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国
浅谈如何教好通用技术
■唐海国
随着通用技术新课程的开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全体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通用技术课程现状,认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即学生的重视、教师的投入以及学校里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着手探讨如何提高通用技术教学的质量。
通用技术;学习兴趣;重视程度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自浙江省开设这门课程以来,一些学校或多或少存在着学生不爱听,教师教学效果低的现象。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影响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即学生的重视、教师的投入以及学校里各种因素的影响。虽然教学的最终指向目的是学生的学,但学生的学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影响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反过来又影响着教师的教,即所谓的教学相长。因此,在通用技术课中,教与学之间如何实现对接,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的对策。
目前,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仍停留在为“高考”而学的状态中,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合理引导,使学生在思想上对这门课加以重视。通过青少年发明创作的成功事例,对学生进行间接的思想渗透教育。如,辽宁的赵宇同学发明了“双色演示算盘”,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通过这样的方式,纠正他们认为学习通用技术课无用的错误观点。另外,要求学生课堂划出重点要点、记课堂笔记等,培养学生日常听课、记录的学习习惯。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及时批改点评、记录成绩等措施,消除学生的学科不平等思想,使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逐渐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态度。
起初,在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时,由于没有配套的教具,没有适时的实验演示,上通用技术课就显得内容空泛。如果适当增加一些演示实验,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教学效率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例如,在讲授结构的类型中有关壳体结构的受力情况时,笔者从校食堂里借来大小相同的生鸡蛋若干个,准备合适的瓶盖6个,木板1块,砖头若干。实验时,让几个学生上台进行操作,部分同学记录实验数据,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对壳体结构能承受较大的作用力这个知识点也掌握得比较好,从而激励了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它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亲自去设计、制作与实验。
2007年刚开始开设通用技术课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学校里既没用固定的通用实验室,更没有各种实验设备和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利用身边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例如,利用化学实验室和一些仪器设备,做了“洗衣粉性能对比”实验;利用校印刷厂剩余的硬纸和物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做了“纸制桥梁的设计制作”。在课程开始之初,接连做了这2个实践操作活动后,激发了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后来,又组织学生做了“搭扑克牌”“用筷子支撑铅球”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所用的费用不多,但效果非常好。无论从学生的投入程度,还是从在实践中取得的实际效果看,都要好于学生做理化生实验所产生的效果。这些实践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信心。第二学年,在大部分设备和仪器到位的条件下,又补做了“三角架的制作”和“小铁锤的制作”活动,让学生熟悉各种金属加工工艺。这些活动不仅对学生参加会考、高考有很大的益处,对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参与各种设计活动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知识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热情。
例如,笔者在讲授“控制与设计”时,让学生回忆这样一个现象:学校教学楼顶上的水为什么经常会往向下流。原因是楼上水箱里的水是学校里的工人每天定时人工控制的(把水塘里的水抽上去),有时他忘了关开关,导致了水箱里的水满了就往下倒流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呢?笔者就将这个问题放在上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这节课上,让学生提出各种解决方法,最好的办法是当水没有时,能自动抽水;当水满时,能自动关机(闭环控制系统)。课后,组织部分学生实地考察了水箱的结构设计,利用物理实验室中的电磁继电器,参考抽水马桶中的水箱工作原理,与学校水电工一起对水箱的结构进行了改装。改装以后的装置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此项活动的成功改装,使课外活动小组得到了校领导的表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信心。使他们相信,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它是可以为我们服务的。
由于技术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加上学生的接受能力各有差异,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化现象。根据近两年的教学体会,其他学科上文化成绩上的差异较大的学生,在通用技术学科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通用技术学科知识点的难度不是很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技能操作和方案设计的构思层面。有些学生如果得不到教师的及时辅导和帮助,往往会造成学习的中断,甚至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在技能操作方法教学和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笔者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辅导。如在学习有关金属加工工艺的操作中,提前组织部分动手能力强,以及爱好通用技术的同学(主要男学生)先进实验室进行操作,待他们都能熟练完成后,再在课堂上帮助教师一起指导其他学生操作。在传授知识方面,平时经常利用自修课时间为部分学生进行答疑,多与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事实证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6.1 报刊书籍
笔者经常阅读各种报刊书籍,从中记录和选取对课堂教学有用的材料,以便随时为教学工作服务。如飞跃牌球鞋起死回生的事例,就说明了技术设计的重要性。
6.2 电视媒体
从电视中获取对教学有用的东西。如某节目中介绍的“折叠自行车”、“用废报纸做铅笔”、“上喷式水龙头”等都可作为案例分析的材料。让学生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提高自己学习通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技术素养。
6.3 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进行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通用技术课开设的第一学年,与该课程有关的作业、练习、试卷、教案课件等都很缺乏,此时,靠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笔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对教学有用的各种资料。通过登陆新课标、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等网站,自己上传一些资料,也下载一些其他同行的资料,用于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要经常指导学生上网找资料,让他们接触到高新技术,并可及时了解现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新技术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走向的信息,增强学生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了解和应用。
总之,促进学生主体的参与是通用技术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学生的进步与提高是通用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只有学生进步了,通用技术教学才有效果,而学生的进步与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外界环境等因素。■
[1]陈国平,魏为焱.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N].中国教师报,2006-05-31
[2]顾建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六横中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