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朱镕基讲话实录》专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
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需要大智慧
——就《朱镕基讲话实录》专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
朱镕基主政上海时期,周瑞金曾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后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在朱镕基的亲自领导下,当年周瑞金在上海与施芝鸿等人以“皇甫平”为笔名发表的关于改革的若干文章,曾引发了关于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大交锋,名震一时。周瑞金说:“尽管近年有些人对朱镕基同志有意见,有些人误解了他。但现在来看,正是他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打下了基础。我们今天所以能抗住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最重要的,就在于他任总理时,剥离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资产,让国际金融投机家无从下手。
记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股份制改革,坚持在国家控股的情况下,抓大放小,并允许国有企业向个人出售股份。股份制改革之路,今天走到了哪一步?
周瑞金:以股份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的一种大胆创造。但是,几年实践下来,这一点并没有达到朱镕基同志原来所想象的效果,也就是未能通过股份制改造,让国有企业的体制有一个大的改变。我们股份制改革的效果不明显,旧体制回归,没有走到新体制上。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股份制公司还是由国有企业垄断,没有完全按照现代公司体制和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意见来管理。现在我们感觉到民营企业发展很困难,民众的创业热情也在衰退。2005年,国务院通过了“非公36条”,可惜没有很好地执行。本来是除了法律规定不可以进入的领域,非公有制都可以进入,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领域没有办法进入。还有融资,本来是各种所有制都平等,现在却反而不平等了,银行只相信国有大企业、大项目。
记者:和过去相比,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公平的追求变得强烈了?
周瑞金:发展起来以后,分配问题出来了,贫富差距拉大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后来又提出提高效率,注重公平,这也是与时俱进。经济效率低下,强调公平,搞平均主义分配,只能人人过穷日子。所以改革开始,我们注重效率,发展生产,创造社会财富。在这个过程当中,公平出现问题了,到了新世纪公平问题更加突出,现在就要适当来解决公平问题了。朱镕基同志就有一个权力观,是要在提高效率当中为老百姓创造福利,体现公平。这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分配。
记者:对于改革,现在有一个论调叫“过度市场化”,指的是政府在一些领域市场化过了头,您怎么看待这些声音?
周瑞金: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公平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什么都搞市场化,结果教育越来越贵,也看不起病,买不起房子了,一些人认为这是市场化引起的,我认为恰恰相反。正是市场化改革才开辟出了一条发展的道路,问题是政府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怎么来调节国民分配。老百姓摆脱了贫困,在衣食住行的私人物品得到满足以后,政府应当把公平有效地提供社会公共品及时地提到日程上来。我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是国民分配上的问题,不在于市场化的改革。就是说,政府解决了原来老百姓的贫困、温饱问题,老百姓的要求就是社会公共品。房子要住得更好一点,看病要看得更好一点,求学的条件要更好一点。包括信息要公开、司法要公正、决策要民主、社会治安要好等等。“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能端起碗来吃肉说明我们温饱问题解决了,但还要放下筷子骂娘,骂的就是你没有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
记者:现在很多人在抱怨当年的房改,使得房价一涨再涨,老百姓埋怨买不起房了,当时朱镕基为什么要推动房地产改革?
周瑞金:当时分房政策走不下去了,住房商品化是必然的。现在房子越来越贵,有些人买不起房,那我们的政府应该做一些调节,不能怪市场化的改革。国外很多政府是首先保证廉租房,让最低收入的人住得起房子。等收入增加了,再住好的房子。应该是走这种方式的,但是我们把房地产当作增加GDP的重要部分,甚至是支柱产业,所以,拼命推动大家买产权房,这样因为供需越来越紧张,土地越来越少,房子就越来越贵,老百姓越来越买不起。所以我在2006年就提出来国家应该拿出大量的钱来建廉租房,让低收入的人有房子住。这涉及到政府在房地产投资的政策上要怎么来安排,可以让有钱的人买商品房,而廉租房是保证社会公共物品的需要。政府应该花钱盖廉租房,而房地产商盖的商品房也不用干涉它。住房市场化当中,我们政府无视要把大量精力放在满足最低需要的廉租房上面,所以引起了房价贵,老百姓意见很大。实际上,我们应该划出好的地块来建设这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但是我们的政府没有下决心具体落实。还是从政府的财政考虑,要推动GDP增长,没有想到社会公共品的保障才是政府主要责任。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的发展和完善,是政府的首要责任,而不是经济。
记者:朱镕基时代,全国各地有不少改革符号人物,比如仇和,比如吕日周。还有李昌平上书总理的故事。为什么那个时代,能出改革者?
周瑞金:以前改革处于探索性阶段,必然涌现了很多敢为人先的勇敢者。这些起初被边缘化的人,可以说一无所有,闯一闯没有什么好怕的,就冲在了最前面。而现在改革发展到了深化阶段,改革的勇敢者主要出现在精英层里,还有在领导高层,在改革深化的氛围下,改革人物还是大有人在的。
(文/陈统奎据《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