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欢欢,李长忠
(徐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对中美关于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任欢欢,李长忠
(徐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公众语篇分析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分析模式。西藏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方面,而奥巴马在访华后就做出了会见达赖喇嘛的举动。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本框架,以功能语法为分析工具,对比分析了《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的报道,并以此探讨不同新闻语篇背后的权力、意识形态的差异。
批评性话语分析;新闻语篇;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意识形态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70年代末由Roger Fowler和Gunther Kress等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学家发展起来的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揭示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批评语言学倡导对语篇尤其是“公众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辛斌,2005:54)。
批评性话语分析(CAD)由Fowler等人在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之后在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大量研究下逐渐成为话语分析的重要分析方法。一种语言的使用绝不只是纯粹客观地向听着或读者传递消息。每一次的语言运用都“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行使、再生或者颠覆权力的工具”(Ng&Bradac,1993:1)。这也正是批评语言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源泉。Fairclough(1992)在批评性语篇分析三个维度即,语篇、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篇分析的三个步骤:描写,阐释和解释(辛斌,2005:55)。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多被批评语言学家作为分析的主要工具。本文着重从“分类”、和“情态”和转述引语方面进行批评性分析。
3.1 分类
分类是指通过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它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辛斌,2005:65)。语篇的分类体系往往最能反映说话人的世界观,因而也最具有意识形态意义(同上,96)。下面是《中国日报》和《纽约日报》对此次事件报道的用词分析。
中国日报描写达赖时称之为“a politician in exile”,且紧接着就解释了原因,在宗教的名义下分裂中国破坏民族团结。而纽约时报在描写达赖时却称之为“exiled spiritual leader”,“a Nobel Peace Prize laureate, internationally revered religious and cultural leader”只有一处称达赖喇嘛为“an advocate of Tibetan independence”,而且消息来源直指中方。前者给读者的感觉是在呈现事实,后者使人感到美国政府会见一个曾获诺贝尔奖且被称之为精神领袖的流亡者有些不可思议。如果称之为领袖,这就是对中国的挑衅。如果是诺贝尔获奖者就更无法理解了,诺贝尔获奖者一般在国内都享有较高名誉,受到民众的爱戴。这位获奖者竟然流亡国外,而且纽约时报的报道明显让读者对中方不满,这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3.2 情态
情态一般可以被看作说话人对一个状态在认知、情感和意愿上的态度。(李战子,2000)
Fowler(1991)指出“如果批评语言学家主要关注的是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意义,那么研究这种语篇与新闻记者的消息来源之间的关系就是及其重要的”。在政治新闻中,报道人们如何看待和评论某一事件往往比报道事件本身更重要(辛斌,2005:111)。下面是两篇报道在转述引语方面的差异。
表2 《中国日报》报道中的消息来源、转述方式和转述动词
表3 《纽约时报》报道中的消息来源、转述方式和转述动词
从表2,表3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日报》的消息来源多于《纽约时报》。从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外交部发言人、驻美大使、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外交官以及美国国务卿,消息来源涵盖面较广。《纽约时报》的消息来源少于《中国日报》而且具体确切的只有3处。从这一点看,《中国日报》的报道更加客观。
从转述形式看,直接引语绝对忠实原文,它准确地保留了原话的风格比间接引语有更强的表达力和说服力。《中国日报》使用了23处引语,仅直接引语就出现了10次,而《纽约时报》共使用了10次引语, 直接引语仅有1次。这说明,《纽约时报》报道中更多地掺杂着报道者的个人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中国日报》试图给读者提供客观真实的报道,让读者自己判断,
转述动词构成转述引语最直接的语境,具有预示和支配其意义的功能。英语中性词“say”是最常用的转述动词。例如,在《中国日报》报道中,“said”出现了15次(65.2%)而《纽约时报》出现了7次(77.7%)。为了避免报道的单调性,《中国日报》在转述时还使用了“issued”, “added”,“released”等词。《纽约时报》使用了“wrote”和 “announced”。虽然介入的声音数量不同,但这也说明两家媒体在报道时都力求客观,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综上分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在报道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这一事件时持有不同的观点。《中国日报》介入了多方声音,以此证明奥巴马这一行为不符合国际惯例,中方希望美方看清达赖的本质,切记因小失大影响美中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纽约时报》报道中虽然也介入了一些声音,但它一直强调中方对这一事件的不满,事出有因,它却没有指出缘由。而且报道中的话语有指责中方的倾向,在中方的压力下不得以才安排在地图室会见。提及达赖时把它称之为所谓的领袖,避口不谈他的所作所为,还认为美方一些人有必要会见他。《中国日报》直接引用美国国务卿克拉里的话语结尾,在此可以看出中方希望美方领导人深思熟虑,一切以两国利益为重。《纽约时报》以达赖的话语为结尾。一定程度来讲,美方还有待认识达赖的本质。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两家媒体对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事件的报道时由于不同的立场而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这与双方的意识形态是密不可分的。西藏问题属于中国内政,报道中《中国日报》引用了多方观点,把事实呈现给读者。而《纽约时报》较多掺杂了报道者的个人观点。只是说中国政府对此不满,却决口不谈为何不满。《中美联合公报》以及《中美联合声明》确立的原则似乎对他们没有约束力。貌似客观公正的报道背后隐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并有意无意地影响着读者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因此,我们要学会从批评性分析的视角看待问题,增强批评阅读意识。
[1] Brown, G&G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 [M]. London: Longman Language and Life, 1989.
[3] Fair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a.
[4]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2000.
[5] Simpson, P. Language, Ideology and Point of View [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3.
[6] Wodak, R. (ed.), Language, Power and Ideology [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9a.
[7] Van Dijk, T.A.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 J. Hakam. (ed.) Discourse & Society [C].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93.
[8]戴炜华,高军. 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 外国语,2002.
[9] 费尔克拉夫. 话语与社会变迁[M]. 华夏出版社,2003.
[10] 王冬梅.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来源及主要方法[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1] 辛斌. 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
[12] 辛斌. 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 外语教学 2000.
[13] 辛斌. 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4] 辛斌. 汉英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比较分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Obama’s meeting with Dalai Lama
REN Huan-huan,LI Chang-zho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s a very effective model in analyzing public discourses. Tibe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which influen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while Barack Obama met Dalia Lama after he visited China.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ports about Obama’s meeting with Dalia Lama from《China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based on the analytical tool of functional grammar.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ower and hidden ideologies behind different news discourses.
CDA; News discourses; Obama’s meeting with Dalai Lama; ideology
H0
A
1008-7427(2011)01-0083-02
2010-10-29
徐州师范大学2010年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YWB049。
作者任欢欢系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李长忠系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