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平 (枣庄职业学院 山东 枣庄 2778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动物生产中,以调整动物消化道微生态平衡,防病治病,提高生产性能,减少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为目的而研制的各种微生态制剂,在试验和生产中显示出特别突出的优势。但对于微生态制剂对动物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海兰褐蛋用公雏为研究对象,观察微生态制剂对鸡的免疫增强作用。
微生态制剂由山东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系动物微生态工程实验室提供。主要菌种为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含量为109CFU/g;O78大肠杆菌由本实验室保存;试验鸡由山东省枣庄山亭区北庄鸡场鸡场提供。
日粮配方(%):玉米67,豆粕12,麸皮16,预混料5;营养成分(%):代谢能2800Kcal/ Kg,粗蛋白14.5,有效磷0.35,钙0.75,食盐0.37。
1.2.1 分组 将1日龄海兰褐蛋用雏鸡随机分为3组,A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2%的微生态制剂,切在整个试验期,均喂这种混合日粮。B组和C组饲喂正常日粮。
1.2.2 大肠杆菌抗原的制备 O78大肠杆菌肉汤培养物于4℃条件下,4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用灭菌生理盐水反复洗涤菌泥,直至上清液清澈透明,将菌泥悬浮于0.01mol/L、pH7.4的PBS缓冲溶液中,配成菌液浓度为2×109CFU/ml,用超声波粉碎仪充分裂解菌体,然后8000rpm离心15min,弃沉淀,将大的细菌碎片除去,取上清浓缩至蛋白含量为0.5mg/L.。
1.2.3 免疫注射 7日龄时,每组取10只鸡,进行心脏采血取血清;A、B两组鸡用弗氏完全佐剂大肠杆菌疫苗注射1.0ml/只,C组为非免疫组。18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1.5ml/只。免疫后分别在第18、25、32、39、46、53、60日龄采血,每组采10只,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效价。
1.2.4 生产性能测定 分别在第7和60日龄称重,并记录每日耗料量,计算平均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和死亡率。
1.2.5 免疫器官重量测定 分别在第21日龄和42日龄每组取10只鸡,空腹称重,屠宰后完整取出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称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
见表1。从表1中可看出,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蛋用公雏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转化率,大大提高了公雏的存活率。说明,蛋公鸡饲喂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改善鸡体的内环境,增强对内外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减少发病和死亡,提高健康存活率。
表1 微生态制剂对蛋用公雏生产性能的影响
见表2。
表2 微生态制剂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从表2中可看出,小公雏在21日龄时,饲喂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法氏囊和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42日龄时,免疫器官的相对重量差异消失。这说明,微生态制剂在早期能够明显促进公雏的免疫器官的发育。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是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法氏囊的良好发育是禽类能够产生良好体液免疫应答的关键;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良好的胸腺发育,既能够保证动物发挥良好的细胞免疫,又能促进B淋巴细胞发挥良好的体液免疫反应。表2的结果说明,饲喂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蛋用公雏的免疫功能。
见表3。
表3 微生态制剂对蛋公鸡抗大肠杆菌抗体滴度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蛋公鸡7日龄初次免疫大肠杆菌,14日领加强免疫,免疫后7d均没有检测到抗体,14d时二者的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21d时血清抗体滴度都达到高峰。但二者的抗体滴度差异显著,饲喂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以后个周的检测中发现,试验组血清中抗体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免疫后第35d开始,稍微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非常缓慢;对照组的抗体水平在免疫后21d达到高峰后,只维持2周,从免疫后35d开始迅速下降。由此可知,在鸡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够使鸡产生较强的记忆应答,使抗体水平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对鸡有较高的保护率。鸡的胸腺和法氏囊是对抗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主要器官,因此,试验组的抗体水平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可能与生长早期,鸡的胸腺和法氏囊的良好发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