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贺 纲
擎起精神病医院的和谐蓝天
——记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杨艳
文/贺 纲
杨艳(中)
在辽阳市的大街小巷,一提到第四人民医院院长杨艳,人们就会和“辽阳市首届名医”、“辽阳市十大女杰”、“辽阳市优秀专家”、“辽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这些耀眼的光环联系在一起。然而更让熟悉她的人敬佩的是,她用博大的胸怀和女人特有的爱心,擎起了精神病院的和谐蓝天。
2009年7月,在全市医治肿瘤领域大名鼎鼎的杨艳,可谓是“一路春风”。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让她到全市唯一一家精神病院当院长。杨艳从专家学者走上院长的岗位后,就为自己确立了“高端思想、高超管理、高尚情操”的“三高”精神。她还提出了“做大、做强精神心理科,拓宽综合科发展渠道”的发展战略,提倡营造“人人讲团结,处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由于受精神心理卫生专科的限制,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掌握的知识和业务技能有局限性。杨艳以身作则,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掌握一流医术,并亲自进行授课,培训临床医生的急诊急救技能,为医务人员讲课,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各种考试、比赛,还邀请省内优秀专家来院讲课。在杨艳亲力亲为的带动下,医院业务学习和科研工作氛围浓厚,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和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公生明,廉生威。多年来,杨艳用“影正端其表,下廉先其身”的带头作用和严格的领导监督机制,达到“自身净”,实现“身边清”。她在全院建立了铁的纪律,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坚持“阳光办院”,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更令全院职工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杨艳每天的工作很繁忙,可她仍要挤出时间学习,撰写学术论文,和全院职工交流。自年初以来,已有两项科研成果荣获了“辽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既要“以人为本,德技双馨”,更要打造“和谐医院”,这是杨艳的新思维。可杨艳深知,打造“和谐医院”的同时,面对精神病患者可谓是难上加难。但杨艳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精神病患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必须实行人性化管理。
言出必行。杨艳筹措资金,购买了病床、病号服、被褥、床单,修建洗浴间等,彻底改变了病房过去脏乱差的环境。她还结合实际,组织全院职工坚持做出“十个必须”:必须在每周一彻底打扫一次病房;必须在每周二换洗患者的被单褥单;必须视患者情况随时为患者换洗衣服、洗澡;必须将患者砸坏的东西第一时间清理干净……患者的住院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患者家属都对面貌一新的住院环境交口称赞。
精神病患者都是一些失去理智的人。杨艳认为,医护人员按照常规护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特殊爱献给特殊患者,才能让其早日过上新生活。她从自身做起,带领医护人员融入病房,融入患者。她经常到病房里和患者零距离接触,问寒问暖。一次,杨艳在病房里和一个患者打招呼,却突然被患者吐了一脸吐沫。杨艳平静地擦掉了吐沫,继续查房。
杨艳还特别关注患者的就餐质量,定期到食堂查看患者伙食情况,亲自为患者打饭分饭。一次,杨艳看见一位女患者躲在墙角不肯吃饭,她就端起了饭碗去喂这个患者,可是女患者却把饭菜洒得一身一地。杨艳不急不恼,仍然像妈妈待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地喂这个患者。女患者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个劲儿给杨艳鞠躬。
杨艳经常帮助女患者换衣服、剪指甲、梳头;每逢各种节假日,杨艳带头为患者包饺子、包粽子、发月饼,组织职工为患者捐献衣物和生活用品,为常年没有亲人探望的患者献爱心;定期组织患者开展郊游活动,举办别开生面的医患趣味运动会……对于人们的称赞,杨艳显得很平淡,只是说:“我们医护人员和患者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里。”针对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有将近一半是民政、“110”送来的特殊患者,大多是无监护人或者治不起病的患者,杨艳一直坚持“治病救人,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宁可医院亏损,也不能放弃一个患者。这样,医院平均每年为这些患者支出费用近60万元。
送到精神病院的患者只是全社会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患者分散在社会和家庭。杨艳认为,精神病院要担负起社会责任,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在她的倡导下,医院开展了“走进乡村、走进社区、送医送药”活动。她带领医护人员每个月两次深入到乡村、社区,对当地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筛查、鉴定,推广心理健康知识,并免费救助投药。据粗略统计,精神病院开展“走进乡村、走进社区、送医送药”活动以来,先后救助乡村、社区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千余人次,为贫困、低保病人减免费用90多万元,心理健康知识推广受益群众上万人。
2010年11月,杨艳带队来到了辽阳县下达河乡。她接触到一位30多岁被铁链锁住的精神疾病患者钟某,钟某家人因贫困而放弃对其治疗。杨艳当即决定把钟某接回医院免费治疗,自己出钱为钟某单独订餐、买营养品……在杨艳的精心关怀呵护下,钟某康复得非常好。在出院那天,钟某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地说:“杨院长,是您给了我新的生命,您就是我的妈妈,我舍不得离开你……”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奉献的心态。多年的工作,想起来也苦,但苦中有乐。乐在患者经过耐心的护理,出院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这席话,恰是共产党员杨艳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