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飒 黄光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545006)
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
廖飒 黄光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545006)
混合式学习是在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学习方式,它融合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优势,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及将该模式应用于高职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中的途径。
网络资源系统;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计算机语言;高职
“混合式学习”这个词来源于英文的“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思想从2001年提出到现在,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由于研究的背景与取向不同,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有不同的解释。如印度NIIT公司在《B-Learning白皮书》中指出,混合式学习应该被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包括面对面、实时电子学习和自定步调的学习。何克抗教授指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电子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黎加厚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指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策略、媒体、技术等按照教学的需要娴熟地运用,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人们对网络学习进行反思后,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教学效果。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有所不同,但他们普遍认为混合式学习是网络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的相互结合和互补,既要发挥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混合式学习不仅在形式上是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混合,其更深层次包括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课堂讲授与虚拟教室或虚拟社区的混合等。混合式学习试图探索一种既能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同时又能以最低投入获得最高效率的学习方式。
(一)设计
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指以网络资源系统作为信息传递中心,既用于课堂学习,也用于网络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该学习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学生、教师、网络资源系统,如图1所示。
学生在学习模式中起主体作用,与单纯的课堂学习不同,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还通过网络学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已经减弱,对于资源的依赖增强。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主动学习,如通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在学习模式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是资源的组织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组织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还要利用网络资源系统中的在线交流手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辅导。
网络资源系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综合性资源。网络资源系统可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集成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向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的多重刺激,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的交互性和快速反馈性还可以增加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了支持混合式学习,网络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题内容:(1)教学文件。包括本课程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学习方法等供学生查询浏览。(2)教学资源。提供课程教案、学习资源(多媒体资源、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实验项目)等资源信息,同时提供与课程相关的、有效的课内外资源。(3)课程论坛。通过网上答疑、师生交流和专题讨论等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交互,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好的平台。(4)在线作业、在线测试。教师可在线为学生布置作业及进行在线测试。
(二)优点
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网络资源系统可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集成组合在一起,实现不同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不仅可用于学生的网络学习,还可用于课堂教学,能实现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2)基于该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按课程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快速、高效、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3)通过网络资源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目标及个性特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路径,自定学习步调,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4)学生与教师之间不仅能通过课堂教学进行面对面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系统实现同步或异步交流,更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程序和理解程序的能力、分析问题和编写程序的能力以及调试程序和测试程序的能力。高职院校通常把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一般为60~90学时,课时少、内容多、教学任务重。
对于初学者而言,计算机编程语言是一门较难掌握的课程,需快速完成从基础英语向计算机语言的转换、从常规思维向计算机逻辑思维的转换、从依赖于课堂教学的被动学习模式向侧重实践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转换。在教学中存在多方面问题,导致学生编程能力低,总体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较好地达到高职院校对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要求。
(一)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学,注重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师生缺乏交流,课堂气氛沉闷,知识呈现模式单一,难以很好地发挥学生自主性,导致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高校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改革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进行的。而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依赖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及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二)学生基础欠佳,对教师依赖性强
计算机编程语言本身比较抽象,要让学生将需解决的问题按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内部机制,遵从编程语言的规定按步骤编写出来,需要通过逐步训练,使学生具有缜密的思维。而高职学生逻辑分析能力较弱,长期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过于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而不善于自主学习,从而造成了学习困难,学习兴趣不高。
(三)学生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近年来的扩招大大地降低了生源的整体素质和质量,生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导致计算机编程类课程实施教学时难以协调兼顾,教学质量整体水平偏低。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加大计算机语言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实现个性化学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我院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入门课程,共74学时。课程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模块:Visual Basic基础知识、程序结构与程序设计方式、基本应用程序设计。各模式之间的顺序基本是固定的,前一部分的教学是后一部分的基础。在74学时的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安排了26学时网络教学,具体课程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学时安排表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除了课堂教学与课后网络教学相混合外,还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教师讲授与学生在线学习相混合。在课堂上,教师利用部分时间进行讲解及演示,部分时间用于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及自行完成学习任务。
(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网络资源系统设计
在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中,网络资源系统是信息传递的中心,它不仅用于课堂教学,还用于支持在线个别化学习。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其网络资源系统包含三部分内容:资源区、交流区和任务区,每一部分都具有各自的功能。资源区包含课程各种教学资源,涵盖整个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区为学生提供了进行交互学习的环境,以期通过交流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任务区,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进行测试,还可以对作业测试结果进行分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网络资源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
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将网络资源的使用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设计出了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该过程模式将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1)创建课堂情境。知识是学习者与情境互动的产物。知识在情境中建构。学习者与情境互动,在学习情境中主动探索现象、认识事物,进而发现事物间或知识间的联系,以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并据以解决新的问题。教师在创设境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材料、教学案例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2)引入案例。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入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案例应该典型、完整,内容应比较丰富,既可以较全面地反映本次教学的内容,又可以反映某些原理与规律,要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主动参与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3)案例学习(新知传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如在案例中使用了何种技术,应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要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同时教师要结合案例完成新知识、新技术的讲授。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可以将教师讲授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与操作练习结合起来,将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网络视频学习、操作练习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以达到学习的最优效果。在案例学习的最后要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来做,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来做。总结要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该案例中的原理和操作技术。(4)操作练习。学生通过操作和练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内容和技能。(5)点评、总结。这是一个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引发出对操练过程的讨论与总结,或者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之后教师根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在展示和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梳理、点评,对学生获取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归纳和总结。(6)作业。对有关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拓展与检验。以上六个阶段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系统中的某一主题或几个主题来实现,从而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资源丰富的教学环境,具体对应表如表2所示。
图2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网络资源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表2 网络资源系统主题支持课堂教学的对应表
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网络学习 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网络学习一般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1)创建情境。通过适当设计具有启发性、挑战性、刺激性、开放性的问题,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产生解决某种现象、问题的冲动或欲望。(2)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提出要解决或学习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使学生所确定的问题更具有代表性,更加符合自身学习现状,更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高。当然,在学习初期,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有限,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3)确定目标。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标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已有的思想惰性和自身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性,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既要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出重点和难点,又要尽可能具体,便于学生对照目标进行学习。(4)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制定的学习计划,围绕学习目标,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步调,自主完成意义建构。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要随时进行评价和反思,遇到问题时即时修正,然后重新按照计划进行自主探究学习。(5)反思总结。学生解决问题后,可以自己或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网络学习过程的每个阶段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系统中的某些主题来实现,从而为网络教学创设一个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如表3所示。
表3 网络资源系统主题支持网络学习的对应表
基于网络资源系统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可充分实现学生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结合。使用网络资源系统作为信息传递中心,可以扩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该模式对网络资源系统的要求较高。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及网络学习均依赖网络资源系统,理论上要求创建一个“无所不有”、“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因此要求比较高。由于计算机语言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系统中只包含静态资源是不够的,必须包含动态资源,如动画、教学录像、教学录屏、习题等,上机练习应配套相应的习题答案及上机练习答案,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二是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由于部分内容使用网络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黎加厚.关于 “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OL].(2004-01-21).http://www.zbedu.net/jeast/000618.htm l.
[3]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4]苟燕.《程序设计基础》网络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5]王元彬.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6]徐春玲,王海庆.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研究——以C语言课程教学为例[J].知识经济,2009,(18):143.
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11-0162-03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06C93)的部分研究成果
廖飒(1969—),女,广西平乐人,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
黄光明(1966—),男,广西扶绥人,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处理及信息安全。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