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提案人:那仓•向巴昂翁丹曲成来
职务: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一直以来,我国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老百姓看病就医的主要平台,它曾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近些年发生的很多变化,如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等现象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老百姓因病负债、因病致贫,甚至无钱看病最终放弃治疗屡有发生,而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就是一些医疗机构受经济利益驱动存在的以高药价、高收费为表象的“用药过度、检查过滥”等过度治疗。
由于现行医疗管理体制,医药市场供求关系和以药补医、以药养医机制等诸多因素,医疗机构在医疗资源和药品价格上处于垄断地位,使他们通过销售药品取得高额盈利的手段和目的合法化。
本刊记者 高军/摄
由于药品销售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因此价格越贵的药品,医生的使用频率越高,医院的需求量越大,老百姓的冤枉钱也就越多,能给医院带来更多收入,获得更大利益的药品,医院购进和销售这种药品的积极性就高,与此同时,那些疗效可靠价格低廉,不能给医院带来高额利润的药品,逐渐从医生的处方中消失了,被逐出了医院。
一些医院还通过提供高收费、高利润的服务项目抬高医疗“消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各种医疗设备方面投资不遗余力,强制实行各种辅助检查,病人检查项目常规化和反复检查、重复检查以提高各种设备的利用率,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因此有的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常常会诱导患者过度检查、过度用药,不惜以患者的耐药性、免疫损害、身体伤害为代价,完全背离了救死扶伤的职业准则。
可以看看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的实际案例:
去年9 月,一名学员入学体检时发现右肺部有阴影,为了进一步检查治疗,学院安排他到我院定点合同医院——北京安贞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自9 月27 日入院到10 月22日出院25 天时间,共计医药费四万多元,其中仅西药一项就花费两万七千多元,平均每天用药一千多元,同时还做了头部CT 扫描、全身CT 扫描、螺旋CT 扫描,由于电子气管镜检查结果与主治医生的想法不同,主治医生又提出做第二次检查。奇怪的是做了这么多检查,用了这么多药,出院诊断结论是:右肺阴影性质未明、肺结核可能性大、慢性炎症不排除、肝功能损害。
一个病人在三甲级医院住了20 多天,花去四万多的医药费,最后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而医生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每天还“坚持”用一千多元的西药。如此“治疗”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给病人单位带来经费压力,给国家财政造成浪费。
几年前,还是在这家三甲医院,我院一位中层干部在例行体检时同样发现肺部阴影,遵照医嘱前去医院诊治,被很快动员安排住院检查。然后除了各种化验、B 超、彩超,CT 扫描、螺旋CT扫描、核磁共振、放射线同位素造影等等,检查检验项目很全面、也很复杂。能做的检查项目全做完了,但医生告知还是“不能确诊”。紧接着医生继续“做工作”:这个阴影很不好说,如果采取保守治疗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可能就是中晚期,最好能够早确诊、早治疗。患者又被“动员”进行了一次肺部“探查术”——开胸手术。
该同志在没病的情况下,被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花费近五万元,做了一系列能做的检查(有些项目还是多次重复的)后,经过开胸手术,最终结论依然是没能“确诊”。最后“病人”将手术中取出的活体组织细胞培养结果刮片,送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会诊,结论是:结核钙化的可能性较高,也不排除局部炎症所致。
这两个例子仅仅是个案,我们相信类似这样的情况应该是比较多的。
医疗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各级政府应当像重视食品安全一样高度重视医药问题,要像抓食品安全问题一样下大力气认真解决好医药问题,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体制和政策规定,使医疗机构能够真正承担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责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要加强监管机构、完善监管机制,在制度上严格约束医院和医药生产企业,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高度重视和解决好13 亿人口的健康和医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