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苏桂云 刘国通
芡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又名鸡头,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本草衍义》载:“天下皆有之,临水居人,采子去皮,捣仁为粉,蒸炸做饼,可以代粮。”李时珍曾指出:“芡茎三月生叶贴水,大于荷叶,皱文如縠,蹙衄如沸,面青背紫,茎、叶皆有刺。其茎长至丈余,中亦有孔、有丝,嫩者剥皮可食,五六月生紫花,花开向日结苞,外有青刺,如刺猬及栗球之形。花在苞顶,亦如鸡喙及猬喙,剥开内有斑驳软肉裹子,累累如珠玑。壳内米状如鱼目。深秋老时,泽农广收,烂取芡子,藏至囷石,以备歉荒,其根状如三棱,煮食如芋。”其所述特征及用途,均与现今所用芡实及芡实原植物相符。唯李时珍所谓茎长至丈余一语,系叶柄之误,因芡无茎,叶出于短缩的根茎。
芡实广分布于东南亚。我国中部、南部各省均有产,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种子可食用,也作药用。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寒。生长期间需要全光照。水深以80 ~120cm 为宜,最深不可超过2m。最宜富含有机质的轻黏壤土。在长江流域一带,4 月上、中旬,当气温升至15℃以上,种子在浅水中萌发,约经20 ~30 天,即可长出定型圆叶。
原植物为一年生水生草本,具有白色须根及不明显的茎。初生叶沉水,箭形;后生叶浮于水面,叶柄长,圆柱形中空,表面生多数刺,叶片椭圆状肾形或圆状盾形,直径65 ~130cm,表面深绿色,有蜡被,具多数隆起,叶脉分歧点有尖刺,背面深紫色,叶脉凸起,有绒毛。花单生;花梗粗长,多刺,伸出水面;萼片4,直立,披针形,肉质,外面绿色,有刺,内面带紫色;花瓣多数,带紫色;雄蕊多数;雌蕊无花柱,柱头红色。果实球形,污紫红色,外被硬刺,上有宿存萼片。种子球形,黑色,坚硬,具假种皮。花期6 ~9 月。果期7 ~10 月。种子成熟时割取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去硬壳(外种皮),取种仁,晒干,即可。
麸炒芡实的炒制要求是:取麸皮均匀撒在热锅中,持续加热至冒烟时,放入挑选取净的芡实,迅速翻动,炒至芡实微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用时捣碎。每100kg 芡实,用麸皮10kg。由于生品芡实与麸炒芡实相似度很高,有些不法商家会不炒或加热干炒,这样质量得不到保障,而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利益。
▲芡实
麸炒芡实呈类球形或半球形。颜色比生芡实表面深,呈棕红色。断面微黄色至棕黄色,具粉性。有麸炒的香气,味淡。显微鉴别种仁的横切面,内种皮的外侧为4 ~5 列网状厚壁组织,非木化,并散布细小的螺纹及环纹管胞;内侧为3 ~4 列薄壁细胞,含糊粉粒。胚乳为多数椭圆形薄壁细胞,内含多数淀粉粒。淀粉粒多为复粒,由百余分粒至数百分粒组成,类圆形,直径12 ~20µm;单粒类圆形或圆形,直径1 ~1.8µm,无层纹,脐点不明显。
药用芡实为干燥种仁呈圆球形,多破粒,直径约5 ~8mm。一端呈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圆形凹陷,另一端为棕红色,约占全体2/3。表面平滑,有花纹。质硬而脆,破开后断面不平,色洁白,粉性。无臭,味淡。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碎末及皮壳者为佳。
芡实作为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常用中药。多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生品芡实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功能,用于遗精、白带、泄泻、尿频、遗尿。麸炒芡实由于麸皮炒制后补脾和固涩力加强。常被用于脾虚泄泻和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一般脾虚泄泻可选用。现今生活条件大幅提高,人们把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所以作为药食同源的麸炒芡实也可长期煮水或同其他食物煮粥、煲汤使用,还可以配合其他药食同源的中药饮片一同使用,而起到不同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中描述其功效为: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本草纲目》中写到:芡实可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本草经百种录》:芡实又名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黏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