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丽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血供中断或急剧减少,导致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相应心肌缺血性坏死[1]。由于AMI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剧烈疼痛和濒死感易造成AMI患者出现恐惧、悲观等情绪变化,影响疗效。为此,我院通过实施舒适护理有效降低了AMI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3例,平均(60.8±3.1)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均符合WHO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肌梗死病发时间及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AMI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接受舒适护理。
1.2.1 常规护理 AMI患者安置在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病房(CCU)后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氧疗,预备急救器材及药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照医嘱进行止痛、镇静、抗凝等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等药剂;给予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1.2.2 舒适护理
1.2.2.1 病室环境 为患者营造整洁、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调试好病室温湿度,室温22~24℃、相对湿度50~60%为宜,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和房间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并将监护仪器亮度和音量调整到适宜水平[2]。
1.2.2.2 生理舒适护理 ①缓解疼痛的舒适护理:无痛是AMI患者的首位生理需求,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及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有效的氧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病痛情况。②体位舒适护理:AMI患者须绝对卧床,在不影响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可给予背部垫软枕,并适当进行腰背部按摩,使四肢被动活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降低心脏负担。③饮食的舒适护理:少量多餐,嘱患者进食低脂、低钠低盐、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食物;病情允许时,患者进餐时可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
1.2.2.3 心理舒适护理 AMI引发的剧烈胸痛、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易导致患者产生濒死感,对疾病转归表现出焦虑、抑郁情绪。针对患者的复杂心理变动,应及时巡视、安抚患者,向患者讲解AMI疾病知识,强调不良情绪会加剧患者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鼓励患者调整心态、稳定情绪。
1.2.2.4 康复指导 长期的绝对静卧会导致患者胃肠蠕动减慢、食欲减退,并由此导致患者便秘时因过度用力发生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情况。故应加强健康知识指导,形成自我保健意识,指导患者食用充足的纤维素、蛋白质食物,转变不良生活习惯,降低疾病诱发几率。
1.3 满意度调查 护理部自行设计“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征求病患及家属对护理服务人员技术、服务态度、巡视等内容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作数据分析,组间数据比较以χ2表示。
统计结果及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病患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护理效果对比结果(±s)
表1 两组病例护理效果对比结果(±s)
组别 并发症发生率(例,%) 住院天数(d) 病患满意度(例,%)观察组(n=69) 6(8.7) 8.3±1.2 67(97.10)对照组(n=63) 13(20.6) 11.7±0.9 53(76.81)
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后,局部心肌持续性缺血、坏死的常见内科急症。由于患者文化层次、职业背景及AMI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客观差异,即便部分患者成功抢救后,对疾病突出时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依旧存有恐惧、焦虑心理,对疾病发展的消极态度是AMI治疗的重要障碍。
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及护理思维的转变,舒适护理模式积极顺应了整体护理思路的发展,通过适宜的病区环境营造、护患沟通及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护理,AMI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情绪渐趋稳定,医嘱依从性提高,对疾病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本组病例护理效果比较也证明,AMI患者在基础护理、治疗处置前提下进行了舒适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症状及疾病应激能力,生存质量提高。且舒适护理实施中良好的护患关系,显著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护理服务质量取得较大进步,充分践行了整体护理“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
[1] 李亚静,王素婷.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98-499.
[2] 聂振明.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