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一丹,郭 炯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研究*
薛一丹,郭 炯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章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高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对策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但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究竟如何?影响其信息技术能力的因素又有哪些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全国200多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了调查,对全国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原因,并初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了深入了解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笔者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回收率为99%。下面我们就来对现有的198份有效的问卷进行分析(在统计分析中的百分比均为有效百分比)。
1.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与目的分析
(1)当问及“您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时,有90.1%的教师表示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仅有0.9%的教师每个月使用1~2次,如表所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已基本成为一种常态。
表 教师教学中计算机的使用频率
(2)在对教师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主要目的的调查中发现,有98.2%的教师使用计算机主要是为了找资料,紧接着是课件设计、教案制作与制作试卷,分别占到了84.7%、80.2%和72.1%。从这些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于计算机与网络的使用主要停留在辅助教学的阶段。
2.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影响与困难分析
(1)当问及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困难时,有77.5%的教师表示影响其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优质教学资源,另外,40%以上的教师认为影响其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设计和准备时间以及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如图1所示。
(2)在对教师尚未采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的调查中,有50.5%的教师表示不采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计算机技能太低,有30.6%的教师认为影响其使用的原因是没有可用的数字资源,也有31.5%的教师认为影响其采用信息技术的原因是没有兴趣或觉得没有必要采用。由此可见,教师的计算机技能依旧是影响其运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因素,而数字资源与教师的兴趣态度也是制约其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因素。
3.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分析
(1)教师使用计算机软件以及网络工具的能力分析
调查中发现教师对计算机初级应用水平的操作技能掌握较好。其中Office办公软件(如Word、Powerpoint等),达到基本能够熟练使用的为92.8%。
但是对于虚拟技术的使用,如虚拟实验室、虚拟软件等基本能够熟练使用分别为39.6%、34.2%,如图2所示。另外在对网络工具使用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83.8%的教师基本能够熟练使用E-mail、BBS、QQ等网络工具与他人交流,当问及是否能够经常上网与外校老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交流时,仅有34.2%的教师表示肯定。
(2)信息资源的加工能力分析
对于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能力,包括信息资源的收集能力、信息资源的加工两项。其中,基本上能够熟练从互联网上搜集各种电子教学资源(如图片、文字和课件等)的教师占88.3%;基本上能够熟练地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下载的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的教师占81.9%,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并形成课件的教师占68.4%。
(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能力分析
教师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能力较好,基本上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教学媒体和资源类型的教师占70.2%,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教师占82%。但是在选择媒体应用策略以及媒体呈现方式方面教师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基本上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宜的媒体应用策略和方法的教师占66.6%。当问及在备课时是否总是考虑用什么媒体方式呈现内容效果最好时,有67.5%的人表示赞同。由此可见,教学媒体应用策略的选择依旧是影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一个因素。
(4)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理念与意识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讲,高职教师已经具备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如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能考虑到借助网络帮助的教师占80.1%,并且有88.3%的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引发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有87.4%的教师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教师的重要性。另外,在问及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体验时,有84.7%的教师认为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最大的影响就是学生的自主性被激发了,并且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了,有5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集体协作学习能力,也有46.8%的教师认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但是,当问及在教学中是否对计算机的使用具备良好的设计理念时,表示肯定的仅有21.6%。
(5)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体验
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积极性的分析发现,有83.8%的教师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会尽量多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由此可见,从教师自身来说并不排斥信息技术,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环境。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最明显的体验就是为了保证上课使用信息技术,经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技术问题上,这类教师占71.1%(包括部分同意)。其次有46.8%的教师认为在多数时候,使用信息技术的效果不如传统的方法好。此外也有38.7%的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经常感到紧张、不舒服,并且经常担心计算机突然出现故障。这些负面的体验虽然不是制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但也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
4.学校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支持情况分析
(1)教学软件与硬件的支持情况分析
当谈到学校是否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硬件、软件(不包括 Office、Flash、WPS)的支持时,基本同意的占36.9%;完全同意的仅占17.1%。此外,有45.9%的教师反映他们的学校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来维护计算机、多媒体设备。
(2)学校的投资预算分析
当问及学校信息化的投资预算时,有83.7%的教师不同程度地表示这几年来学校对信息化的投资预算越来越多。由此可见经费不是影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
(3)领导的态度分析
当问及领导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时,有84.6%的教师不同程度地表示其学校领导非常支持教师应用信息技术。
5.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的方法分析
(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分析:当问及借助什么方法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时,有79.3%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是最有效的方法,其次是同事间的互帮互助。另外也有40%以上的教师认为可以通过参与信息技术相关科研课题或将信息技术技能纳入考评的方法来提升其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其方法占比如图3所示。
(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分析:在调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时,笔者注意到有50%以上的教师比较认同培训一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以及培训一些有关资源加工、资源整合、虚拟仿真软件、虚拟实验室的使用方法,其中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的认同度最高。各内容占比如图4所示。
1.信息技术能力发展不平衡
信息技术能力包括多个方面,本次问卷主要考察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的能力。结果显示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技能水平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件工具使用的差异
从调查的数据中笔者发现,教师普遍具备使用基本的计算软件(如Office软件)、网络工具的能力(如E-mail、BBS、QQ),但是在虚拟技术的使用方面,教师则表现得比较薄弱。此外,教师虽然能够借助网络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但是能够熟练地使用这些网络工具与他人交流的人不多,并且能够熟练借助网络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更少。在对软件工具与网络工具的使用中,教师只是停留在“会用”阶段,而不是“精通”阶段。
(2)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的差异
在教师对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的分析中,笔者发现虽然有90%以上的教师不同程度地表示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教学媒体和资源类型,并且能够使用这些媒体与资源进行相应的教学,但是在谈到用什么媒体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效果最好时,教师的反应则有点困惑。由此笔者可以设想教师对这些教学媒体的使用只是停留在为 “用”而用的阶段,而不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而用,只是为了“用”。
(3)信息技术意识与理念的差异
高职教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引发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且信息技术对教师自身来说也越来越重要,教学中应用虚拟实验室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调查到有关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情况时,教师的积极性则有所下降。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在探究学习方面出现了“搁置”现象,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探究学习中的效果,但却很少有人付诸于实践。
2.资源加工、处理、整合能力欠缺
教师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鉴别,筛选出有用的信息。高职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事先从因特网或其他途径选择并获取有用信息。要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师除了要具备选择、加工、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应该具备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要能够准确、迅速地接收信息,并能对信息进行分类、储存和检索等,把信息有效地组织起来最终整合成学生学习的资源。在目前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资源的搜集能力,但是在加工、处理、整合、评价信息资源方面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3.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欠缺
从目前高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来看,大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知之甚少,并且在高职教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设计方法不太了解,教学设计能力的缺失成为高职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瓶颈。
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现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借助“集中培训+网络协作”的方式来培养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1.学校组织培训
要提升高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及信息化教学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组织培训。在培训时可以通过分阶段、分模块的培训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将培训内容分为信息技术操作、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方法三大模块。信息技术操作模块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的使用、虚拟软件的使用等内容。理论模块包括职业知识的性质、特征和职业能力形成的心理机制等内容。教学设计模块介绍如何分析学习者特征、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及如何应用虚拟实验室开展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发现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培训方式可以通过讲座、集体研修等方式进行。这里的讲座不是单纯进行理论灌输、抽象解说概念定义,而应该通过演示大量正反对比的教学实例,让教师直观地认识新旧观念的差异,明了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集体研修是针对在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组织教师共同研究、商讨和解决。
2.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
利用网络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是为要完成某一项具体的活动而临时聚在一起的松散结构,而是长期对信息化教学实践进行探讨的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团体。小组内成员彼此在“学习—教学实践—交流—再实践—发现新问题—学习”的循环过程中对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体会、心得进行沟通,交流并分享经验。
[1]汤新鸿.新疆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与效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8(11).
[2]魏非,胡小勇.国际职前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4(6).
[3]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G].2000.
[4]邹霞.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12.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编辑:隗爽)
G451.2
A
1673-8454(2011)05-0011-04
*该文是甘肃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以项目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