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背景下长吉图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1-11-02 05:11庞瑞秋黄文玉
关键词:长吉图区域发展

庞瑞秋,李 健,何 为,黄文玉

(1.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08;4.本溪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辽宁本溪117000)

一体化背景下长吉图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庞瑞秋1,李 健2,何 为3,黄文玉4

(1.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08;4.本溪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辽宁本溪117000)

笔者对长吉图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对产业发展环境等进行SWOT分析。研究认为:长吉图产业发展拥有诸多机遇和优势,为其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由于区域对外开放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存在以及地区产业结构性问题的凸显,使得长吉图地区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进一步适应一体化发展,长吉图地区应把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产业集聚和实行错位发展,加强区域间协调合作等作为应对区域整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并加快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长吉图;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支撑体系

长吉图地区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区,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地域面积为7.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 100万[1]。2009年8月末,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促进长吉图一体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以长春和吉林两市为引擎、珲春为窗口、延(吉)龙(井)图(们)为前沿,促进沿边城市与腹地城市的有机融合,形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2]。本文拟基于长吉图一体化背景对该地区产业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一、长吉图产业发展现状特征

2008年长吉图地区 GDP总量合计为4 241.7亿元,占吉林省经济总量的66.03%,2003—2008年长吉图地区经济增长平稳、且速度较快,年平均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图1),高于吉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3]44-45。

(一)产业发展现状

从产业发展状况来看,2005年受企业改制影响,长吉图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增长速度出现短暂下滑,此后一直维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图 2)。2003—2008年间,第一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17%,第二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34%,第三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59%[3]44-45。

近几年,国家实行的粮种补贴和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该地区第一产业发展。地区的农业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种植业和畜牧业获得较快发展。

图1 长吉图地区生产总值变化

图2 长吉图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变化

2005年改制后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负担减轻,发展活力增强,第二产业增长迅速。第二产业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汽、吉化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同时,生物制药、光电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也为其注入了活力[3]44-45。

长吉图地区第三产业增长势头强劲,金融、创意设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尤其以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汽博会、农博会等为代表的会展业发展迅速[3]44-45。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层次水平偏低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表1),长吉图地区产业结构水平明显偏低[3]44-45,表现在:一产所占比重较大(超过10%),二、三产业发展不足,产值比重均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3]44-45。

表1 长吉图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与长三角、珠三角的比较

2.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该地区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经营方式粗放,加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在第二产业内部,长吉两市传统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表2),尤其是吉林市2004年重工业比重超过90%,而食品制造及纺织等轻工业发展不足;工业的规模结构不平衡,缺乏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传统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粗放式生产模式使得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竞争力下降[3]44-45。

近些年,长吉图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餐饮、批发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较快,而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3]44-45。

表2 长吉图地区产业内部轻重工业比例关系

3.区域内部产业关联度低

长吉图内部各产业间经济联系弱,关联度低,缺乏联动效应[3]44-45。主要表现在工农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影响了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长吉图地区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长吉图地处东北亚区域的几何中心;长春、吉林两市位于哈(尔滨)大(连)经济轴的中部,纵向可以连接辽宁与黑龙江两省[3]44-45;同时,两市位于未来中蒙大通道的中心点,横向连接吉林东、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及蒙古国东部[3]44-45;延边州位于东北东部经济带,南北向与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东北地区相连;珲春、图们为吉林省对外开放的直接通道,与俄、朝的港口群紧密相连;良好的区位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3]44-45。

2.资源环境优势

长吉图地区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平均森林覆盖率为55%,水资源丰富,蕴含的水能开发潜力巨大;该地区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能源和资源保证[3]44-45;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能够保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3]44-45。

3.物流通道较为畅通

长吉图地区的对外物流联系通道不断改善,长春—图们高速公路、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港铁路全线贯通;同时,开辟了珲春与俄罗斯、韩国、日本和朝鲜等国陆海空的客货运输联系通道;国家批准延吉机场对外开放,建立其与韩国的便捷联系[4];长吉图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对俄、韩、朝的陆海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3]44-45。

4.区域产业互补性强

东北亚区域的 GDP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1/5,其中,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为亚洲的73%,发展潜力巨大[5]。该区域各国产业结构梯次明显、资源禀赋不同,为相互之间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44-45。

5.科技人才优势

长吉图地区科技人才优势明显,是吉林省智力密集区。长春市是我国著名的科技文化名城;延边州的科研实力居少数民族地区之首[3]44-45。区域的科技人才优势将促进其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6]。

(二)产业发展的劣势

1.区域经济规模较小

尽管长吉图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但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黑龙江哈大齐城市群相比,总体经济规模较小。从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表3),长吉图地区明显低于辽中城市群和哈大齐城市群。长吉图目前仍处于经济发展的极化阶段,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强。

表3 2004年长吉图、哈大齐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总量比较

2.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弱

目前,长吉图内部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较弱,产业关联度不高。长春一汽集团大量零部件从长吉图以外的区域输入,增加了产品成本,也没有充分发挥整车生产对地方企业的带动作用;吉化集团的中下游产品对长春市化工业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长吉之间客流联系主要以购物、医疗、探亲访友、商品促销、学术会议和观光旅游为主,而政府、企业间经济合作以及其企业间经济技术协作引起的客流量所占比重较低[7]。延边州作为吉林省对外开放前沿,其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

3.地域文化的阻滞效应

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阻滞效应。体现在创业文化意识不足,市场经济主体不活跃;存在较强的制度性依赖,较少突破政府体制的限制去大胆创新,计划经济观念和官本位意识等从根本上制约着发展市场经济的手脚,缺乏现代管理文化,人们习惯于服从而缺少独立意识,习惯于情感化选择而缺少理性化选择,看重产值、规模而忽视效率、效益,致使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放不开手脚[8]。

(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投资、贸易和金融便利化范围的扩大,发达国家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大量输出生产要素,以达到在全球范围内合理调配资源的目的[9]。长吉图位于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潜在优势,成为周边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地,并承接产业转移。

2.东北亚区域合作增强

图们江流域开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图们江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相关利益国家对图们江流域开发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进行了很多务实合作。东北亚区域合作为长吉图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国内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转移

国内许多沿海城市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结构亟待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实施产业升级和空间转移是促进沿海地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相对于沿海开放地区,长吉图地区的产业结构层次低,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也较低,对重化工业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处在集聚、极化阶段,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和政策推动,对沿海地区升级淘汰的产业仍具有很强吸引力。

(四)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对外开放的风险增大

长吉图地区未来发展受到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截至目前,东北亚各国仍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互信机制,敏感性产业问题突出。受东北亚区域安全形势的影响,维护经济安全和市场秩序的费用将会提高,因市场不稳定而引起的贸易谈判等外部交易成本也会上升。因此对建立重要设备、原材料、零配件等主要产品进出口贸易、境外投资等经济交往活动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

2.区域竞争与协调压力大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加深。地区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单个企业、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上升到产业集群、都市圈、经济区之间的竞争。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株潭等地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创新环境、市场条件等对FD I(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明显大于长吉图地区。而周边的辽宁省、黑龙江省也都在利用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同邻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相对于这些地区,长吉图在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市场条件、政府效率等方面都存在劣势,未来区域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此外,如何避免长吉图内部各地区之间为了争夺投资而引发的恶性竞争,过分降低企业准入门槛,盲目打造自己的完整产业链,推进跨地区的沟通与协调合作,是一体化背景下长吉图产业发展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三、一体化背景下长吉图产业发展战略重点

(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长吉图地区的产业发展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建设以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注重产业间的关联效应,重视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协调关系。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尽快与国际社会接轨,促进农产品加工向多样化、一体化、深度化方向发展。在德大集团、皓月集团等肉食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大力发展畜牧业,形成肉牛、奶牛、生猪、家鸡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和山珍等绿色产业,形成面向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国内周边省份的外向型绿色农业产业链,使长吉图成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加快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注重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要加快轻工业的发展。重点打造汽车产业、石化、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型产业[1]。突出企业研发能力培养,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区域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加大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除了传统的批发、物流、餐饮、娱乐外,长吉图地区应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会展以及金融保险业[6]。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设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整合长吉图的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包括动漫影视、艺术品、工业设计等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发展会展经济,继续做大做强农博会、汽博会、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以及金融保险、研发、仓储、电信等生产性服务业。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的原则,长春、吉林、延边州在产业上应充分依靠当地优势资源,构筑地区优势产业,避免产业同构[3]44-45。

长春市作为区域核心城市,未来发展应依托开发区,发展以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增强以第一汽车制造厂、大成玉米公司、皓月集团等为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推进配套产业发展;依靠雄厚的科研力量发展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会展等产业。

吉林市依托其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石化、农副产品加工、电力等产业,进一步发展碳纤维、装备制造、生物产业。

延边州以长吉图区域产业发展的短腿为方向,积极主动发展汽车、化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的配套产业,重点发展医药产业、能源矿产业、林产浆纸产业、纺织服装业、旅游产业和对日、韩的服务外包业,在长吉图一体化背景下,延边州要充分发挥边境口岸优势,面向周边国家市场,大力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形成辐射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亚的对外贸易中心。

(三)强化产业园区集聚

对集聚经济的追求已成为影响现代企业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吉图地区未来产业发展应充分发挥开发区的经济集聚与空间支撑作用,将各类开发区作为长吉图地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使之发挥促进产业发展以及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带动作用。

四、一体化背景下长吉图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一)完善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是长吉图地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重要支撑。基于长吉图产业发展布局以及对外经济联系的需要,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加快交通通道建设,包括长吉铁路、长吉城际快速铁路、长图客运专线、长—吉—图高速公路、302国道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等多元快速交通网络体系的整体建设。

建立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良性互动,加快建设生态城市以及各类生态工业区、循环经济区、生态居住区等,支持九台、蛟河、敦化、和龙、汪清和珲春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步伐。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升长吉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资源环境对提高长吉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构建支撑长吉图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的市场网络。发挥长春、吉林等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延边地区的商品与要素的市场化进程,推动区域内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努力实现商品、投资市场对接,优化区域市场环境,促进高效区域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为长吉图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商品流通提供市场支撑。

(二)强化产业发展的城市化载体支撑

推进城市化进程与提高城市化质量是长吉图产业结构有序升级的重要动力,发挥城市化对长吉图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载体及推动作用。

加强长春、吉林等大城市地域中心城市职能的扩散,依托中心城市周围地域,构筑产业一体化的城市整合功能地域。通过整合区建设,增强中心城市产业辐射功能,促进长吉产业空间地域体系形成。

进一步推进延龙图经济整合区建设,发挥延吉市的带动作用,加快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以延吉市为依托加快延龙图地区生产要素集聚,打造先进加工制造业、现代物流、旅游及高技术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6]。

积极发挥珲春市的对外开放窗口职能,强化敦化、蛟河等中小城市的产业承载能力。依托小城镇建设,将小城镇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及乡村工业化的增长极,实现区域产业整体布局优化。

(三)加强同国内外区域的分工合作

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吸引日本、韩国的产业、资金、技术转移,将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作为重点合作领域,引进韩日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为长吉图地区招商引资提供支撑。深化与俄、朝、蒙在木材、矿产等自然资源领域的合作开发,启动与俄罗斯在新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合作研发[11]。

加快与俄罗斯、朝鲜的会谈、协商,积极倡导推动俄、朝毗邻地区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借港出海”。推动中蒙合作,建设内蒙古阿尔山至蒙古乔巴山方向的铁路,形成贯通蒙古与日本海之间的国际运输通道,使图们江地区成为蒙古国新的出海口,支撑长吉图地区的整体产业发展。

推动长吉图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分工合作。国内方面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合作,承接其产业转移。充分结合区域内外的资金和管理经验来提高长吉图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从而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加强长吉图与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中部城市群、黑龙江哈大齐工业走廊等东北地区重要发展区域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

(四)促进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探索设立长吉图综合协调、管理机构,由省政府授予部分政府职能,负责统一协调长吉图的有关工作,改变三地各自为政的状况[3]44-45。

[1]刘亮明,李增辉.《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解读[N].人民日报,2009-11-25.

[2]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全文)[R/OL].中国新闻网,2009-11-17.

[3]成荣敏,许正良,何为.长吉图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0(4).

[4]吴蓉.图们江区域开放开发走上合作新里程[N].吉林日报,2004-08-04.

[5]发改委就《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答问[EB/OL].新华网,2009-11-16.

[6]长春市、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EB/OL].http://baike.baidu.com.

[7]韩守庆,李诚固,张全.新时期长吉空间协调演变机制与功能趋向[J].规划研究,2008(5):20-24.

[8]漆思,刘岩.东北振兴的文化推力[N].中国经济时报,2003-11-09.

[9]沈玉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城市研究,2009(10):12-18.

[10]欧阳涛,吴金明.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SWOT分析[J].经济地理,2006(5):400-404.

[11]刁书仁.“长吉图”地区与古代东亚各国的交往[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0-66.

Developmen tal Strategies of Changchun-Jilin-Tumen jiang of Regional Industry on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PANG Rui-qiu1,L IJian2,HEWei3,HUANGWen-yu4
(1.School of U 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 rtheast No 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2.School of A rchitecture and A rt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600,China;3.College of Geographical and Marine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8,China;4.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Bureau,Benxi 117000,China)

This article elabo rat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angchun-Jilin-Tumenjiang regional industry and p roblem s,analyzes the environment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cco rding to method of SWOT.The study is believed that there are lots of opportunities and superiorities in Changchun-Jilin-Tumenjiang of region,a good basis in the fast development.

Changchun-Jilin-Tumenjiang Region;Integration;Industrial Development;Strategic Emphasis;Support System

F127.34

A

]1001-6201(2011)04-0041-06

2011-01-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99)

庞瑞秋(1974-),女,满族,内蒙古开鲁人,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李健(1973-),女,辽宁海城人,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何为(1987-),男,四川遂宁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文玉(1973-),男,辽宁本溪人,本溪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工程师。

[责任编辑:秦卫波]

猜你喜欢
长吉图区域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分割区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长吉图”区域产业转移承接路径研究
长吉图区域物流体系研究初探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区域
实施“长吉图规划”战略,为吉林发展带来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