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珊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一项英语口语任务的设计、完成、测评及其应用
吴珊珊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本文描述了一项英语口语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实行,并对这项任务进行简单分析测评,最后讨论如何将它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目的是希望通过理论的应用设计制作英语教学任务,并通过分析和论述能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素材,同时也希望运用任务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水平。
任务型语言教学;任务;英语口语
近些年,在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及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任务型语言教学被采用;同时在研究领域,也有日益增多的研究者对任务教学进行了讨论。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定义是:‘让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概括地讲,就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程晓棠,2004:3)。’对任务教学中的核心 ——任务,研究者都有着他们自己的定义,例如:较早时候的 Richard等人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中定义的任务是“学习者在处理或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项任务或行动(1985;转引自 程晓棠:2004)”。之后很多研究者也对任务进行了定义,直到近些年 Ellis(2003:3)在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中总结了这些年来的研究并提出一个更精练的定义:“任务就是一种为了表达意义的语言运用活动(Tasks are activities that call for primary meaning-focused language use.)。”
本文将描述一项英语口语教学任务的设计(任务纸如有需要可向本文作者索要)和实行,并对这项任务进行简单分析测评,最后讨论如何将它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目的是希望通过理论的应用,设计制作英语教学任务,并通过分析和论述能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有用素材及经验,也希望运用任务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水平。
与比较严肃的政治经济类话题相比,生活中的有趣问题更能激发学生们的练习口语的兴趣,所以本任务的主题选取内容是关于男生女生第一次约会。任务要求学生对这次约会的内容进行一个策划,例如,约会穿着,地点,食物,礼物这四项进行积极讨论。
2.1 框架(framework)
任务的设计采用了Ellis(2003,P21)的框架,其中包括以下六项,本任务的设计框架及流程示意图如表1。
2.2 任务设计和完成
2.2.1 任务设计
“解决问题式”任务:虽然学生可能会犯一些错误,设计本着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鼓励学生自信的说英语。任务设计采用了Willis(1996,P27)的“解决问题式”任务(‘problem solving’ task)。这种任务要求参与者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可以是描述经历,方案比较和达成共识(Willis,1996)。因此本项任务的设计是针对大学生都遇到过或者将遇到的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任务纸片上的语言简单,生动,口语化,因此上面的说明也显得更加有趣。
表1 任务设计框架及流程示意图
表2 建议表格
双人合作:与一人的单方面发言相比双人互动对话可以带来更生动更自然的交流(Ellis,2003)。所以我们的任务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进行生动自然的英语交流。而且与多人一组相比,两人一组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口语。
时间控制:本任务的设计强调了时间的控制。因为讨论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到教学结果和进度。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角色: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主要起监控作用(程晓堂,2004)。因此教师在此次任务中的责任是说明任务,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和总体上控制任务的步骤和时间。学生角色:在任务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有目的的使用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参与者的身份交流协商,对活动的内容有一定的控制权(程晓堂,2004)。所以本次任务中学生需要和搭档共同讨论,积极说服对方。这样的角色分配可以使学生互动时间增多,使他们尽可能多的练习口语。
2.2.2 任务的完成
本任务邀请了4组(8位同学参加活动,这8位同学来自某校的英语俱乐部,英语程度比较好),两人一组对 Leo应该穿什么,去哪里,吃什么和送什么礼物进行了讨论。最后还进行了Role play,由老师扮演Leo,学生扮演Leo的朋友,对他的约会提出了建议。学生课堂反应也很热烈。时间控制在规定时间内。
为了评价此任务,首先设计了一个分析评价量表如下:
表3 分析评价量表
本量表要求一位测评人员在学生进行活动时分别对他们的完成任务时的语言流利度和运用劝说的技巧进行打分(1~5分,5分为最高),本论文认为,语言的劝说会影响语言的流利度。由于语言的流利度不可能通过一次任务就快速大幅度提高,且也很难测定。所以,这仅仅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打分。单从结果看来,学生的语言流利度良好。但是是否有提高,还是需要更多的任务和一个长期的过程的,最终再进行测评和比较,才能准确判定。
另外,通过对任务进行录音和录像,在任务结束后分析了部分录音原文,如下:
L1: Maybe I'll agree with you, er Maybe I'll agree with you
L2: no= ahh an amusement park
L1: you know, cinema is (1), you can't spend a lot of time there, spend two hours.
L2: and then, after that you have to think about ,er where or which place should to go.
L1: you may spend the whole day
L2: yeah, a whole day
发现虽然学生们在对话时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但都努力说服对方。因此,本任务的第二项目标劝说已经达到了。
最后,在完成任务后,对同学们进行了访谈。学生们的访谈结果可以总结为:他们觉得这项任务的主题很有趣,他们喜欢这项活动,这次活动不仅练习了劝说技巧,同样也让他们更流利清楚的表达。
因此通过测评,可以看出,虽然语言流利度这一项目标的达成比较难用课堂分析量表测定,但通过其他测定方法可以看出此任务是比较成功的。
通过测评认为本任务可以在大学教学中应用。中国大学生一般在第一、二年学习公共英语,所以大部分学生的年龄段为17~21岁。学生英语水平为中高级水平。大学课堂人数为20到50人左右,人数也可能更多。桌椅摆放一般为固定的模式。课堂时间为90分钟左右。
1. 任务难度也较符合大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任务的单词难度适中,也没有要求掌握复杂句型,学生们可以进行非正式的口语交流。教师可根据每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加或降低任务难度,如注明生词的意义。
2. 任务的总体时间为35~40分钟。所以从时间上看,本任务可以安排在一堂课中。如果教学任务比较重时,我们也可以删掉角色扮演的演示部分。Willis(2007)指出有四种方法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其中一条是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还有一条是自学词汇。因此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们提前准备任务和学习单词。上课时,就可以直接进入讨论环节缩短任务时间。
3. 因参加任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这次任务时没有汉语讨论的情况,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教师可以根据Willis(2007)的理论,通过用英语组织和说明,建立一个真实场景,确保学生听懂,再开始讨论环节。其次,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会用汉语讨论,最后得出一个英语结论。这时候教师应当走到讨论组中监督并帮助学生进行活动(Willis,2007)。教师要来回走动确保学生使用目的语言。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
本文描述了一个任务的设计,并且对这个任务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此任务是比较成功的,可以应用于教学中,但需要根据班级大小、学生英语水平等情况教师进行一些改动,使它更适用于实际教学。当然,如前所述,仅通过一次任务,学生的英语口语流利程度不可能迅速提高。英语口语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前教师应当注意设计口语教学任务,激发学生们学习口语的积极性,并在活动时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进行讨论。
[1] ELLIS, R. (2003).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xford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WILLIS, 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gman handbooks for language teachers. Harlow, Essex, Longman.
[3] WILLIS, D., & WILLIS, J. (2007). Doing task-based teaching. Oxford handbooks for language teach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A Report on an Oral English Task and its Design,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WU Shan-shan
This report mainly discussed an oral English task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lso evaluated the task and applied it to the teaching context of China.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g of the task-based languge teaching(TBLT)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ask; the next part is the overview, including the framework, the task design and its completion. The third part is to discuss the assessment of the task, and the last part is the application to the teaching context of Chinese university. The report aims at designing an oral English task by using some relavent theories, providing useful materials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classroom and improving students’ oral English ability by using the task.
Task-based Languge Teaching(TBLT); Task; oral English
G42
A
1008-7427(2011)06-0139-02
201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