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月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
重庆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戴 月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
通过调查重庆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专业近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就业率的变化,了解重庆市大专院校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分析医学信息人才需求,为该专业课程设置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卫生方向)专业的学校之一,200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卫生事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卫生信息系统网络管理与规划、电子健康信息管理与利用、卫生信息分析与决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医药企业、卫生行政管理、信息服务等部门从事信息分析、信息建设、信息管理工作,能为决策者提供快速、全面、准确信息,辅助管理决策的医学信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校该专业至今已有5届毕业生,向社会输送医学信息人才178人,一次性平均就业率为69%(包括考取研究生)。
现将信息管理专业近3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参加重庆市2010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双选会40家医院对该专业学生需求情况报告如下,为该专业课程设置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我校信息管理专业2004~2006级毕业生共计111人,就业情况见表1。
表1 2004~2006级毕业生就业情况[n(%)]
在重庆市2010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双选会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2家,二甲医院25家。9家医院明确表示招聘病案管理人员,6家医院招聘医疗信息管理人员,2家医院需要医务管理人员,1家医院需要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人员,其余医院视学生实习情况而定。
(1)40家医院计划招聘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情况见表2。
表2 40家医院计划招聘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情况
(2)40家医院急需招聘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岗位情况见表3。
表3 40家医院急需招聘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岗位情况
(3)40家医院对拟聘人员学历、知识结构与类型要求情况见表4。
表4 40家医院对拟聘人员学历、知识结构与类型要求情况
我校2004级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对毕业后在医院具体做什么工作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医院需要的辅助医学人才主要是影像、检验等专业毕业生,以致到医院工作的毕业生仅6人(见表1),占全班总人数的15%;选择考研的人数多达32人,考取16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9%。2005级毕业生通过接受专业思想教育,增强了专业认识和就业信心。因此,到医院工作的毕业生达到15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9%;而考研人数则明显下降,且仅考取5人,占全班总人数的13%。2006级毕业生进医院和软件公司工作的较多,占全班总人数的72%。另外,国家制定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大举措,更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人才短缺问题。2006级毕业生开始转变就业观念,有3名毕业生到区村委会工作。
2.2.1 医院急需医学信息管理人才 从40家医院的调查结果来看,今后几年对医学信息管理人才有较大需求量。医院医学信息化水平代表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事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和规模。调查的40家医院均实现了门诊收费、住院收费、统计数据采集与报表生成、病案首页信息、病房医嘱计算机联网信息管理,网站具有独立域名的医院达80%以上,表明作为医疗机构主体单位的医院,其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急需医学信息管理人才。
医院对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已经从日常报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上升为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包括卫生政策等宏观情报信息的研究、分析等高层次要求。因此,用人单位对信息、情报与政策分析2类岗位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2.2.2 医学信息管理人才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对医学信息管理人才而言,应用计算机能力、较好的信息敏感度与捕捉能力、科学计量评价与数理统计分析技能是最为重要的专业素质,但前提是一定要具备医学教育背景或医疗卫生工作经历(见表4)。
3.1.1 培养逻辑思维和思想方法 作为未来就业大方向,医院这个庞大的组织机构在每天的经营运作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因此,培养学生具备医院现代化管理思想,构建融合现代化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如何分析并利用这些数据,逻辑思维和思想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3.1.2 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医学信息管理需要具有医学、信息技术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整合和融合信息管理技术与医学学科内容,就要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3.1.3 开设见习课程 组织学生到医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熟悉医院就诊流程,从而对医院HIS系统模块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对数据的产生、应用和对决策起到的作用形成独到的见解。
3.1.4 拓展其他学科知识 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在加强基础学科知识的同时,应拓展其他学科知识,如财务基础、生物医学、信息分析利用等知识,以满足用人单位对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应在学习期间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地设定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就业作准备。
3.2.1 提高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是促进学生成才的必要途径,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将社会实践与学习知识相结合,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2.2 提升专业素养 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学生重要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在校期间要重视提升专业素养,即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培养实践能力;不应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层面,应举一反三,积极思考问题形成原因。因此,应加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培养。
3.2.3 合理定位就业意向 一方面,把个人专业兴趣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另一方面,把个人就业意向与国家需要和发展相结合。学生应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到基层就业,实现个人成长和为祖国发展作贡献的双丰收。
3.2.4 积极准备相关考试 一是学生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准备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等;二是准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有侧重点地进行准备,及时了解考研目标学校的指定专业课教材,把指定教材内容与本校教学要求紧密结合,全面复习。
G465
A
1671-1246(2011)07-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