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11-10-21 19:05孟庆荣
卷宗 2011年6期
关键词:民主思想社会主义邓小平

孟庆荣

摘要: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邓小平民主思想是对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在民主的本质、地位和形式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保证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奋斗目标,今天我们有必要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这有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民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制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这表明:民主在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制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毛泽东和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并通过深入的对比和分析,揭示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有的最广泛的民主。

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邓小平坚持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的观点,指出:“只有绝大多数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才能够对极少数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只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才能够充分保障绝大多数人民的民主权利。”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是资本主义民主所无法比拟的民主。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人民能够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敌人所不能战胜的。”邓小平也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民主的本来意义是人民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社会主义民主的出现,使人民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权力的主体,使多数人的统治第一次以国家制度的形式实现。与资产阶级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民主。

二、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民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在民主革命的各个阶段,毛泽东都把建设民主政权视为革命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作为国家制度的人民民主的实现,发展民主、实现民主也被赋予全新的涵义。毛泽东把民主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政权的巩固紧密结合起来,揭示出民主的重要作用:发扬民主,有利于正确的集中,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全党、全民的团结,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没有广泛的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就不能巩固,政权会不稳;没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不可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不可能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方法,等等。正是由于对民主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1957年我们党进行整风时,毛泽东提出要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他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重点就实行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的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再次重申要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并指出:“党内党外都应当有这样的政治局面。没有这样的政治局面,群众的积极性是不可能发动起来的。克服困难,没有民主不行。当然没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联系这段话的上下文,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所指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不是别的东西,正是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

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民主观,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坚定不移地把建立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作为革命的奋斗目标。1941年4月, 邓小平就对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发表过精辟的、全面的论述:“民主政治的好处,正在于它能够及时反映各阶级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正确地细心地去考虑问题决定问题;它能够使我们从群众的表现中去测验我党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为群众所了解所拥护;它能够使我们对事物感觉灵敏,随时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它能够使我们党得到群众的监督,克服党员堕落腐化的危险,及时发现投机分子以及破坏分子而清洗出党;它能在民主政治斗争中提高党员的斗争能力,使党更加接近群众,锻炼党使党成为群众的党。”新中国诞生以后,邓小平一贯坚持毛泽东关于发扬人民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思想,从党和国家命运的高度阐述了民主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他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结合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就民主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观点:1、“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他把民主问题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强调民主的作用:只有解放思想,把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调动起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要解放思想,就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2、“没有民主, 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上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在政治上就是要发展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三、从“大民主”到“小民主”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不同设计。毛泽东心目当中理想的民主模式是“千千万万群众政治家”积极行动的大众民主,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的“大民主”。毛泽东说:“我们是爱好大民主的。我们爱好的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大民主。我们发动群众斗蒋介石,斗了二十几年,把它斗垮了,土地改革运动,农民群众起来斗地主阶级,斗了三年,取得了土地。那都是大民主,现在再搞大民主,我也赞成。一万年以后还有革命,那时搞大民主还是可能的。”“大民主”这种方式虽然在我党历史上起过一定积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历史阶段和时期都适合。在建国后的一段历史时期,毛泽东试图利用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实现民主政治,那时“群众运动”是“大民主”的主要实践途径。毛泽东号召人民开展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大民主”的主要表现方式。他认为这“四大”是一个创造,这种形式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大革命”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所提倡的民主形式。对“四大”造成的天下大乱,毛泽东主观地认为,不用怕乱,天下大乱,才能天下大治。主张把那些束缚群众手脚的条条框框统统取消,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但是毛泽东却忽略了在开展群众运动时必须注意的一点就是,当群众的情绪一旦受到鼓舞变得激昂以后,就会失去理性,很容易出现无政府行为,后果是严重的。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由相信群众运动到最后迷信群众运动,认为群众运动是神圣的、万能的,他只强调放手发动的一面,而忽略甚至放弃对群众实际领导的一面,实际的结果改变了毛泽东最初良好的意愿,后果是严重的。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大民主必须取消,“大民主我们并不提倡,搞大民主并不好。”同时,邓小平提出了一定的民主实现形式,即“大民主是可以避免的,这就是要有小民主。”这种民主要求做到“保证其全体人民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这一思想无疑是对毛泽东提出的“劳动者自己管理上层建筑”的思想的继承,但在实现这种民主的途径上,邓小平坚决否定了毛泽东提出并实践过的“四大”。认为“这个四大的做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从来没有产生过积极的作用。”邓小平所倡导的民主不是抽象民主,而是作为我国新时期的一大政策提出来的具体的民主,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民主。他认为我们今天的民主,既不同于历史上的“大民主”,也不同于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参考文献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猜你喜欢
民主思想社会主义邓小平
习近平党内民主思想的破与立
论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
红色读物
杰斐逊的军事民主思想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