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李晓君
琳琅满目绣荷包
文·图/李晓君
细看圆形香包两面色彩不同
刺绣花卉纹腰包
荷包,佩于腰间的一些囊、袋或其他装饰小件。古代女子用来盛放随身使用的小物件或香料居多,同时也作为服装配饰,具有装饰作用,于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在小小的荷包中尤为突显。根据荷包的形状、用途、产地、工艺等又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和分类。比如有钱包、香包、针线包、烟荷包、扇袋、眼镜袋等细分,这里笔者统称为荷包,让读者忽见红颜脂粉香,淡淡清风缠香气。
中国传统服饰非常讲究“腰间杂佩”,佩戴荷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或更早时期。据《礼记·内则》记载:年轻人在去拜访父母、姑舅时,随身都要佩戴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可见,荷包不仅用来存放物品、作为装饰,而且代表了一种礼节,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此外,佩戴荷包的图像亦见于古代壁画与绘画作品中,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有一位“男装仕女”,腰间佩有圆形荷包。
佩戴荷包、香囊的习俗从唐、宋、元、明、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使用者也非常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很多清代小说或笔记里均有生动描写。清末古玩藏家赵汝珍评论人们佩戴香囊曰:“无论富贵贫贱,三教九流,每届夏日无不佩戴香囊者,故北京售卖者尤多。盖当时夏日如不佩戴香囊,宛如衣履不齐。在本人,心意不舒;在应世,为不敬。即下级社会人士,亦必精心购制。绣花镶嵌,极人力之可能。富贵者尤争齐斗巧,各式各种精妙绝伦。”
荷包的样式千变万化,最常见的有心形、方形、腰圆形和葫芦形,另外还有花篮形、花瓶形、书卷形、银锭形、灯笼形、方胜形、钟形、山形等各种式样,多见于清代中晚期。这些荷包多配以系带,编出百结,饰以料珠、流苏,以便于佩挂。
黄缎地刺绣钱包
香包亦称香囊,古时这种荷包又称作“容臭”。清代的香包通常是成对的,两面的花样、颜色可以是相同或类似,也有时故意绣成不同的。佩戴时左右各系一个,走动起来两面颜色互调,呼应成趣。香包的形状也有心形、椭圆形的细分,有的还变化成元宝的形状。做法大致相同,都是先做一个布袋,用硬挺的衬里,整齐地打褶裥收口,袋子里填放香料。另用两条细绳穿过褶子中间作为系带,两边垂有穗带,串以宝石,是颇具有装饰性的荷包。通常认为,圆形、无垂穗、宽系带、串宝石的香包为男用香包;而女子使用的香包多为心形、有垂穗、窄系带,无珠宝的式样。
钱包的用途其实不单单是装钱,它更像衣服上的口袋,也具有装饰和礼仪的功能。常见的钱包为方形,袋口加袋盖装饰。用较厚的衬里,以做得方整硬挺。有的两面皆有装饰图案,也有的只一面有花纹。佩戴方形荷包时是用一条带子穿过荷包上端的孔,挂于腰间,下面饰有垂穗。另有一种腰圆形钱包,更加民间一些,形状类似现代的腰包,功能上更似可以用来装钱,而不仅仅是装饰品。此类钱包多流传于陕西和山西中南部地区。
葫芦形荷包多是用来装烟草的,所以通常又叫烟草袋,一般是长袋状,中间加褶,一侧的上方开口,两面绣花,亦有垂穗等装饰。此类荷包流行区域广泛,也有的被认为是槟榔袋,用来装槟榔。
其他各种形状的荷包还有很多,尤其到清末民初时期,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荷包的用处也更为广泛,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造型,比如动物、花草、文字等形状,琳琅满目,精彩纷呈。
作为配饰的小物件,荷包不像服装那样受到制度和条件限制,相对而言比较具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纹样和工艺更加丰富多彩。几乎所有中国传统织绣工艺都可以用在荷包上,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织和绣两种,以绣为多。各种刺绣工艺,如平绣、锁绣、纳纱、打籽、铺绒、盘金等都很常见。
平针绣是刺绣最基本的针法之一,又叫“直针”或“齐针”,是将绣线平直排列,构成图案的做法。锁绣也叫“绕绣”或“挽针”,是用大小两针各引一线,大针做缠绕行进,小针则上下穿刺固定线环,效果与打籽类似,比打籽更为流畅。纳纱也叫“戳纱”,是以纱组织为地料的刺绣工艺。如果绣满,不露地,则绣出来的效果与织锦颇为相似,因而也叫“纳锦”。打籽又叫“结子”、“环绣”,是在绣地上用绣线打结为小颗粒,以密排的颗粒构成图案的绣法。要求用力均匀,每个子粒大小一致,密排不露地。铺绒绣也叫“别绒”、“挑绣”、“铺绣”,是先用白色生丝做经线,密布纹界内,再用绒线做纬,挑经起花。盘金绣是用金线盘排纹样,形成金色块面的做法。
另外,荷包中也常见缂丝工艺,缂丝的纹样不是绣上去的,而是直接织成的,是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以变换纬线显花,因此正反面颜色、造型相同,纹样如刻。缂丝荷包多见于清代中早期,加之缂丝工艺不易保存,所以颇显珍贵。
荷包的纹样常用一些吉祥图案,具有很强的适合性和装饰性。如“三多纹”,即石榴、佛手和桃子图案,寓意多子、多福、多寿;“富贵平安纹”即牡丹和花瓶图案,寓意幸福、平安、富足。也可见一些有典故和寓意的故事纹样,如“麒麟送子”寓意贵人出现,子嗣繁荣;“刘海戏金蟾” 象征财源茂盛,汲取不断;“百鸟朝凤”寓意太平盛世,喜庆吉祥等。
历史上很多地区有赠送荷包的习俗,作为礼品的荷包,因而具有了特殊的社会属性和文化意蕴。用于馈赠的荷包多为闺秀亲自刺绣缝制,它寄托了女性的才思和情感,常可作为感情信物,赠予心上人。又可作为贴身之物,随闺秀陪嫁,承载礼仪和习俗的功用。亲友之间,亦可互相赠送荷包,河北的一些地区就有女儿给父亲绣制钱包的风俗。此外,不同节日或场合,佩戴荷包亦有讲究,如端午节佩戴五毒纹样之荷包;婴儿满月佩戴“麒麟送子”荷包。
山西有部分区域直接把荷包称作“送袋袋”。作为爱情的信物,定情荷包常用表达爱情的纹样,如鸳鸯、喜鹊、比目鱼、并蒂莲等。有一种“对子同心”荷包,是专门用来情定终身的,女方把荷包的一半送给男方,另一半自己保存,两个荷包合在一起,方能完整。至今,晋北地区仍保留着叫做“绣荷包”的民间小调。歌曲生动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三月桃花开,情人捎书来,捎书书带信信要一个荷包袋”。
《都门竹枝词》载:“金线荷包窄带悬,戳纱扇络最鲜妍,烟筒毛竹湘妃竹,眼镜镶来玳瑁边。”从这些精美的荷包中,不仅可以认识精湛的刺绣技法,欣赏构思巧妙的传统纹样,而且从它们所表达的丰富寓意中还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上海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对本文亦有贡献)
团鹤寿字纹刺绣香包
“万事如意”绣荷包
红缎地盘金绣荷包
刺绣钥匙包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