀志》记广汉郡所属八县时绵竹又位列第二,列於雒之后,什邡之前。刘琳先生认为“汉代雒县的辖境除今广汉县地之外,还包括今德阳西部,绵竹南部……。至西晋,县境又有变化……,其时,石亭江北部份地区已属绵竹”。其说可信。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将雒县改名为绵竹县,并迁今治。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复名雒县。(9)可见,隋以前,绵雒二地曾相互从属,以至于后来的人都习惯把今德阳、广汉、绵竹、什邡、中江这片区域称为古绵雒之地。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四千年前的文化遗存应该是绵雒之地共同文化的代表,同时也应当是川西平原早蜀文化的一个类型的代表。这个四千年前的文化源流分布在川西平原上的广大区域。绵竹和广汉自然也属于同一时代,同一源流,同一区系的地方文化。正如有些学者所说:“川西地区可能就存在一个探索文明起源的地方文化区系类型。在三星堆遗址中,我们看到了具有地方特征的一个原始文化。(10)很明显,广汉三星堆文化区系类型正是我们所探寻的文明起源的地方。这里既是川西平原古蜀文明之源,同时也是古蜀酒文化之源。在广汉古遗址出土的古蜀酒器上就可以看见四千年前蜀酒文化的历史光辉。
古蜀酒文化植根在绵雒的沃土上,几千年来,花开於绵水之滨,果熟於龙门山下。人们也许要问,这名酒之花为何秀绵竹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水。1987年4月,由中国地矿部科技顾问委员会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委员会主任委员贾福海等十九位专家和科技人员到绵竹现场考察后作出了回答:“绵竹龙门山前的鹿堂山区玉妃泉属少见的未受污染的优质饮用水,泉水含锶量高,接近和达到地质矿产部1986年颁发的‘饮料矿泉水标准’中锶型饮料矿泉水的标准。同时含钠极低,它与国外某些名牌瓶装矿泉水类似。与会专家一致确认玉妃泉为含锶低钠优质饮料矿泉,可以作为多种饮料及名酒的水基”(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已将该泉列为中国名泉。美酒之乡有名泉,中国名酒剑南春正是以中国名泉之水作水基而酿造的。因此在一定程序上说,长期在历史上驰誉遐迩的绵竹酒得以成功的基因之一就是好水——绵竹地下的甘泉。
正是因为有了这甘泉才产生了唐代的“剑南烧春”(12)和宋代的绵竹“蜜酒”(13),清代的“清露大曲”(14)和当今的国酒剑南春。绵竹美酒才会在历史上受到苏东坡“珍珠为浆玉为醴”、“甘露微浊醍醐清”(15)的赞誉,清代著名学者李调元:“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16)的厚爱。对绵竹酒的赞誉古今相同。近代的绵竹大曲于1922年首获四川省劝业会一等奖,1928年获四川省国货展览会奖章、奖状。1972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川经济志》第359页明确提出“四川大曲酒,首推绵竹”。可见绵竹酒的历史地位是相当高的。绵竹剑南春则是50年代在绵竹大曲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提高质量、精酿而成的美酒,可以说是跃上了绵竹名酒历史上空前的高度。1979年剑南春荣获《中国名酒》称号。1984年全国评酒会上又蝉联全国名酒称号。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金质奖。1985年获商业部金爵奖。与宜宾五粮液,泸州特曲,古蔺郎酒,成都全兴大曲同享川酒“五朵金花”的盛誉。我们相信,由古蜀先民创造的,在川西平原上滋生的蜀酒文化一定会在新的时代里发扬光大。
(统稿:本刊编辑夏炎)
(1) 林向:《蜀酒探源》。
(2)《资本论》第一卷,560页。
(3) 常琚《华阳国志·蜀志》。
(4) 任乃强:《四川地名考释》。
(5) 参阅《蜀水经》卷二。洛通雒。
(6) 王有鹏:《四川绵竹县船棺墓》,《文物》1987年第10期。
(7) 王有鹏:《四川绵竹县西汉木板墓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4期296页。
(8) 冯广宏:《鳖灵丛考》。
(9) 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
(10) 赵殿增:《关于巴蜀文化的几点新认识》。
(11) 参阅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貌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对四川省绵竹县玉妃泉矿泉水技术咨询鉴定意见书》。
(12) 李肇:《国史补》。
(13) 苏轼:《蜜酒歌》。
(14)《绵竹县志》物产:“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 ,色洁白,状若清露”。
(15) 苏轼:《蜜酒歌》、《绵竹县志》卷十七。
(16) 李调元《童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