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银凤
青年科学之星脱颖而出
——第二届“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活动颁奖典礼暨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刊记者 王银凤
经过几个月紧张的初选、报名和选拔,又一批科研事业有成的青年学术新星冉冉升起。
2010年12月15日,一年一度的“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活动组委会在北京宣布了新一年度活动的获奖者。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天津大学张春霆院士等专家,为来自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气候变化科学五个学科领域的51名优秀青年科学家颁奖。其中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唐智勇、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会军、上海师范大学的万颖、清华大学的颜宁、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申卫军分获各领域的青年科学之星成就奖。
“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基于坚实证据的青年科学人才评选活动,于2010年9月正式启动,它是在去年首届“SCOPUS寻找未来科学之星”基础上更名而来的。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青联及团委主办,《科学新闻》杂志承办,全球最大的科技医学出版商爱思唯尔公司协办。《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辑贾鹤鹏主持了活动及青年科学家论坛。
经过积极推广和紧张报名工作,近500名符合条件的青年科研人员报名参加到今年的活动当中,这些报名参赛的人员多数来自于985、211工程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相关科研院所和其它知名科研机构。
本届活动与上届相比,覆盖范围更广,其中今年新增的气候变化科学,是中国首个针对气候变化这一重要的跨学科领域开设的青年学术奖,国家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院士、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孙鸿烈院士、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院长符淙斌院士、国家气候变化委员会主任杜祥琬院士等作为顾问对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由于在传统的学科分类中,并没有气候变化的条目,而这个领域又涉及到各学科的科研工作,所以“寻找未来科学之星”活动组委会决定选取关键词为“climate change”的高引论文,再人工判断相关性,随后邀请符合年龄等各项条件的作者报名。
“这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以‘高引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我赞成。” 秦大河院士对“寻找未来科学之星”活动增设气候变化科学及其评选方法论极为赞同。
在12月15日举行的颁奖仪式上,获奖的青年科学家还宣读了他们一致通过的《青年科学之星宣言》,他们表示,科学需要耐心和持久的支持以及对失败的宽容。他们呼吁科研和基金管理单位,通过设立多样化的科研资助和考评体系,为青年科学家的进步提供持续而稳定的支持,容忍青年科学家的失败。
《青年科学之星宣言》宣言也在青年科学家的成长所需的公平宽容的条件、科研诚信、关照后学的科研传统以及青年科学家的科学普及责任等方面向社会各界进行了宣示和呼吁。
SCOPUS 寻找青年科学之星评审细则
评选领域:
“SCOPUS 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活动”评选在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气候变化科学、材料科学(含纳米科学)等5个学科领域分别进行。
个人参选对象:
候选人只需满足以下条件,即可报名参赛:
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且定居于中国大陆;
2.年龄在40 岁以下,1971 年01 月01日(含)以后出生;
3.从事本次比赛评选的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
11月1日至11月7日为活动的初选阶段。初选阶段主要工作是基于Scopus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指标对报名者代表论文的影响力进行量化测算。
与去年相比,活动的初选方案有了一定的变化。去年的初选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个人H指数和国家引用指数两个指标。H指数综合考虑了个人的科研产出的数量与质量,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代表他所发表的论文的影响力越大。同时,国家引用指数越高就表示代表他们论文的质量越高。
在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今年的活动引入了代表作国际影响力这一全新的指标。这项指标主要衡量参赛者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参赛者的文章被引用的国家越广泛,参赛者的国际影响力越大。
通过对3个指标的计算并按照4:5:1的权重进行分配相加,最终从每个领域的参赛者中选出了10名候选人作为初选阶段的优胜者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活动设:
青年科学之星成就奖1名
青年科学之星成长奖2名
青年科学之星新人奖7名
2010年的活动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活动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不同之处:
首先,活动主办方由《科学新闻》变更为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及中国科学院团委,活动的评选领域由去年的生命科学、纳米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变更为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气候变化科学、材料科学(含纳米科学)五个领域,活动的权威性得到了提升,覆盖的学科领域更广,参与的青年科学家更多,同时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其次,顾问和评审团队的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顾问和评审团队除了两院院士之外,还邀请了海外高校、风险投资公司和企业研发机构的科学家。
再次,由于首届活动在科学界得到了良好的反响,第二届活动不仅得到了爱思唯尔公司的持续支持,还得到了世界科研仪器行业的领头羊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美国著名的早期风险投资公司ARCH Venture Partners以及辉瑞(Pfizer)(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鼎立支持,它们为本次活动分别提供了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含纳米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冠名赞助。在科学家的积极参与和业界的广泛支持下,本次活动的规模和规格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这三个指标不仅仅以发了多少文章衡量作者,也不是简单地看其引用数,而是将其放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去,利用相对指标,给一个更准确的位置。”爱思唯尔公司科技部的中国区总监孙高鹏评价道。
材料科学:
成就奖:唐智勇
成长奖:张铁锐 张志勇
新人奖:曹达鹏 侯仰龙 胡先罗 梁长海 刘金平 钱海生 邵宗平 周 震
姓名研究方向单位曹达鹏纳微介孔材料与聚合物材料北京化工大学侯仰龙无机纳米材料北京大学胡先罗功能纳米材料在环境净化、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华中科技大学梁长海催化材料大连理工大学刘金平纳米能源材料;纳米结构材料华中师范大学钱海生纳米材料化学,材料化学浙江师范大学邵宗平能源材料化学南京工业大学周 震纳米结构与新能源材料南开大学
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纳米材料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71年生。199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1996年获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6年先后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组装以及其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
张铁锐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6年生。2003年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德国马普胶体界面研究所、加拿大国家纳米技术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2009年11月加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任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围绕功能纳米材料的化学控制合成、组装、表面与界面及光电和催化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张志勇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7年出生于湖北省,1999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电子学系,2006年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得凝聚态物理方向理学博士。后进入北京大学信息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2008年6月留北京大学物理电子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电子学,专业方向为碳基纳米器件及其集成技术。在半导体纳米线电输运模型、高性能n型弹道碳管器件以及基于碳管的CMOS器件和电路研究、石墨烯RF器件和电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信息科学:
成就奖:高会军
成长奖:周 昆 杨 健
新人奖:雷亚国 娄智勇 沈纲祥 王金斌 王 凌 肖 绚 张立宪
姓名研究方向单位雷亚国基于信息融合的混合智能故障诊断西安交通大学娄智勇重要致病微生物关键靶点蛋白质及与人类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清华大学沈纲祥光网络及通讯苏州大学王金斌光电材料与器件、铁电材料与器件湘潭大学王 凌复杂系统智能优化与调度清华大学肖 绚生物信息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张立宪切换动态系统的分析、综合及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会军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哈工大青年科协会长、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在鲁棒滤波、网络化控制及其在工业与航天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高会军教授指导的十余名学生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著名学府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自2009年起被聘为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周 昆浙江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77年生,2002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和并行计算。目前担任《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The Visual Computer》、《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等期刊编委,担任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几何造型与科学可视化中心科学顾问。曾担任ACM SIGGRAPH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2009年Inter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onference的GPU讨论会主席、2010年Pacific Graphics和2011年Eurographics Symposium on Parallel Graph-ics and Visualization程序委员会主席。
杨 健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生于江苏徐州,于2002年7月在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模式识别和机器智能领域的研究。
环境领域:
成就奖:万 颖
成长奖:周明华 曹军骥
新人奖:龙明策 潘 波 施章杰 谭小丽 王曙光 游 静 周庆祥
姓名研究方向单位龙明策光催化环境净化技术上海交通大学潘 波环境地球化学昆明理工大学施章杰环境地球化学北京大学谭小丽放射环境化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王曙光水污染控制山东大学游 静环境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周庆祥环境化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新技术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万 颖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9月生,1992年9月-2002年7月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10月起在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工作,现任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功能介孔材料在环境催化和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周明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温岭人。199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1998-2003年,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2005年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讲师,2005年12月-2006年6月任浙大环资学院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副教授,2006年7月-2008年1月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化工学院研究员。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欧盟居里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研究领域: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催化与纳米材料;高级氧化技术;污水资源化、能源化技术。
曹军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气溶胶与环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兼任国际气溶胶学会执委、亚洲气溶胶研究会副主席、国际空气与废弃物管理学会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主席兼中国学会主席、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SCI期刊Journal of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杂志副主编、SCI期刊《Particuology》与《Aerosol & Air Quality Research》编委。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研究。
生命科学:
成就奖:颜 宁
成长奖:孙英丽 王任小
新人奖:陈焕文 江正强 李 寅 刘叔文 刘 勇 施 鹏 易 凡
姓名研究方向单位陈焕文生命分析化学东华理工大学江正强生物工程中国农业大学李 寅工业微生物分子生理学与系统生物技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叔文药理学南方医科大学刘 勇生物医学图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施 鹏进化生物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易 凡心血管病和肾脏病的发病机理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
颜 宁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200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并获学士学位,2000-2004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研究细胞凋亡获博士学位。2005-2007年,颜宁继续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专攻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2007年10月回到清华大学医学院任职,迄今为止仍然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主要从事:膜蛋白结构生物学、脱落酸受体PYL信号通路的分子机理和胞凋亡(Apoptosis)的分子机理研究。
孙英丽1973年12月出生,1995年9月师从于北京大学翟中和教授,于2000年6月获博士学位。之前在北京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曾从事细胞凋亡和肿瘤抗药性的研究。现从事肿瘤和肿瘤干细胞DNA损伤修复以及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在哈佛医学院任讲师期间主要在分子水平从事DNA修复信号通路和肿瘤发生治疗的研究并取得国际公认的成果,首次证实表观遗传学调控的组蛋白甲基化在DNA修复过程起重要作用。
王任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物分子设计以及化学生物学方面的研究。1994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治敦大学和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担任助理研究员。
气候变化科学:
成就奖:申卫军
成长奖:辛加余 崔雪锋
新人奖:蔡闻佳 郝志新 李宗省 明 镜 欧训民 翟惟东 朱 丽
姓名研究方向单位蔡闻佳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评估清华大学环境系郝志新历史气候变化及其模拟诊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宗省气候变化与冰川环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明 镜冰冻圈环境与气候变化国家气候中心欧训民能源战略、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及全生命周期分析清华大学翟惟东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厦门大学朱 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天津大学
申卫军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导。1990至1997年本科、硕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生态学专业。2002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学专业,博士期间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景观生态学与模拟实验室访问学习一年(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2002-2004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后。2005-2007年美国杜克(Duke)大学博士后。2010年8月-2011年12月,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生态系统过程与模拟、景观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辛加余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1981年6月生。2006年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的资助在日本京都大学能源科学学院(大学院エネルギー科学研究科)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获得该校能源科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可再生能源的制造、超临界流体和离子液体催化等。
崔雪锋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长期以来主要从事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致力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目前专注于开发中国土地利用模式,研究土地利用与水资源、粮食安全等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