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柴玉泽
五载风雨路 凯歌抒豪情
——记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本刊记者 柴玉泽
药王孙思邈曾说:“生命至重,有贵于千金。”我们每个人都是大自然制造的一次性产品,在人的一生中最令人恐惧的事情莫过于死亡,为了延长生命的时间,提高生命的质量,从古至今,无数医学家都在苦苦地寻觅救死扶伤之术,他们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如今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正秉承尊重生命、关爱健康的信念,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而默默奉献着。
2005年,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到天津
医科大学调研时指出,要充分重视加强基础医学创新成果的科技研发,以提高天津市临床医疗水平和重大疑难病症的攻克能力,要积极准备应对新一轮生物医学领域的机遇与挑战,针对当时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的薄弱状况,他指示要尽快组建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戴市长的指示高瞻远瞩,紧密结合当时的医学科研动向,为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的建立做好了政策理论基础。
同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戴市长的殷切关怀下,天津市政府特拨款2500万元,以天津市丰富的临床资源为基础,开始建设世界一流的生物医学科研机构。
经过5年的跨越发展,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已经建立并能够开展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的技术平台,能够从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及药学与结构生物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针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动向,研究中心已将“肿瘤早期转移及相关机理研究”、“基因药物治疗”和“调控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方向”这三项世界性重大基础医学研究课题列为首批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研究中心的建立,为进一步提高天津市的基础医学研究水平,增强滨海新区的医药研发能力,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对提高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心还秉承针对人类重大疾病,培育世界一流科研群体和开展应用转化型医学研究的理念,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在解析癌细胞趋化运动的分子机理和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基因药物治疗、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科研突破。
为了实现人尽其才的用人战略,2007年初研究中心放眼世界医学发展前沿,向海内外医学领域公开招聘“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创造性地将PI负责制和国内的科研管理现状结合起来,实行PI(Principle Investigator)负责制与实验平台统一管理相结合,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双结合”管理体制,并对PI实行合同管理和聘期管理。为了实现管理的民主化,研究中心还建立了教授委员会,由PI分管中心的学术、学位、团队建设、基金申请及平台管理等日常工作,实现了以专家为基础的民主管理,并且最大限度地下放责权,为PI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研究中心的这种建设服务型科研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极大地简化了行政程序,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一种灵活的工作模式。
据研究中心相关人士介绍,P I(Principle Investigator)负责制是当前国际科研领域中一种十分科学的用人体制,研究中心通过对这种机制的创新,聘任的项目负责人将带领其组建的科研团队通过药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重要学科领域的攻关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迅速应用到医学实验和临床治疗。为了保障各项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研究中心将为每位项目负责人提供20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和实验室配套经费。这种“双结合”管理体制的应用,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实现科研资源共享,而且还将有助于研究中心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研究中心这种全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体制,对海内外科研人员的吸引“犹如江海之下百川”,自成立以来它以海纳百川、相容并包的宏大气概,将一大批出色的科研人员揽入怀中,至今共聘任PI 11名,组建了12支优秀的科研团队。他们中间有天津市十佳杰出留学回国人员张宁教授,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杨洁教授,有全国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田心教授,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段宏泉教授……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人才济济,群英荟萃,不可历数也!
张宁
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的新型科研运作模式,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在国内科研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了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扬和重视。因此,200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成为天津市首批“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之一。“天津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是在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对科研方向进行整合与凝练而建立的。在其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实现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与各临床和基础医学学科之间的有效连接和整合,从而更加迅速的推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以提高对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了实现“教学研”一体化发展,2010年基础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了转化医学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它将围绕现代医学教育与发展方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大学生中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人才。
“实验室跟美国的一模一样,刚到这里我仿佛走进了我在美国的实验室,我感到很意外”,留美归来的刘教授这样评价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刘教授曾于2002年至2008年在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应聘为基础医学研究中心PI,负责表观遗传调控与肿瘤发生验室的工作。当谈到研究中心的设备情况时时,刘教授对记者说:“在国内能有这样先进的实验室很让我吃惊,这说明了研究中心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能在这样的实验室里做研究工作的真是一种享受”。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共享平台设有显微技术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分子生物学平台、基因组及蛋白质组学平台、实验动物平台等多个实验研究平台。配备高洁度净化实验室,可以完成较高洁净度要求的药物研发、细胞培养、基因转染等科研实验;还拥有流式细胞仪、活细胞研究平台、核磁共振波谱仪、荧光定量PCR、超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智能图像导航仪、细胞图像分析仪、多功能酶标仪、核酸蛋白分析仪等设备,可提供涵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等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多种实验技术手段;实验动物平台可提供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进一步加强了对全校科研、教学的推动作用。
科研仪器是科学家的劳动工具,是科学家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的物质基础之一,为了对科研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的保养和维护,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为此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对大型仪器设备科研技术平台实行专管共享的管理制度。在此制度下,研究中心的专业管理人员将执证上岗,统一操作、管理仪器设备技术平台,并设立仪器维修和运转专款,为各项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来自于不懈的学习和交流,聚小流而成江海,集树木而成森林正是交流学习的真实写照,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只会带来落后和愚昧。为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学习,努力赶超发达国家的科研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从自身优势出发、从天津医科大学的发展出发、从社会需求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现实需要出发,与美国琼森公司、英国牛津大学、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等国际一流的科研和企业单位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关系。
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作为CMM研发中心的主体,在2010年4月26日至27日成功举办“第二届中瑞转化与分子医学研讨会暨中瑞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研究进展交流与汇报会”。2010年6月30日研究中心又与英国牛津大学生理、解剖和遗传学系分子神经学重点实验室联合组建天津-牛津基因治疗联合实验室,以开发新型的小分子药物和建立高效的基因运输平台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为了给国内外的医学专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国内医学研究的发展,以及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研究中心还定期举办“海河学术沙龙系列”交流活动,分期邀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校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优秀研究生与博士后研究人员,紧密围绕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沿与热点问题,积极搭建天津医科大学与其它各高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沟通桥梁,开拓生物医学各领域间交叉合作的管道,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融合。
“天医讲座系列”是研究中心的另一个重要学术交流活动,从2008年至今共举办学术讲座37期,该讲座邀请了来自于美国、英国、德国、瑞典、荷兰、香港等地的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同天津医科大学的广大师生及科研人员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天医讲座系列”不仅为天津医科大学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气氛,提升了广大师生的科研水平,而且还扩展了学校科研的交流范围与合作领域,有效地强化了天津医科大学在国内外学术领域的地位。
研究中心成立5年来,每一项研究成果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正是他们的辛苦耕耘,才换来了今天的满园飘香。在这1800多个日日夜夜里,当我们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时,他们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的生命描绘健康的蓝图,也正是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一大批科研精英在这里汇聚。“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坚信,在他们的精诚团结与通力合作下,这个凝聚着期待和智慧的花园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2008年5月,张宁开始担任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而之前他有着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背景;有着2001年10月至2003年9月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海外科研经历;有着2003年10月至2005年7月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系任副教授、系副主任,2006年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所中心实验室担任主任的实战和管理经验。
2009年张宁应聘为基础医学研究中心PI,2010年起开始担任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这一步步走来,张宁迈出的脚步坚实而有力。
“尽管当代医学研究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其他疾病的死亡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癌症的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而癌细胞转移正是导致死亡的元凶,如果找到了抑制癌细胞转移的方法,那么也就找到了斩除癌症的利剑”之于癌症疾病的攻克,张宁显得忧心忡忡。
既然选择了,就没想过退缩。在癌细胞的攻克道路上,张宁教授显得豪情满怀、步履铿锵。肿瘤细胞转移是由趋化运动介导的,如今张宁已在细胞趋化运动信号传导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他主要从事解析癌细胞趋化运动的分子机理和解析免疫逃逸相关的巨噬细胞的趋化运动分子机理,并以此为基础寻找新的肿瘤转移标志物,寻找新的抗肿瘤转移药物靶标,最终筛选出新的药物分子。他已从20000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了几种抗癌药物,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对趋化运动信号传导的研究,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癌症能够得到有效的早期检测,那么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力和治愈率,但是许多癌症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这也是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张宁道出了癌症早期检测的重要意义。目前他正在研究利用微纳米技术来实现早期的癌症检测,他所主持的973课题就是基于纳米技术的癌症早期检测。
在积累和总结的基础上,张宁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在Science、PNAS、Blood、Cancer Research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文章23篇,影响因子总计172.467分,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等课题,其间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得973项目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基金总额达2545万元。
2010年,尹海芳应聘为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PI,成立并主持天津-牛津基因治疗联合实验室的工作。
2003年7月,尹海芳教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理学博士,博士学习期间她致力于转基因环保小鼠模型的建立。2004年3月,尹海芳教授赴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所属的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临床科学研究中心 (MRC Clinical Science Center) 工作,从事杜兴肌肉萎缩症的基因治疗研究。“在帝国理工大学的学习使我第一次认识了杜兴肌肉萎缩症,这种疾病十分罕见,大约3500人中才会有一例,目前还没有任何治疗方法。而我们实验室所研究的基因治疗方法,与一般的基因疗法不同,不是把一个基因放进去,而是加入一个小分子来让基因表达恢复,相当于一个内源性的调控”,尹教授向记者介绍说。
2005年至2009年,尹海芳教授工作于英国牛津大学,领导科研小组致力于杜兴肌肉萎缩症的新药的开发研究。回国后尹教授仍把杜兴肌肉萎缩症的治疗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科研方向之一,她对记者说:“目前我国大约有二十万名杜兴肌肉萎缩症患者,多数为男孩,这些患者在12岁左右就瘫痪了,一般只能活到20岁,大部分患者还没有来得及接受诊断就已经死亡了。”现在尹教授正致力于与欧洲的一个医学组织(TREAT-NMD)合作,希望通过学术交流和会议的形式来帮助中国的杜兴肌肉萎缩症患者。
当前尹教授侧重于以RNA为靶向目标的各种新型基因治疗方法及临床转化应用的研究。致力于利用小分子来调控mRNA前体的拼接过程,来修复致病基因的功能。她的实验室所参与研发的反义寡核苷酸介导外显子跳读的基因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II/III期,是目前最为成功和最有前途的杜兴肌肉萎缩症治疗方法之一。
1999年张荣信教授毕业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分子遗传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4年他在美国贝勒医学院神经学系和外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至2006调任美国贝勒医学院外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癌症和艾滋病的免疫研究。2006年至2009年,张教授转赴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任研究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继续从事免疫和非可控性炎症疾病研究。
身在海外的张荣信教授时时刻刻牢记着党和祖国对自己的培养,要回到祖国从事医学研究,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这是他毕生的理想和追求。2010年张教授返回大陆后,即到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组建免疫炎症实验室。当记者问道研究中心的科研条件时,张教授自豪地告诉记者:“我现在仍从事艾滋病疫苗和感染免疫的研究,狨猴是我们研究中心的一大特色,目前在国内仅此一家,因为狨猴的个体很小便于控制,给我的研究带来 了很大的便利”。
张荣信教授
如今张荣信教授继续从事免疫和非可控性炎症疾病的病理发生及免疫治疗研究,目前主要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学技术和免疫学技术,利用细胞模型、小鼠疾病模型和临床标本等,研究抗原、免疫相关基因、脂肪因子、细胞因子等对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 C s)和T细胞(T h1, T h2, T h17,Treg)分化和激活的影响。同时研究免疫信号转导调控,以及其信号转导异常而导致的相关重大炎症疾病,如自身免疫神经系统炎症疾病、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分子机制。以探索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寻求相关疾病的预测、检测和治疗的新途径。
2010年杨洁受聘基础医学研究中心PI,主管分子免疫学实验室的科研工作。
1997年杨洁教授获得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3年杨洁教授在芬兰坦佩雷大学医学技术研究所分子免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入职天津医科大学,先后担任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及院长等要职,并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杨洁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调控机制,侧重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方面的研究以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IL-4/STAT6 信号传导通路的基因转录调控分子机制,发现STAT6转录调控复合物由人类p100蛋白、CBP/p300、SRC、p/CIP和RNA多聚酶II等蛋白组成,其中p100蛋白是该复合物的核心蛋白,为深入研究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奠定基础。
杨洁教授
2007年田心博士应聘为基础医学研究中心PI。
1991年田心教授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神经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是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授衔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高校名师及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田心教授立足于神经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科学研究平台上。以临床神经系统重大、疑难疾病(老年痴呆症、神经损伤、癫痫)为研究的切入点,获取和检测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层次上的神经信息,发展和应用信息处理、编码和调控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途径。
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在张宁主任的带领下,经过5年的艰苦攻关研究,在各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的硕果,其中一些科研成果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研究中心现有12支优秀的科研团队,累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5项,经费总额达2880万元。其中:张宁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项;尹海芳教授以中心名义成功申请英国Action Duchenne项目资助,获得基金18万英镑。此外,研究中心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项,省部级科技项目2项,横向课题2项,共发表论文99篇,其中SCI/EI收录75篇。
忆往昔,岁月峥嵘!望未来,壮志满怀!五年的时光,在弹指一挥间匆匆而过,它记载着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一路走来的辛劳和汗水,也向我们展现了研究中心的灿烂与辉煌。如今五年的风雨兼程,五年的光辉成就,都已渐行渐远,面对风起云涌、竞争激烈的医学研究,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的12支科研团队有信心,再接再厉!共创辉煌!
田心教授指导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