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懿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4)
合理配置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各省数据的实证研究
黄懿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4)
硬件设备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载体。设备紧缺会阻碍教育信息化的步伐,而设备充裕又会加大教育成本和导致资源浪费。本文对我国各省高等教育硬件设备配置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为以后配置硬件设备提供了具体依据,并探讨了合理化配置的对策。
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不仅配置了相应的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还开发和运用了教育信息化软件,并建设相应的教育信息化系统。
硬件设备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它不但对教学和科研有促进或限制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教学能力和发展潜力。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中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每百名学生的相关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教学用计算机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和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的最低数量标准,就是给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2002年以来,教学用计算机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和多媒体教室座位数都呈现了线性增长(如图1所示),其中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增长最快,由2002年的307.1万个增长到2008年的1535.7万个。
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在配置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1.马太效应
我国高等教育中,小部分省份、高校甚至于高校中的部分院系,由于师资力量强大、学科排名靠前、经费充足,拥有的硬件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而大量省份、高校、院系,拥有的硬件设备数量和质量都停滞不前或者增加缓慢。当然,首先得承认这样的差异是合理的,是必然的。但是,差异化过大,易引起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最终导致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脱节,即少量精英人才和大量得不到必要教育和培训的一般人才。我国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也需要中等质量、中等水平的一般大学毕业生,这是社会分工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也是力求解决劳动力供求失衡所需要的。
2.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折旧过快
信息化时代以来,技术进步加快了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如处理器的更新、大容量存储器和液晶显示器的普及,等等。同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不断推新,对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即使仍能使用,不少高校还是淘汰旧的电脑、投影仪等教学硬件设备,添置新的设备。而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的折旧过快、过高,无疑增加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本。
3.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配置的资金缺乏
高等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和数量有限,信息化硬件设备的初始购买成本和维修所需零部件成本较高,难以大量配置,或者只能选择一些中低端配置,而这些也是最先被淘汰的配置。因此,由于经费限制,一些高校硬件设备不够用或者不能用。
4.管理缺陷和低效使用引起的配置浪费
一般来说,信息化硬件设备成本较高,其拥有和使用又常常属于不同部门,即硬件设备的管理、维修、使用脱节,权责不符等,造成管理混乱、维修严重滞后或缺乏等现象,给实际教学带来不少混乱。为了实现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购买电脑、投影仪和装修现有的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首选方法。此外,教育信息化本就是一个仍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不少教师接触硬件设备的时间较短,难以利用设备的大部分功能,低效使用造成硬件设备的浪费。
因此,合理配置硬件设备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下文将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定量的角度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备配置现状和合理配置对策。
为了给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本文分析比较设备数量与在校学生数的关系,建立硬件设备与在校学生数的回归模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变量和数据
(1)变量的选取
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配置状况,除了其他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对硬件设备的需求量,而硬件设备的需求与在校学生数有关。同时,教育信息化主要表现在机房、语音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主要场所。因此,下文选取在校学生数(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外国留学生)作为解释变量,选取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包括学校产权和非学校产权)、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包括学校产权和非学校产权)和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包括学校产权和非学校产权)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对解释变量做回归分析。
(2)数据性质的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2年以前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的统计采用货币化方式,2002年以后才开始 “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和“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的统计方式。所以,不可能提供完整的、合适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同时,我国不同省份间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存在着差异,假设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和规模对应不同程度的教育信息化,即对应不同规模的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因此,本文从截面数据的角度进行分析。
(3)数据的收集
本文获取了2008年我国各省的数据如表所示。
表 我国各省高等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和学生情况(2008年)
2.模型估计
(1)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对在校学生数的回归
从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C)和在校学生数(S)的相关图(图2)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用计算机数与在校学生数密切相关,二者呈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对在校学生数的回归分析中,方程形式设定为:
经最小二乘计算,估计结果为: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R2高,F值明显显著,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下,t检验显著。
由于各省在校学生情况各有差异,对教学用计算机数会存在不同的需求,这种差异使得模型很容易产生异方差,从而影响模型的估计。因此,需对模型回归结果做是否有异方差的检验。通过残差散点图(图3)、Goldfeld-Quanadt检验和White检验,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分别选用权数经加权最小二乘计算,并选取效果最好的估计结果为:
从回归结果看,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异方差后,可决系数得到提高,F检验都显著;给定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显著,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在校学生数每增加100人,平均来说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将增加20.197台。
(2)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对在校学生数的回归
从语音实验室座位数(SA)和在校学生数(S)的相关图(图4)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与在校学生数密切相关,二者呈线性相关关系。同上文中步骤分析,并最终选用权数经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异方差后,估计结果为: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R2高,F值明显显著,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给定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显著,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在校学生人数每增加100人,平均来说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将增加5.5618个。
(3)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对在校学生数的回归
从多媒体教室座位数(SM)和在校学生数(S)的相关图(图5)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多媒体教室座位数与在校学生数密切相关,二者呈线性相关关系。同上文中步骤分析,并最终选用权数经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异方差后,估计结果为: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R2高,F值明显显著,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给定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显著,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在校学生数每增加100人,平均来说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将增加58.7301个。图3残差散点图
3.结论
(1)在校学生数和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和多媒体教室座位数都存正相关关系。在校学生数每增加100人,平均来说,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将增加20.197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将增加5.5618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将增加58.7301个。
(2)相对于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来说,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的增加量更大。语音实验室多用于语言类教学,在占大部分在校学生数的非外国语教学的高等教育中,语音实验室主要用于不同阶段的低年级学生学习外语使用 (如英语和日语等),需求量有限;而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教学课件的增多,多媒体教学覆盖面的增加,对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的需求量增加,在一些大学中,多媒体教室资源十分紧张。可见,多媒体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同时,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并加强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提高利用率,以满足教育信息化需求。
(3)硬件设备的配置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相对于平均水平来说,硬件配置数量偏高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如北京、上海、江苏和广州等省份的在校学生占有的计算机、语音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更多;同时,这些省份社会提供的非学校产权的硬件设备比重相对较大,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硬件配置数量偏低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如贵州、云南等省份的在校学生占有的计算机、语音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更少。
(4)硬件设备的配置状况和各省的文化、科技水平有关。相对于平均水平来说,硬件配置数量偏高的地区往往是文化、科技水平较高的省份,高校多、文化底蕴深厚、科技水平高,拥有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就多。
1.建立多样化的硬件设备供给渠道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硬件设备的需求增加,应调动各方面的供给力量满足需求。一是适当增加和合理利用政府教育信息化投入,利用政府投入购买硬件设备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渠道,对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的要注意适当增加,政府投入相对充足的要注意合理利用。二是调动社会捐赠的积极性,一方面在政府主导下实现各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另一方面,依靠文化、习俗、观念等非正式制度的建立,普及自发式捐赠的理念。三是加强和硬件厂商的合作,规模较大的高校可以直接和硬件厂商合作,规模较小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和硬件厂商合作。
2.加强硬件设备的有效管理
硬件设备的有效管理涉及两方面:一是硬件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维护过程。采购时应合理规划,选择合适的设备;使用中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使硬件设备在教师之间达到优化配置;规范维护流程,同时发挥监督的作用。二是明确硬件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权责。硬件设备管理的失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过程中的权责失衡。由于技术和管理结构等原因,硬件设备的使用者和维护者往往是不同的人。明确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强化维护者的责任观念,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管理。
3.提高硬件设备的利用效率
硬件设备的配置效率很大部分取决于利用的效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不同学期的分配,又可避免“一段时间硬件设备紧张,一段时间又闲置”的尴尬局面。此外,不同的专业、不同学生,甚至不同高校,对硬件设备的要求不同,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梯度利用的方式,即硬件设备在要求从高到底的梯度上依次转移。比如需要购买新计算机的时候,旧的计算机可以转移给只需要简单计算机入门操作的教学主体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折旧过快的问题,也可能会缩小因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引起的差异。
4.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和教师使用设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信息化水平。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熟知设备的连接、运作和操作过程,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努力提高排除硬件设备故障的能力。同时,做好教师的硬件设备培训工作,增强教师责任感。
[1]唐广宇.浅谈高校教学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62):7-8.
[2]古晓艳.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5(93):11-12.
[3]郑文娟.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维护及利用效率[J].山西科技,2006(3):77-78.
(编辑:隗爽)
G484
A
1673-8454(2011)05-0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