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单层面重建方法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R-R时相选择的应用

2011-10-17 05:03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袁成高连东冀旭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6期
关键词:时相伪影心电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袁成 高连东 冀旭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多排探测器螺旋CT已成为无创冠心病诊断和随访其治疗效果的有效影像学手段,尤其是64排螺旋CT的出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但它同传统的X线冠状动脉造影相比,仍存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较低的缺陷,以及依赖心电门控的时相重建的问题[1]。64排CT的时间分辨率还不能够完全摆脱心律的影响,致使一部分患者的扫描后常规重建图像质量还达不到诊断要求。本研究旨在探讨选择性单层面重建方法对最佳R-R时相选择的应用价值。

1 材料方法

1.1 患者资料 收集北京市昌平区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常规重建不满意而进行单层面选择性重建后达到诊断要求的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4岁)。按心率情况分为2组:第1组,无心律失常29例患者;第2组,心律失常6例患者。

1.2 扫描方法 采用GE VCT 64排螺旋CT(美国),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650mA,准直64×0.625mm,螺距0.16:1,显示野(FOV)250mm,矩阵512×512。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1.5cm至膈下2cm,长约12cm。使用高压注射器(ulrich missouri)(德国),先经肘静脉团注15ml优维显(370 mg/ml GE),流率5.0ml/s,进行预扫描,测主动脉根部增强峰值时间,将此时间乘2加上8s作为冠状动脉CT扫描的延迟时间。然后按确定扫描范围行增强扫描,经肘静脉以5.0ml/s速率注射优维显70ml,再注射20ml 生理盐水,流率为5.0ml/s。按确定的延迟时间一次屏气完成扫描。

1.3 图像重建 重建前首先查看患者扫描过程中的心电情况,查看心律及心率情况,检查回顾性心电分析默认R波位置是否正确,有漏认或默认出现偏差者采用人为干预的办法将默认的R波调整至正确的位置。最后,根据调整后的心律及心率对图像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进行常规重建和选择性单层面重建。观察冠状动脉的4支主要分支左主支(Leftmain,LM)、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和左旋支(Left circumflex,LCX)的横断面图像,选取图像质量较差的层面对该层面进行期相(10%~90%,2%)重建,选出40幅重建图像中断面最清晰的1幅,重建相应心动周期的图像,如果重建图像质量不满意可以继续进行2次重建,一般重建1~3个序列,然后进行后处理。

1.4 图像评价 使用3D软件重建各支冠状动脉的曲面图像及探针图像,尽量显示各支主要冠状动脉节段的全貌,按段评价冠状动脉的显示情况。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HA)推荐的模型将冠状动脉分为15个节段进行分析。分别由2位2年以上冠状动脉CTA阅片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对图像各自进行评价。各血管按显示程度分成4级,即优(I级)、良(II级)、可(III级)、差(IV级)[2]。其中,优(I级) :在优级血管重建图像中,大体观察血管连续性好,粗细自然,没有阶梯状伪影;在横断面及MPR或MIP图像上血管显示明亮,管腔呈卵圆形,管腔可以清楚分辨,无运动伪影,周围有薄层脂肪组织包绕。良(II级):血管走形连续,血管壁边缘有节段性的模糊;有运动伪影,如血管末端连续性中断或在横断面上有放射状条形阴影,但在MPR或MIP图像上无运动伪影。可(III级):血管模糊不清或边缘有斑块,有运动伪影,其幅度从血管中心起漂移<5mm;阶梯状伪影幅度小于管腔直径的25%。差(IV级):血管与周围软组织界限欠清晰,运动伪影的幅度从血管中心起漂移至少为5mm;阶梯状伪影幅度大于管腔直径的25%。

1.5 统计学分析 图像质量评估结果采用配对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35例患者检查均顺利完成,无不良反应。扫描同步记录心率为47~130次/min。其中,心律失常组6例患者中,5例偶发房早,1例偶发室早。心律失常组患者均行心电编辑,无心律失常组患者均不需要进行心电编辑,全部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75%时相重建和单层面选择性重建,两种重建前后图像质量的比较见附表1,2和附图。无心律失常组患者最佳期相重建平均为42%R-R间期(范围30%~48%),与常规时相重建血管质量评分对比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心律失常组患者经心电编辑后行相对期相重建,其中4例最佳重建时相为36%,1例患者最佳重建时相为75%,1例患者最佳重建时相为46%,与常规时相重建对比血管质量评分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多排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应用以来,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特别是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病变,其诊断敏感性已达到90%以上[3]。但是由于时间分辨率的限制,高心率和心律失常的患者常常不能进行此项检查或检查失败,即使勉强扫描结果也不令人满意。并且由于在心动周期中,冠状动脉的运动方式十分复杂,其运动的速度也在不断变化。与左前降支相比,右冠状动脉和左旋支由于处于冠状动脉沟中,从而易受舒张末期心房收缩的影响,而导致幅度相当大的血管侧移位[4]。由于心率不同、心脏体积大小不同、心轴方向不同以及在心动周期中收缩期和舒张期的不断变化,导致不同个体间的冠状动脉运动方式和速度的多样化。3支冠状动脉的平均最低运动速度出现在心动周期的45%~50%相位和70%~85%相位,但是不同个体间有相当大的差异[5][6]。有一部分高心率患者通过口服倍他乐克可以使心率达到要求,但也有人对倍他乐克不敏感。此外,部分患者检查前心率较平稳,但进入检查室或躺在检查床上时心率就会加快,有些受检者在对比剂推注时心率加快,心率波动加大,可能与受检者紧张有关。总之,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图像的质量。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在常规75%相位重建不满意的,往往需要多相位重建来满足诊断的要求。当今的多排CT都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可以在任一时相进行重建。因为在心脏扫描过程当中所有层面都是重叠扫描,每个层面均覆盖整个心动周期的数据甚至更多,所以可以利用记录的ECG信号更有效地选择最佳时间窗重建图像,即利用采集的数据,选择不同心动周期内时相相同且运动幅度一致的图像数据,并剔除心律不齐所带来的不连续数据,从而重建出理想的图像。以往较常用的重建方法为对扫描的原始数据分别按R-R间期5%~95%,每隔5%或10%相位进行横断面重建。

附表1 无心律失常组常规重建与选择性重建血管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附表2 心律失常组常规重建与选择性重建血管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附图 两种重建前后图像质量的比较

本研究通过心电编辑和利用选择性单层面重建,使高心率和心律失常的患者图像质量得到了不同的改善,较以往常用多时相重建方法相比较操作更加简便,重建所得图像减少上千幅,而且能够实现更精细的时相重建,从而使机器负荷及工作人员读片工作量大大降低,并提高了诊断正确率,而且也扩大了冠状动脉CTA的检查范围,对于原来认为不适合检查的心律失常患者检查成功率也较高。

猜你喜欢
时相伪影心电
关于“生命早期因素与女生青春发动时相的关联分析”一文的专家点评
心房颤动患者单心动周期绝对时相收缩末期冠状动脉CT成像研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更正启事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抑郁症患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3D VOI 技术在SPECT三时相骨显像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