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华,徐文忠,王文彬,徐佩军
(七宝明强小学,上海 201101)
实验与调查
2010年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分析
刘保华,徐文忠,王文彬,徐佩军
(七宝明强小学,上海 201101)
运用体质测量、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系统全面了解学生体质规律,科学指导中小学体育和卫生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体质监测;中小学生;上海
监测对象为七宝中学、七宝二中、田园高中、颛桥中学、浦江高中、浦江三中、明强小学、颛桥小学和浦江三小的7~18岁,发育健全、身体健康、无明显生理缺陷、符合年龄组要求的上海户籍汉族学生(父母籍贯都是汉族)。按年龄分为小学(7~11岁)、中学(12~18岁)两个年龄段。共测定小学生1200人,中学生1680人。其中男生1440人,女生1440人,共计2880人。
各学校每个年龄段的有效样本量男、女均不少于40人。监测内容包括检测项目和问卷调查两部分。
2.1 一般情况
根据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定,上海市闵行区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率为7.6%,肥胖率8.3%,重度近视率为48.2%,低血红蛋白率为7.9%。其中,重度低血红蛋白率为0.3%;龋齿率为54.9%,其中龋患率为23.8%。
2.2 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体质监测几项主要指标总体状况
由表1~表4可知,上海市闵行区7 ~18岁汉族学生身高(cm)平均值除了8、9、10、11岁外,男生身高均高于女生身高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9、10、11岁时女生身高高于男生身高且10岁有显著性差异;男生体重平均值均重于女生,除了10、12岁外都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肺活量平均值均大于女生,除了10、12岁外都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握力平均值均大于女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50米跑平均值均好于女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立定跳远平均值均优于女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除了16、18岁外,男生耐力跑均好于女生耐力跑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3.1 上海市闵行区汉族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50米跑以及耐力跑成绩除极个别年龄段外均好于2000年全国体质监测平均数,表明上海市闵行区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近些年在学校体育工作和学校卫生工作方面有所加强。
3.2 上海市闵行区汉族中小学生各体质监测指标除极个别年龄段外,城乡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这充分说明上海市城乡之间的生活水平和体育教育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3.3 男女身高在16岁之前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 基本符合生长发育的规律。但是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身高发育发生了一些变化。2000年全国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女生身高平均数是在10、11、12岁时高于男生,而2010年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女生的身高平均数是在9、10、11岁时就高于男生。这说明现在青少年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
3.4 体重数据显示,男生的体重一直高于女生,即使在9、10、11岁女生身高高于男生时也是如此,这显然不太符合身高体重发育的规律。男生体重超前发育的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3.5 肺活量的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长。总体来看,女生的肺活量的变化符合女生身高体重的发育水平,肺活量的发育和身高体重的发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6 上海市闵行区7~18岁汉族男生学生握力、立定跳远、50米跑和耐力跑的成绩都明显好于女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存在明显的性别的差异和年龄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上海市闵行区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心肺功能水平与生长发育规律基本相符。
这些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一直倍受广泛关注,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学生的体制健康,如体育教材中引入一些趣味性项目、改善学校体育设施、阳光体育和选项教学等。但是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及体质状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
4.1 应试教育的观念在管理层和其他教师眼中似乎根深蒂固。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体制下,使得学校、家长和文化课教师都把一切重心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领导在工作计划上对体育工作的轻描淡写,任课教师任意侵占体育课,班主任平时很少强调体育在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些现象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也认为体育课无所谓,体育好坏也无所谓,那就更谈不上参加课外健身锻炼。
表1 上海市闵行区7~12岁男生体质各指标总体情况统计一览表
表2 上海市闵行区7~12岁女生体质各指标总体情况统计一览表
表3 上海市闵行区13~18岁男生体质各指标总体情况统计一览表
表4 上海市闵行区13~18岁女生体质各指标总体情况统计一览表
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国家不仅要从法律层面上,更应该从制度层面上对体育的重要作用予以保证。只有这样,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才能够将体育工作真正纳入到学校工作和发展计划,才能够有效改变班主任和教师的工作重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
4.2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土地可谓寸土寸金。除了一些重点学校或郊区新开办的学校外,很多学校都没有标准操场和完善的体育设施,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设施都没有,很多教师上课除了跑步还是跑步。不过就算是有足够的空间,大部分学校也不愿花这么大的资金去扩建操场和添置昂贵的体育设施。一些学校也只是应付性的按照国家的要求来开设体育课,至于体育课上的好与坏根本就没有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机制。
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物质保证,也是一切体育工作的基础,因此政府在制定各项政策时应予以充分考虑,加大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中来。
4.3 很多学校都没能创造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环境和氛围,体育工作更多的是趋于表面和应付,缺乏长期效应和全体效应。运动会轰轰烈烈一两天就没了,有的学校好几年才开一次运动会;学校层面除了体育课几乎就没有系统、长期和常规的体育健身活动和健身组织。学校训练队也都是以参加市区级的运动会而临时组建的,能够参加的也都是一些体育尖子,似乎很少有学校会有针对全体学生开设的体育兴趣小组和课外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形式的组织。
要想使学生体质得到有效改观,学校要将课外体育运动列入学校正常教学计划。除了要开足规定的体育课外,还要有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长期体育健身项目以及开办体育健身组织。每月都应该有一定的集体体育活动或比赛。把集中一两天只有少数人能参加的运动会改为持续数周且能让全体同学都能参加的体育节。丰富学校体育文化,以文化熏陶和兴趣培养来引导学生参与运动。
4.4 体育教学缺乏完善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初中阶段的体育加试,很多学生还是以不规律的锻炼或临考前突击为主,这样反而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考加试体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和教师对体育的重视,但是教师为了追求达标,体育课上几乎以达标项目为教学内容,把教学当成了训练,这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了。
各级主管部门应不断完善过程性评价机制。初中阶段应该设立以体育加试为导向,同时做好平时体育锻炼次数和质量的监督工作。体育教师功利性不能太强,不能单纯以体育加试为根本目标,平时体育课上应该以体育教材为基础来进行教学。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在加试项目上做一些调整,使加试项目更加科学合理,更能正确引导体育教学。
4.5 现在很多学校班级人数较多,有的甚至达到50个人一个班级,教师上课很难顾及到所有学生,有些教师为了确保安全,教学组织就显得相对保守,所以很多时候教学密度和教学强度根本达不到预定要求。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确保安全,甚至放弃了一些对锻炼身体有价值的体育项目。有些学校为了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连爬竹竿、肋木、云梯等设施都未能配备。
有些学校班级人数较多与不同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有关。所以,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大投入,在人口增长较快地方及时建立新学校,加大对农村学校、偏远学校以及教育质量相对较差学校的资金投入和优秀教师的引进。教学安全问题固然不可轻视,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注重安全而在学生体育教学和锻炼中大打折扣,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明确责任,不要让“安全”束缚教育教学的手脚。
[1] 胡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熊妹珍,吴文红.深圳市中小学生体质监测研究报告[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24(3):11-16.
G807.0
A
1674-151X(2011)06-09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6.047
投稿日期:2011-01-18
刘保华(1978 ~),硕士。研究方向:运动适应与人体机能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