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调查

2011-10-24 08:35姚玉香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同伴中学生

姚玉香,杨 进

(1.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系,河北 唐山 063000;2.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校是生命力生成的场所,是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乐园”,致力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这既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也说明关注学生学校生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之一。自2001年18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进入全国首批38个国家级实验区实验以来,现实的学校生活是否达到了新课改的设想,学生的主观感受最具代表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对于我们研究当下的学校生活质量和学校教育状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剖析与调查设计

(一)研究对象剖析

之所以将调查对象限定为中小学生,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学生的概念范围太广,包括了从幼儿园至大学生、研究生等,他们在生理、心理、情感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把他们全部纳入研究范围,势必要对他们的区别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难以达到此目的。另一方面,学校是中小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时间甚至比在家里的时间还要长,相对于幼儿园、大学等其他阶段的学生来讲,学校生活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更大。另外,研究方法的限制也使得小学只能选取高年级作为样本,高三因为太特殊,不能反映出学生学校生活的普遍性而放弃取样。学校既是社会教育机构,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虽然学生的感受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学生作为学校生活的主要“体验者”,其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生活现实和教育实况。

(二)调查设计

1. 问卷的发放和处理

本研究在某中等发达城市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40名小学生(小学四、五年级)、500名初中生(初中一、二、三年级)、500名高中生(高中一、二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小学生问卷回收433份,其中有效问卷429份,回收率为97.5%,中学生的问卷回收972份,其中有效问卷966份,回收率为96.6%。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2. 调查内容

学生学校生活的相关因素纷繁复杂,但影响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和认同感的主要是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课业负担、人际关系、成就感、学校生活自由度和丰富度等[1]。因此,我们这次对新课改后中小学生学校生活的调查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一)对学校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呈负偏态分布

表1 你喜欢上学吗?

从表1可以看出,小学生对学校的态度是非常亲近和喜欢的,只有3%的小学生表示不喜欢上学。同小学生相比,初高中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虽然有所降低,但仍有80%左右的学生表示很喜欢或一般喜欢上学。中小学生对学校基本上持认可态度,小学生更是表现出对学校和上学的狂热的喜欢,97%喜欢上学的数字说明小学生对当前的学校教育和生活是热爱的。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喜欢”学校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持续地保持着对学校生活的热情。

针对“你在学校中生活的快乐吗?”这一问题,小学生中有 75.4%的人选择了趋近于“快乐”的选项,14.8%的人选择了“说不上快乐还是不快乐”,而认为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很不快乐”的仅有5.8%。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感觉有所下降,但是下降比例不高,并且初中生和高中生之间没有太大差异。有65%以上的中学生选择了趋近于“快乐”的选项,但有20%以上的学生感受不到快乐,还有10%左右的学生感到“很不快乐”。从这个比例来看,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对自己的学校生活还算满意,基本上是快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54.1%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到了高中,只有 28.7%的学生感到“很快乐”,这一比例比小学下降了一半。同时,“很不快乐”的比例却在逐次上升,从小学的 5.8%上升到高中的13.6%,人数增长了两倍。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学校生活的自我评价趋向消极,随着年级的增长让学生感到快乐的因素逐渐减少,而令学生不快乐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表2 你在学校中生活的快乐吗?

(二)对主要影响因素的讨论

1. 学习成绩最影响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

表3 学校让你感到最有压力的是什么?

当前的诸多报道都呈现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笔者原本以为“作业”会是影响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第一压力,但调查中却发现,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学习成绩”压倒一切成为学生最大的痛。认为“学习成绩”是学校生活第一压力的小学生居然有59.1%,而选择“作业”为第一压力的有25.7%。这说明,即使在小学阶段,在12岁以下小孩子的心目中,“学习成绩”关系到未来升学、就业、命运的几乎是惟一重要的标准已经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深深扎根,成为他们不能摆脱、不得快乐的最大压力。小学尚且如此,到了中学,“学习成绩”更影响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快乐。初中生中有 70.1%的人认为“学习成绩”为第一压力,18.0%的人认为“作业”为第一压力。而高中阶段,这一趋势仍然持续增长,有86.0%的高中生选择“学习成绩”作为第一压力,这时“作业”的比例已经下滑到 6.5%,仿佛只要能提高学习成绩,再多的作业也无所谓,什么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压力这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切全都被“学习成绩”湮没了,成绩成了主导一切的力量(见表 3)。他们之所以如此努力地学习,并不是源于对学习的热爱。从表4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原初求知欲、探索欲、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为了自我成长而努力的欲望越来越低。与此相对,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几乎都来自外部的压力,学习的功利性越来越强。

表4 你努力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 校内人际关系对中、小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呈现差异性

人际交往既具有传递信息的工具性功能,又具有满足需要的心理功能。前者主要是指通过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达到在知觉、思维和态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行为改变的目的。而后者主要指通过维持良好关系,发展友情,达到表达情感、解除内心紧张、获得同情和理解、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目的。影响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从表5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对自己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老师和同学都喜欢自己的人数达到70%以上,只有5%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人际关系不太融洽和谐。为了进一步了解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我们还对表6、表7所示的两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表5 在学校中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

表6 老师和同学一起活动,老师在你们组,你会怎么想?

表7 你是否愿意与同学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依然觉得自己受老师欢迎,但是他们在内心中与老师的亲近感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下降。有40.3%的高中生认为有老师在,自己会“觉得拘束,不能放开表现”。而认为与老师一起活动“太好了”的高中生下降至37.9%,与小学生的65.9%相比减少了28个百分点。

调查中还发现,尽管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均与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呈现高相关,但是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大,而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前所未有地分化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同伴关系成为学生学校生活中的显著影响因素。任何个体的完整社会化过程都离不开必要的同伴交往,同伴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性格在同伴交往中有优势,他们能够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保持着良好的同伴关系,愿意和同伴进行交流和分享(详见表 7)。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学生都只在同性同学中交朋友,尤其是初高中的学生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次调查显示,初中生“经常”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占21.2%,“偶尔”交往的占36.7%,“必要的时候才打交道”的占 36.3%,“完全不”和“几乎不”交往的总共只占了5.8%,高中生的比例与此大致相同。

3. 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均缺乏自我展示的机会

表8 在学校你有机会展示你最擅长的事吗?

缺乏自我展示的机会是导致学生在校生活主观幸福感降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也表明“缺乏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在学校感到快乐”两者之间在0.01水平上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78。在小学,有20.3%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展示自己最擅长的事,59.6%的学生“偶尔有机会”展示自己最擅长的事,“基本或从没机会”的占20.1%。到了初中,对这一问题的选择基本与小学保持一致。高中生中“经常有机会”的比例为10.4%,比起小学和初中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基本没机会和从没机会”的比例为 30.1%,比小学和初中上升了 10个百分点,这一降一升导致了中学生中有89.6%的人在学校生活中很少能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中学生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总体评价与小学生相比有所下降,缺乏自我展示机会可能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半开放题“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首先给学生进行什么改革?”问题的回答中,有54.3%的小学生认为首先应该“给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表现自己的机会”,而初中生中有 52.8%的人,高中生中有65.4%的人选择了此项。可见,当前学校教育中依然缺乏对校内弱势群体的关注,尤其是对学业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学校教育并没有给他们创造充足的条件和机会使其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获取成就感。

4. 中小学生的生活自由度很低、生活内容仍显单调

表9 你觉得学校体育锻炼和娱乐时间充足吗?

学生在学校中是否具有适当的自由,也是学生评价学校生活的重要方面。调查发现,当今的学校生活中学生严重缺乏必要的自由。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教室里学习,尤其是中学,学习几乎占据了他们95%以上的在校时间,学生很少能有自我支配的时间和自由。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生活单调枯燥,对体育锻炼和娱乐时间总体上不满意。在对表9问题的回答中,从小学生到初、高中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和娱乐时间不足的分别为29.9%,64.0%,79.9%,且随着年级的增长情况越加严重,单调的学习生活成为学生对学校生活不满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校的大量时间都被关在教室,不仅使学习变成了低效活动,而且还剥夺了中小学生生活的丰富性。

三、结论

(1)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生对学校的主观情感呈现出总体上认同的样态,他们对自己的学校生活评价总体上满意。小学生尤其热爱上学,对学校生活表现出明显的向往和喜爱,相对而言,中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有所下降。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与教师的日常态度、学业成绩、自我展示的机会、同伴关系、自信开朗的性格、自由度相关。

(2)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一直在大力倡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能力,但考试、分数、名次、升学、就业依然是目前学生学校生活的主题。时至今日学生评价标准并未真正做到从单一走向多元,着眼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学习成绩仍然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权威地位,是影响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

(3)学校教育的重心依然倾向于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生活的鲜活性和丰富性。中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教育忽略了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诸方面的培养,个人的身体素质、审美素养、生活的智慧与探索创新精神是中学生最希望学校教育能改善的方面。这些与人的发展和成长息息相关的方面与学校给人的生存技能和知识一样至关重要,是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保证。

(4)中小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校内人际关系上有良好表现,但师生之间的亲近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中学生已经将“老师”与同学群体分离,在同学活动中,“教师”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让人不舒服、不自然的角色,师生之间还需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同伴关系对中学生而言意义非凡,大多数中学生都会首先尊重同伴的意见。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有着良好的同伴关系,但异性同伴之间正常的沟通与交流却非常有限。

(5)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自由度很低,缺乏自我安排的机会和时间,自我成长欲望被压抑。学校略显单调枯燥的生活使学生的体育锻炼、课外活动、休闲娱乐的时间十分有限,很难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感。而且学校缺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也不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与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同伴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名落孙山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