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乔占卫
功能材料革命家
——记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总工程师张建春
本刊记者 乔占卫
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而不仅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信息化战争呈现军民一体、前后方一体的趋势,信息化军队建设和作战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性空前增强。
200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就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研究进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可以说,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从世界范围看,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则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这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
国际上用一个国家的碳排放量来衡量这个国家的能源消耗量。目前,我国的碳排放量是世界第一,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2009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国际天然纤维年高层论坛”在云南召开,来自全世界12个国家的400多位业界精英齐聚西双版纳中国汉麻生产基地,大会主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总工程师、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张建春担任。就在上一年,作为八个受邀国之一,张建春代表我国出席了在意大利举行的联合国报告会,他所做的关于我国现阶段汉麻研究及产业推广的大会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一举为我国赢得了主办这一国际论坛的大好机会。论坛上,联合国粮农组织为汉麻中心颁发奖牌,以表彰其在天然纤维种植、加工、应用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张建春陪同吴慰祖院士、舒兴田院士参观汉麻中心
张建春考察汉麻种植情况
汉麻:撬动中国纤维资源革命
何谓“汉麻”?听之陌生。但换个名称,则妇孺皆知,并谈之色变。
“汉麻”其实就是无毒大麻,四氢大麻酚(THC)的含量小于0.3%。在不断翻滚的历史浪潮里,“大麻”一直是魔鬼的代名词,遭遇了全部的嘲讽与冷眼。经云南省农科院多年潜心研究,改良的“云麻1号”、“云麻2号”问世,均不具备提炼毒品特性,属于国家公安部备案的无毒品种。
张建春——四个国家级科技大奖的获得者,作为一名部队培养起来的材料专家,他和同事们,以专业的眼光洞穿了千年来的偏见,从“大麻”中发现了全新的价值,它是典型的功能型、环保型稀贵纺织纤维,具有优越的吸湿、透气、舒爽、散热、防霉、抑菌、抗辐射等特性,麻秆、麻籽、叶、花、根等等,均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如若加大研发力度,不但可以推动传统军用被服材料的更新换代,更将大大缓解我国天然纤维紧缺的现状,必将成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典范。
下定决心,张建春带领科研团队开始了汉麻研究的漫漫征程。
千辛万苦、磨难重重。张建春和同事们废寝忘食,只为突破汉麻纤维加工所存在的瓶颈问题——初步研制成机械脱胶软麻设备、闪爆加工设备、生物脱胶、高温蒸煮设备、分纤漂洗、液氨整理设备和纤维分级梳理设备及相关的工艺技术,并在实验室和小试阶段获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国内第一家汉麻研究机构——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成立起来。在张建春的带领下,汉麻项目研究团队通过六年的工作,在汉麻韧皮加工、秆芯利用、籽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并带出了一支由40多人组成的技术过硬的攻关团队,先后出版著作3本、发表研究论文上百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成功了!
人们为了这一光亮欢呼雀跃,张建春特意赋予它一个崭新的名称——“汉麻”(China-hemp)。
它的出现一如夏日之凉风,在混沌之中给人以快意,掌握其开发利用技术,对于改变我国纤维资源紧缺状况,无疑带来了春的信息。
“汉麻纤维的研制成功,是新一代纤维革命。”张建春表示,汉麻作为一种新材料应用到纺织服装业,可缓解我国天然纤维紧缺的现状,改变纺织品的原料结构,汉麻还可替代石油、煤等矿物原料,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减轻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
不仅如此,作为绿色环保植物,汉麻从种植到综合利用均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1公顷汉麻在100天生长期内碳汇量可达25吨,远高于棉花;而从种植到收获,每吨汉麻排出的CO2仅为544公斤,棉花为1680公斤,汉麻在加工过程中放出的CO2远远小于吸收的CO2量,而合成纤维生产碳排量则比天然纤维高达10-20倍。从某种意义上说,汉麻不仅是一种立于国际前沿的“低碳”型环保新材料,更是一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负碳”宝藏。
汉麻研究项目鉴定会
投产: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科研瓶颈得到突破,接下来面对的便是产业化的考验。从实验室到市场,历来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走得让太多人心悸。大量科研力量、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漫长到没有尽头的时间,烈火一样炙烤着人们。
张建春将汉麻的产业化喻为“远方天际刚刚露出桅杆的航船,又像清晨七、八点钟正欲喷薄而出的朝阳,或是母亲体内躁动不安的婴儿。它的实现,将带来整个汉麻产业的春天。”
为了推动汉麻的产业化进程,张建春提出:依靠先进的科研模式,掌握住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产品开发的“钥匙”、才是制胜的法宝!问题的关键是由谁来承担这一重大项目的产业实施?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强大的经济、科研实力,没有果敢坚定、敢于担当的性格和责任感,汉麻项目将极可能坐失发展良机。
深思熟虑后,张建春找到了雅戈尔。
在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发展计划之前,仅凭着张建春对汉麻技术及发展前景的自信,雅戈尔的老总李如成的话显得掷地有声:“你想做,我支持你。”
随着大量资金的注入,雅戈尔开始与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合作,正式投资这一规模大、产业链长、能带动一批产业群发展和技术提升的特色生物资源项目。张建春带领的军需所和雅戈尔人一道,耕山造麻、筚路蓝缕,走出了一条开荒路。
2005年11月,由雅戈尔集团、西双版纳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公司共同出资2000万元组建的西双版纳云麻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7年注册资本又增加到2亿元,汉麻产业化的序幕由此拉开。经过近几年的的发展,目前,一个投资3.5亿、年产5000吨的汉麻生产线已经在云南建立起来并投产运行。光明的产业化前景鼓励着张建春和每一个从事科研及生产工作的“汉麻人”,一个跨云南、安徽、山西、内蒙、新疆、黑龙江六省、投资40多亿、一年的工业产值可达到120亿以上的汉麻产业基地的建设计划已经启动,成型后将可以提供10万农民、2万工人的劳动力缺口。
“汉麻纤维产品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抗菌抑菌、保健卫生,还可屏蔽95%以上的紫外线,对人类身体健康帮助极大,能为人类提供健康生活。”张建春的话里难掩骄傲之情。现在,汉麻产品已经开始大规模供应部队,同时将逐步推向欧、美、日市场和中国高端市场,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雅戈尔集团计划2010年在国内开出50家汉麻生活馆,并于2011年将汉麻推向世界。
联盟:协同作战力量结构新趋势
2010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大开幕,中国“低碳”产业的典型代表,张建春和中国汉麻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带着汉麻研究的最新成果落户世博产业馆,吸引了中国节能协会和大量国际上低碳认证组织的关注。
——一场低碳、环保、军民发展共融的“汉麻生活时代”正徐徐开启!
2010年6月,国家科技部批准由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牵头组建“高值特种生物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张建春任理事长。旨在通过联盟运作,加强产学研结合,实现汉麻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在推动汉麻产品民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拓展其在军队军需装备上的应用,促进汉麻产业形成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
此番建立军民结合的产业联盟,在军队尚属首次。张建春团队积极发挥协调作用,融合军地资源,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探索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道路。
2010年7月,年过八旬的中意“亲善大使”意中基金会主席切萨雷.罗米蒂来到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对张建春团队的新型汉麻材料大加赞赏,他激动的说:我要做第二个马可波罗,把中国的汉麻推向意大利,推向欧洲,推向全世界。由他牵头意大利意中基金会出资与汉麻中心合作成立“中意新材料研发中心”,意在将中国的汉麻材料推广应用于意大利时装、鞋靴、汽车、游艇和摩托车等产业。并把中国的汉麻通过意大利的设计,变成高档产品,让其走向世界。
正如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贸通道,而已经成为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代名词,新“汉麻之路”也或许有一天会作为中国的另一个代名词,成为亚欧大陆社会经济全面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桥梁。
与意中基金会签署成立“中意新材料研发中心”合作协议
汉麻的成功,让世人认识了张建春,而他的事业,决非仅仅从汉麻开始。针对吃、穿、用而开展的长期不懈的军需科研,在这看似不起眼、实则攸关生死的特殊战场上,张建春一钻就是几十年。
作为一名党和军队培养多年的军需科研专家,张建春常说:“军需装备就是吃、穿、用,这个研究最根本的,就是战士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
1993年5月1日,我军正式列装的迷彩作训服的防红外侦视等主要性能,同美军1987年沿用至今的迷彩作战服达到同一水平,并在一些主要性能上不同程度优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敌对双方围绕着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日益激烈,谁能在这一斗争中居于领先地位,谁就能赢得战场主动权。
迷彩服在军事上的应用首先出现在二战中的德国,纳粹国防军采用了带有迷彩图案的作战服装,使部队伤亡人数明显减少。1970年代迷彩军装在许多国家的军队里成为标准化的作战服装,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已经涌现出350多种迷彩伪装图案。然而随着现代光学的发展,侦察手段有近红外夜视、微光夜视、红外照相、热成像等等,迷彩服装除了颜色要与战场环境混为一体,真假难辨,更需要具备防御敌方侦察器材侦察的作战功能。
作为长期在军队从事功能纺织材料和特种防护服装的专业技术人才,张建春研制成功的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防护需要的系列迷彩作战装备,更重要的是,这项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研制时间不过1年零4个月,而当时这位中国迷彩系列的主要研制人张建春竟然不过30岁出头!
回想当初在研发迷彩系列中,为了做好“背景调查”,张建春和他的同事一年有大半时间都在野外。黑土地、黄土高坡、红壤、盐碱地、戈壁、荒漠……千差万别的地貌,不同季节的变化,精确的分析涉及到土壤学、植物学、光学、化学等诸多学科……在经过几年的调研和论证之后,1989年元月张建春正式接受这项任务,一年零4个月攻克“迷彩”大关的奇迹,就是这样建立在这些事后难以尽数的甘苦之上的。
10月,他们搞出第一批林地迷彩服,首先装备到老山主攻团。他们把作战服送到前线,部队立刻集合换装。把部队拉到野外,用侦察仪一看,看不见部队了。“防红外可以了!”还没来的及享受成功的喜悦,问题却接踵而至,部队急行军五公里下来,迷彩服上的颜色到衬衣上了。原来这批服装采用的是涂料印花,不仅会掉色,透气性和舒适性也有待改进。
不用涂料该用什么上色?教科书以及他看到的资料上都说,要搞这种“同浆印花工艺”,必须有快速蒸化机。这种设备国内一台都没有。他曾给苏联这方面的专家写信,问编教科书的专家,专家来信说,他也没见过这种机器。那么,下一步该怎么走?他找到美国有关迷彩作战服的资料,按那资料,他做了实验,发现该资料的数据掺了假。
借鉴行不通,张建春就自己设计,反复钻研,对一般的蒸化机进行改造,找了一班设备科的人来自己制作,最终花了6万元人民币走了一条同书上讲的快速蒸化机不同的技术路线。经过了不可思议的一年零4个月,张建春主持研究的“林地型”迷彩于1990年5月4日通过了技术鉴定。
如今他带领科研团队,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已研制出了林地、荒漠、沙漠、海洋、城市、山地、雪地等7种迷彩伪装服,初步形成了迷彩染料系列化、迷彩图案系列化、迷彩织物系列化和迷彩产品系列化。他所研制的迷彩伪装服能适应我国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作战训练的需要,经得起各种光学侦察传感系统的异谱同色检验考核,具有优异的防紫外、防可见光、防微光夜视、防近红外侦视的伪装性能,综合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张建春也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国迷彩第一人”。
迷彩服
2002年2月1日,人民大会堂里华灯绽放、鲜花吐艳,气氛庄重而热烈,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为荣获200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的获奖代表颁奖。
身着戎装的张建春箭步走上主席台,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获奖证书,由他主持完成的“多异多重复合化纤长丝织物理论研究及其应用”项目,以其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获得了科技界的一致认可。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军的军装一直沿用旧有的面料,也难怪有人笑言道:“部队战士的服装和民工没什么区别,的确良军装、迷彩服、解放鞋,早就穿在民工的身上、脚上了。”
作为一名热血军人、一名部队培养起来的材料专家,这些话就像一巴掌抽在了张建春的脸上,烧得厉害。于是,为部队换装贡献心智、立志扬我军威国威的志向,就在张建春的心里扎下了根,并迅速地生根、开花。
羊毛制品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面料,但国内羊毛产量小、消耗量却占到世界的1/3。每年都要花费10—20亿美元进口大量羊毛,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部队换装是个大工程,几百万战士的军装,羊毛用量之大可想而知,必然大大加重国家的经济负担。而且羊毛本身有很多缺点,必须干洗、熨烫等。而在部队,特别是基层连队里,根本不具有这样的条件。
羊毛制品不可行,那现代化军队中战士们该穿什么呢?
张建春苦苦思索。
背后的故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
眼瞅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在即。香港回归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英军走了、解放军进驻,解放军呈现给世界的第一印象就是军容军貌,而最直观的也就是服装装备的展示。当时组织上对于驻港部队军服提了两个“不低于”,即:不低于英军水平、不低于香港警察的水平。但一直到1995年底,服装方案还没有确定下来,总后的首长急得上火:“你们驻港部队的方案一天定不下来,我就一天睡不着觉。”
上级决定马上搞新型服装面料研制,这项任务对于被装系统的人来说是天大的事。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一是负责全军的野战食品和炊事装备,二就是负责全军的服装装备。重压之下,军需所从1995年底开始着手研发驻港部队新军服材料这一项目。时任科技开发部科研处处长的张建春,带领课题组五位包括姚穆院士在内的有着深厚化纤仿毛业务基础的专家迎难而上。
用于军装的面料,挺括、保型是第一位的,有首长说得形象:“战士的军装要在刮四级风时,裤腿不能抖动。”
“用合成纤维代替羊毛,技术的关键就是使合成纤维像羊毛一样,而且品质还要好。既要像羊毛,具有羊毛的优点,又要克服羊毛不能水洗、必须熨烫等缺点。仿毛项目要达到高性能就要有复杂的结构。”确定了化纤仿毛这个思路,张建春带领课题组从合成纤维的复合化、多功能化、多元组合化上下功夫。
人手少、任务急、压力大……
一轮又一轮不停地讨论、改进,张建春带领课题组发明了多异多重复合变形丝。这种长丝经过特殊的纺丝工艺形成具有皮芯结构的特种变形复合纱,纱的外层是具有异型界面形状低收缩率的较细长丝。用它作经纱时,细丝赋予织物良好的皮肤触感和柔软性能,粗丝赋予织物挺括和抗皱性能,高低不同收缩率经过染整加工时赋予织物蓬松性能,使纱线更具有毛纱的内紧外松的特征,使面料具有毛织物般的柔和光泽,另一方面增加了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同时,科研组又研制出将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有机导电丝与特种变形涤纶丝复合在一起的特殊复合抗静电丝,以适当的方式织入织物中。在织物中通过传导或电晕放电来避免静电的产生,可经50次甚至100次洗涤,不降低抗静电性能。
紧张的科研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996年的6、7月份,张建春和他的同事们带着新材料试制的军装,到与香港天气最为接近的广州军区进行试穿,战士们每天都要在密密麻麻的调查表上为新军装打分。2个月后,这种新型的“化纤仿毛”服装材料,因实现了穿着舒适、抗皱保形、抗静电、耐磨、易洗快干等等多种高技术性能通过验收。
从建组到最终投产,仅仅半年的时间。从研制到生产的全过程中,在染、织、整的各个环节中,作为课题组长的张建春亲自盯每一道工序,科研人员们在不同实验室及工厂所在的城市间不停穿梭。困难面前,他们也曾困惑、迷茫,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扬我军威国威的信念告诉他们:不能放弃,必须成功!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我驻港部队的官兵身着笔挺的新军装在世界面前亮相,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威,电视机前张建春和每一名科研人员、工人们的自豪无以形容。
在每个参与研制的工厂当年的年度总结中,这都是最重磅的成绩被反复提及。正是因为驻港部队的军装普遍反应良好,于是在1999年部队更换新军装的时候,统一将全军的常服更换成了张建春项目组研制的化纤仿毛材料。
驻港部队军服
解放鞋——大名鼎鼎的名字,大凡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朝鲜战争,时任联合国军司令官的美军四星上将李奇微在其回忆录中,曾这样描述志愿军的解放鞋:“战线上又四处响起狂乱的军号声和粗野的吼叫声,敌人的步兵则穿着胶鞋(指解放鞋——编者注)悄悄地爬上黑暗的山坡,渗入我方阵地。”对美国人来说,这些穿着胶鞋,走路悄无声息的中国士兵像丛林中的美洲豹一样可怕。
时间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对越作战中,穿着解放鞋的解放军战士在越南复杂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形穿插行军时,因解放鞋不透气引起的脚气病一度是部队重点防控的疾病,战斗中还曾经发生过竹签刺穿解放鞋、再刺穿脚板的事情,解放鞋的弊端显露无疑。
此战也成为解放鞋的最后亮相。
在国人心中带着“红色记忆”的解放鞋,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橡胶工业刚刚起步时候问世的,它采用纯棉帆布经合布做帮、橡胶做底硫化成型,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平战结合的通用军鞋,解放鞋参加了中国军队的历次作战行动,并在部队训练、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部队主力鞋的“解放鞋”却50年没变过,早已不能满足部队的实际穿着需要。在长期的穿运过程中,解放鞋逐渐暴露出了对脚部防护能力差、不防水、不透气、不耐穿、很容易磨损的弊端。
“香港回归组织港澳人士到军营来参观,战士训练完了之后,连长命令战士把鞋脱掉,全部放在水池子里去冲,然后换一双干净的鞋才能进营房,宿舍里面几十个战士,一人一双臭解放鞋,散发出来的臭味可以把你参观的人给顶出去。”张建春这样描述。
不只是“臭”的问题,由于解放鞋透气透湿性差,很多战士患上了脚气,有关调查显示,全军战士中患有脚气的占90%,有些战士因为脚气感染无法走路,甚至无法参加训练,对此,张建春有切身感受。
“我们在部队前后收集了几千双穿破的解放鞋,然后就分析它哪个地方容易破,它的不透气、穿着憋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来进行分析,一天下来之后,研究人员的手指都很痒,后来才知道这是染上了脚气。”
作训鞋是影响军队机动能力和士兵耐久能力的重要因素,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发挥。因此,世界各国的军队都十分重视提高和完善作训鞋的功能和性能。近20年来,我军从事部队军需研究的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不辍攻关,但解放鞋更新换代的研究,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部队的军需专家,张建春失眠了,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暗下决心:“一定要用高科技解决好解放鞋的问题。”
带着部队首长的谆谆嘱托,还有几百万战士的期待,张建春带领精兵强将,上高原、下海岛、走戈壁,行程数万里,一场静悄悄的关于作训鞋的科研攻坚战打响了。
张建春和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了国外军队的作训鞋及收集来的大量数据,确定我国新一代作训鞋的方案必须要有良好的耐穿性及舒适性,同时又要求经济、实用。
为了确定作训鞋的面料,张建春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做了大量试验。“过去大家一般认为,用棉纤维的吸湿性好一点,但是棉纤维吸湿之后膨胀,这样一来鞋反而不透气,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大胆地采用了涤纶长丝合成纤维材料作为鞋面的主要材料,这无疑是对我国传统制鞋业的挑战。”张建春的口中难掩骄傲之情。
然而,新的材料确定了,新的难题又来了——鞋面涤纶与鞋底橡胶无法粘合。
又是无数轮艰辛的试验、探索。
他们研制合成了新型AB粘合剂,并采用改变纺织品性能的新方法,研究出特殊取向、牵伸和空气变形长丝加工技术,充分利用了涤纶面料表面毛纤的凹凸和毛圈,同时,改变橡胶配方形成粗糙感,使纺织品和橡胶易于粘合。这项成果,首次解决了涤纶长丝织物与橡胶材料的粘合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接下来,张建春带领课题组向如何解决作训鞋的抗菌防臭问题发起了进攻。在科研过程中,他们发现,采用抗菌防臭织物能够有效抵抗致病菌、真菌,于是他们在织物中加入抗菌剂,使经过整理的织物在足够的湿度下有控制地释放出抗菌剂,其速率足以杀死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最终,他们通过无机抗菌材料与有机抗菌剂结合加工技术,使新型作训鞋具备了良好的抑菌防臭性能。经测试,其抗菌防臭性可以耐过50次水洗而不失效。
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艰难的壁垒一个接一个,但是比道路更长的是永不停止的脚步。张建春课题组在“99作训鞋”中的另一项重要创新成果是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将短纤维增强型发泡橡胶材料应用于制鞋工艺,这一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鞋的重量。这对于部队装备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哪怕减轻1克重量,都能在训练、作战中减轻官兵的负重,从而保存战斗力。同时,短纤维增强发泡橡胶比普通发泡橡胶材料在刚性、弹性、耐穿性等方面均有提高。
张建春请来了国内化工、轻工、纺织等领域的专家、院士进行考核。摆在院士们面前的新型作训鞋,已经取得了6项国家专利,其中包括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1项外观设计,了解到新型作训鞋中的科技含量之后,专家们惊诧不已,考核结果认定该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5月1日,凝聚着几代部队科研工作者智慧的新型作训鞋全面装备部队,这就是现在广受官兵好评的“99作训鞋”。
50年未变的解放鞋,终于更新换代了!
“99作训鞋”不再臭了、样式也更漂亮了,不退色、鞋底防滑性能好、穿着舒适。2001年,作为“99作训鞋”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张建春问鼎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又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但他说:
“基层战士的肯定,才是对我和我们课题组的最高褒奖。”
现在,“99作训鞋”不仅广泛用于我军的作战、训练、工作及生活场合,并已作为武警、公安及地方行业的训练和作业用鞋进行推广,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已累计实现经济效益二十几亿元,产生了显著的军事、社会、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张建春和他的课题组研究多年的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湿薄膜这一技术储备,在非典期间发挥了“奇兵”的作用,制成20多万套医用防护服,装备了小汤山等80多家军内外医院,及时支援了医疗救护第一线;而这一技术还有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由这种一平米只有20克重的薄膜制成的军服,其保暖、挡风等性能完全可以代替厚厚的羊皮板,原本10斤半重的毛皮大衣降到了4斤半,使高寒边防部队彻底甩掉了“四皮”,即:皮大衣、皮大头鞋、皮帽子、皮手套,大大减少了战士负重并改善了军服等装备的舒适性及操控性,减重——对于高寒地区缺氧的现实情况,意义非常重大,而一旦遭遇战争,减重更意味着更大限度地保存战斗力;现在,“新型薄膜”更被张建春推广到环保领域,用来制作电厂、水泥厂垃圾焚烧等需要的高温除尘袋,打破了国外产品的技术垄断,屡建奇功的神奇“薄膜”,也为张建春和他的课题组赢得了2009年的国家发明二等奖。
2009年,张建春获得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2010年获得首都科技盛典“科技之翼”奖,2010年又被评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
在众多荣誉和巨大的效益背后,更多的是我们无法详述的张建春和他的科研小组在布满荆棘的征程中,为攻克一个个高、精、尖技术而付出的不为人知的卓绝的努力。他们继承了父辈军人忠诚、执着、不怕困难的精神,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像革命者付出热血与生命一样,为了祖国、为了部队毫无保留地付出着自己全部的精力与智慧。
张建春在实验室
后记
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民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强大的材料工业是我国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基础,材料工业和人民军队的关系,经历了由简单的后勤供给到提供自主研发的高科技、高性能装备的发展过程,材料工业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已进入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统一发展的全新的历史时期记得李大钊先生曾在《青春》一文中大声疾呼:“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作为军需装备科研工作者,张建春和他的同事们经历过屡次的挫折、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巨大喜悦,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一座继承于父辈的精神丰碑,一次次担负起历史重任、一次次不负重任,用深沉而执着的大爱担起这份责任、用一颗赤子之心完成了一次次使命,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让世界瞩目、让中国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