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官员回归
假如发生在60年前,这条新闻不会像今天这般引人关注。
3月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一条人事任免信息:甘霖已担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凡不再担任副局长职务。甘霖是致公党中央常委,刘凡是民革中央副主席,两位非中共人士,在副部级职位上完成新老交替,并不多见。
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占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半壁江山,到“文革”后期无一人担任部委正职,再到2007年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万钢与无党派人士陈竺先后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与卫生部部长,党外人士伴随历史的波浪而沉浮,如今逐渐重回政治舞台的中心。
因为在战争年代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享有崇高威望,新中国组建初期,宋庆龄、李济深、黄炎培、傅作义等众多党外民主人士成为新政府组建时无法回避的人物。
近代史学者章立凡曾撰文描述当时景况: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出席新政协的662位代表中,共产党员约占44%,工农和各界的无党派代表约占26%,各民主党派的成员约占30%,基本上实现了中共的“三三制”原则。
在新政权逐步成长的初年,党外人士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章立凡的父亲章乃器参与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和新政权的组建。这位著名的民主人士是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委会常务委员,也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长期从事经济、金融工作的他不仅成为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还于上世纪50年代初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首任部长。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掀起,这一年,章乃器被打成右派并撤销职务。他的命运自此转折,数年后的“文革”更使他跌入人生的低谷,被剥夺财产、被打成重伤、妻子被打死。直到1980年,他病逝3年以后才获得正式平反。
章乃器的命运几乎是许多民主党派人士命运的缩影。党外人士的政治春天随之结束。
“文革”结束后,我们国家政治经济逐渐复原。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一部分党外人士进入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担任领导职务。但是,党外人士参政的总体困局仍未能突破。
真正的改变始自1989年。那一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14号文件”)。文件首次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参政党”这一词汇也首次出现。
“14号文件”极大地推动了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发展,并使之开始走向制度化轨道。在文件发布之前,国务院只有3名党外人士担任实职,随后几年,迅速发展至将近20人。
2005年,党外人士迎来了另一次重要的转机。这一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5号文件”)。
在党外人士参政方面,“5号文件”有非常细致的规定。文件提出,包括县以上的地方政府到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班子都要选配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并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
在具体职务方面,“5号文件”规定为“重点在涉及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专业技术性强的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
自从“14号文件”颁布之后,党外人士参政的数量便稳中有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党外官员尤其是副部级以上高官的总体状况基本稳定。比如在国务院系统,除了万钢与陈竺两位部委正职官员之外,还有10余名担任副部级干部的党外人士。这其中,包括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等人。
从这份名单不难看出,党外高官分布广泛,但仍然难以摆脱“副职现象”和“科教文卫现象”的桎梏。不可回避的首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当下中国的政党制度,一把手多为中共党员是制度必然。但与此同时,作为党外人士参政长期存在的问题,副职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党外干部成长的巨大障碍。因为党外干部的提拔大多是由副职到副职,直接跨过了不少层级,因此形成了一个党内罕见的现象:火箭式提拔。不少党外干部因此缺少实际的锻炼,进而难以挑起正职的担子。
2010年,中央针对此问题出台了《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专门就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颁布《纲要》,这在中共统一战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事实上,虽然民主党派参政的巅峰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但是当时民主党派在政府任职仅集中在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层力量十分薄弱。如今的党外人士参政,则是要从基层开始培养,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共识教育,二是能力教育。
事实上,随着这些年来社会矛盾的加剧,寻找共识逐渐被视为中国下一步如何发展的一个前提。而党外人士几十年后的重新回归,无疑是执政党寻找共识的一种努力。
(文/芦 垚 据《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