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初探

2011-10-30 02:52王斌
中国军转民 2011年8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文化

■文/王斌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已经逐步渗透到企业发展的每个细节,在企业的定位、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制度体系的确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军工企业是由国家建设的,承担国防军事装备的研制、生产、经营及维修,并实行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其企业文化也有着特殊的行业特征、地域特征和历史特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一基地作为三线调迁建设中的军工企业,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和地域性质决定了其特色的企业文化。本文主要从○六一基地的企业文化建设讨论加强军工企业文化建设、构建有特色企业文化,对弘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速国防现代化进程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 对于军工企业文化的界定

2.1 文化的定义

文化广义上说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和价值等。狭义的文化是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

2.2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又叫组织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反映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行为准则、群体意识和企业精神,具有引导、凝聚人心、激发热情和创造力的作用。

2.3 军工企业文化的定义

军工企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它肩负着促进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任。在军事工业的长期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军工企业文化。它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在军工战线上的生动体现,是传统的军工历史和文化精神与时代和社会实践高度融合的产物。相比一般的企业文化,军工企业文化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一种富国强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推进现代国防建设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忧患感、使命感和认同感。

3 从○六一基地看军工企业文化的特殊性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贵州航天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1964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立的配套完整、生产能力强的航天产品科研生产基地,是一个现代化的军民结合型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军工企业的一员,○六一基地经历了三线调迁、调制改造、转型升级等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工企业文化。

3.1 三线建设中的军工企业文化

3.1.1 三线军工企业文化的特点

1964年起国家开始推进三线建设,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1965年,邓小平同志亲临贵阳,召开了专题会议,定下了“两部(七机部、建工部)两地(上海市、贵州省)”包建○六一工程的重大决策。当年9月15日,中共贵州省委发出《关于遵义地区○六一工程成立党委和指挥部的通知》,标志着○六一基地的正式成立。

由于地域的限制和保密工作的需要,○六一基地最初建于深山之中。由于地处深山,基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线文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军工企业的市场仅限于军品生产,而且没有竞争对手,更无市场之忧。员工在封闭的环境下容易变得懒散,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也显得相对淡薄了。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优良的传统军工文化,但同时也因为固步自封而显得没有鲜明的特色。

3.1.2 如何打破三线文化建设的禁锢

一是实行三线调迁改造。“七五”期间,根据国家关于“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经批准,○六一基地将部分企业从深山调迁至遵义、贵阳片区。到“九五”以后,基地大部分单位相继调迁至遵义、贵阳两个工业园区。三线调迁工程的顺利开展基本改变了靠山、分散的布局,同时也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员工在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大增强。

二是正确处理优良传统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胡锦涛同志说:“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训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固步自封的企业文化只会让一个企业停步不前,而创新的文化机制则是活跃企业的新鲜血液。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熏陶,军工企业形成了一套优秀的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团结动员职工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在提高职工和企业素质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六一基地的创建过程中,老前辈们自己拓荒山、夷平地、建高楼,在创建过程中吃了不少苦。他们那种拼搏奋进、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保留。同时,文化也需要创新。以前的三线文化在很大程度只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物质文化比较缺乏,同时也没有太多制度层面的制约。要正确处理好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文化的有机融合,同时又在制度层面之内,就需要加大文化体制的创新。

三是创建有自身特色的军工企业文化。三线军工企业虽然大部分处于穷乡僻壤,生活条件艰苦,业余生活枯燥,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自我封闭,发展余地很小,同时因保密的原因,其产品也无法进行宣传。但是,这些军工企业的职工素质普遍较高,组织纪律也很强,具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创建有自身特色的军工企业文化,如在企业创立各自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精神,创建共同的愿景等就会事半功倍。

3.2 军工企业文化的民族性质

○六一基地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其核心价值观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企业使命是“科技强军,航天报国”,所有文化精髓的实质就体现了一种民族特性。同时,这些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军工企业对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和各个时期优秀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

3.3 军工企业文化的革命性质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本身也是一种革命性的体现,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正是军工企业行业行为的最高价值体现。同时,军工企业的兴起本就有其革命需要的一面,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革命精神的本质表现。

3.4 军工企业文化的科学性质

“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军工企业,科技的力量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六一基地成立46年来独立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产品研制生产任务,承担了多个战略武器、载人航天和“嫦娥”奔月工程等配套研制生产任务,在空天领域获得多项殊荣。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同时,其带有军工性质的科技文化又区别于一般的企业文化。

4 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军工企业文化

4.1 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军工企业文化理念

○六一基地在引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提出了自己的企业精神、企业使命、工作作风、企业指导思想、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共同愿景、企业质量方针、企业质量价值观、企业指导原则和质量行为准则等。其中,○六一基地提出的“三个乐园”建设,即把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成为创业报国的工作乐园、求知进取的学习乐园、健康和谐的生活乐园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一致认可。“三个乐园”的共同愿景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

4.2 通过大力宣传,使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宣传是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推手。近年来,○六一基地利用党报《江南航天报》宣传基地科研生产经营情况,更加贴近职工生活,并专门开设了企业文化宣传专栏;开通了基地内外网站,活跃的栏目和专题新闻让广大职工在第一时间了解基地的发展状况;利用视频进行宣传,声像结合的方式更便于职工深入了解基地文化建设;园区文化长廊及民品宣传画册风格统一,内容新更新及时,较好地展示了基地的良好形象。同时,○六一基地狠抓质量文化、廉洁文化、保密安全文化建设,以点带面,着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

4.3 以人为本,建设一支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

近年来,○六一基地全面推行了以“人人争做优秀管理者”为主题的班组建设活动和“当学习型员工、建学习型基地”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以班组建设为主线,大力宣传和推行“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管理创新理念,有力加强了生产一线的工人骨干队伍建设,从而有效调动了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人人都是管理者”这一管理创新模式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激发每一个人的自主精神、创造潜力和工作责任感,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的凝聚力,从根本上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4.4 创新管理机制,打造文化发展平台

企业文化是软实力,能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创新则是企业文化发展的灵魂。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么雄厚,如果它的企业文化建设停滞不前,失去创新的动力,这个企业必将会成为强弩之末。企业文化创新不仅对体制、科技、管理创新起推动作用,而且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融洽劳动关系和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创新管理机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考核管理体制中去,从根本上改变部分领导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面。

二是创新用人机制。要在企业内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员工首创精神的环境,变“相马”选人机制为“赛马”的竞争机制。

三是营造创新文化氛围。要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转换经营观念,积极培育企业管理者充满激情的创新精神,引导企业家建设富有本企业独特个性的差异化企业。

5 结束语

加强军工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竞争力、国防实力乃至综合国力,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基地建设文化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我的基地我的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