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理论与文学语篇建构
——以小说《不信你敢玩真的》为例

2011-10-17 06:52婷,吴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强盗脚本语篇

丁 婷,吴 莉

(1.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2.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

脚本理论与文学语篇建构
——以小说《不信你敢玩真的》为例

丁 婷1,吴 莉2

(1.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2.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

脚本表示的是事件和行动序列的心理表征,是专门为经常出现的事件序列设计的知识结构,具有动态性。依据脚本的概念,并以“预料”为基础,确定期待、偏离、可能出现及不可能出现的行为,人类对篇章的理解就在这个基础上得到引导和监督。而作为语篇理解的相反过程,脚本在语篇建构中也相应具有指导作用。

脚本;语篇;认知

一、脚本理论简介

脚本 (scripts)的概念于 1977年被首次提出,它被视为理解过程中存在着的比概念表达式更大的知识单元。人们在生活中会重复性遇到一些事件,如就餐、购物、旅行等,这些事件总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发生的过程中人们总是遵循一系列相对固定的行为序列。这些行为序列和环境条件组织在一起,形成关于这些事件的知识单元即为脚本。“由于脚本提供了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事件中应该出现的行为序列,所以脚本不仅是一个知识存储结构,也是在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中提供加工依据的预期源。”[1]因此可以根据脚本建立起事件发生的语境并由此预测出它所代表的事件的情况,以脚本为背景理解自然语言,可以对语篇中的事件序列、人物行动和地点进行推理,并在推理的过程中,对其补充新的信息。

脚本概念是一种知识框架,是一个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固定图式,这个图式将成规性分行为标准化,使其在大脑中得以保存。在语言实践中,一旦某个脚本的某个分行为被激活,那么在正常的语篇制造者和接受者的大脑里,所有该图式的分行为都将同时被激活,因此脚本理论对语篇的理解也有解释力。

脚本中还可以套用脚本,通常是一个较复杂的脚本中包含着数个较简单的脚本。

下面是描写一个大学生去课堂上课的脚本,称为“上课脚本”:

人物:学生,教师

道具:椅子、笔记本、钢笔、书包、书桌、教室、学校

时间:学校作息时间

处所:学校所在地

事件序列:

事件 1:(学生)进入教室脚本

事件 2:寻找座位脚本

事件3:入座脚本

事件 4:拿出笔记本脚本

事件 5:(教师)进入教室脚本

事件 6:(教师)讲课脚本

(学生)记笔记脚本

事件 7:(学生)询问(教师)脚本

事件 8:离开教室脚本

这个脚本中事件序列中的每一个事件均由一个下位脚本组成。每个下位脚本将以相同的方式展示。下位脚本还会有下下位脚本和次下位脚本,直至使用不需要作进一步解释的基本操作为止。利用脚本分析法:当“上课脚本”被“小李去上课”激活后,读者就会“预见”到脚本中其他的事件,并且如果没有其他信息,系统就会推断脚本已经按照所希望的发生了。“脚本所描写的事件也会因为遇到某个障碍而受阻。”比如在遇到“小李去上课,但是老师没有来”这个句子时,上课脚本所描写的事件就不再发生或者发展下去了。因此,脚本应能随着故事的展开而随时加以修正[2]。

二、脚本理论在文学语篇建构中的应用

本文以日本科幻界奇才星新一的短片小说《不信你敢玩真的》为例分析脚本在文学语篇建构中的作用。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设置两个脚本,通过两个脚本的互相交织,利用人们对特定脚本“预料”的确定性,获得出人意料的小说结局。下面将运用脚本理论着重分析作者构建脚本的过程。

文章开头叙述了几个强盗聚在一起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们打算光天化日之下,持枪闯进银行。

“好了,听我说……我们先编写一个电视剧脚本,送给银行附近的交通警察,然后大家装扮成电视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到银行去拍摄一个袭击银行的场面,这样银行方面毫无防备,必定给打个措手不及。”(《不信你敢玩真的》)

下面是描写人们头脑中关于“抢劫”的知识,即“抢劫脚本”:

人物:强盗,被抢劫对象

道具:刀、枪、棍棒等

时间:晚上

处所:银行、商场等有大量现金存放的场所

事件序列:

事件 1:强盗谋划抢劫过程脚本

事件 2:强盗准备实施抢劫过程脚本

事件 3:强盗实施抢劫脚本

事件 4:被抢劫者呼救或实施反抗脚本

事件 5:强盗得逞脚本或强盗被抓脚本

在这个小说描写的故事当中,人物、道具、时间、处所和事件序列1都符合人们经验中的“抢劫脚本”,所以读者阅读时可“预料”到故事会按照“事件 2、3、4、5”发展下去。

事件2:

“强盗们弄来一辆面包车,在车身上写下‘电视台摄制组’的字样,不一会儿,摄像机也找来了,自然无须准备录像带。待脚本印刷完毕,手下们将自己精心装扮起来,有的扮成穷凶极恶的打手,有的扮成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不信你敢玩真的》)

事件3:

“开头顺利,强盗们精神十足,相继冲进银行,大声喝道:‘银行的诸君,我们是真正的强盗,赶快把钱交出来,谁敢乱动,马上要他的小命。’”(《不信你敢玩真的》)

情节发展到此,还在人们的“预料”之中。然而,作者笔锋一转,

“谁知,计划至此乱了阵脚。”

先有“门卫”、“青年顾客”凑上来,打破了原本紧张的气氛,后来“银行的女职员们”纷纷离座,朝这边拥了过来,要求把她们也拍进电视剧。由于“被抢劫者”只认为这是在拍电视剧,而并非真正的抢劫,完全投入到“拍电视脚本”中,所以无论强盗怎么威胁都无济于事。

情节发展至此已完全超出强盗的控制,也超出了读者的预料之外,抢劫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闹剧,辛辣讽刺的味道一目了然,这种讽刺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在于在“抢劫脚本”中引入了下位脚本“拍电视脚本”

抢劫脚本

人物:强盗,被抢劫对象

道具:刀、枪、棍棒等

时间:晚上

处所:银行、商场等有大量现金存放的场所

事件序列:

由于“抢劫脚本”中的人物“被抢劫者”的角色转换为“拍电视脚本”中的“演员”致使“抢劫脚本”遇到障碍而受阻,“抢劫脚本”上演到事件 3处被迫中止,被“拍电视剧脚本”中事件所代替,一场抢劫顺理成章地转变成了拍电视剧。

“‘先生,让我们来扮演不屈服于强盗的威胁、饮弹而亡的光荣角色吧,拜托了。’男职员们也围拢过来请求着。”(《不信你敢玩真的》)

在这两个脚本的转换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强盗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可笑形象,正是两个脚本的互相交织使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在故事的结尾,连强盗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事情闹到如此地步,早已难以收场,强盗首领站出来,愤愤地大声吼道:‘大家听着,今天暂停拍摄,回去修订剧本,改天再来重拍。’”(《不信你敢玩真的》)

由此可以看到,如果逆向利用脚本的预期作用,打破陈规,也是一种创作出结局出人意料的文学作品的途径。

三、结语

“在更宽泛的框架概念下,脚本是一种认知模式的变体,用来解释生活中经常、反复发生并以成因链连接在一起的更大的事件序列。这种事件序列根植于人的大脑中,并以隐性知识结构的形式出现在语篇中。这种知识结构通常在语篇解读过程中首先被激活,成为语篇理解的辅助知识。”[3]因此,在语篇理解过程中,脚本为读者填补语篇中省略的信息,为读者预设和推断情节发展提供依据。而作为语篇理解相对的过程,语篇建构中也可以利用脚本,利用不同脚本的相互交织创作出结局出人预料的语篇,以达到讽刺、幽默的效果。

[1]刘秀芬.认知语言学中一组术语的对比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5):113.

[2]傅承德.自然语言理解的方法与策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73-174.

[3]陈安玲.脚本认知模式与语篇的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25.

I04;I106.4

A

1001-7836(2011)04-0110-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4.046

2010-07-20

丁婷 (1983-),女,黑龙江肇源人,助教,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从事认知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研究;吴莉 (1966-),女,吉林白城人,教授,语言学博士,从事认知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强盗脚本语篇
酒驾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强盗的书
三个强盗
数据库系统shell脚本应用
快乐假期
强盗鱼的阴谋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