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劼,李 芳
(1.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广东东莞523108;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
“跨文化交际”课程“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杨 劼1,2,李 芳1
(1.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广东东莞523108;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
针对以往“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中的“语言工具性”教学模式的偏颇,提出了“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突出地域性实践,加强学习者的人文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授模式,探索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且通过学习者的说与写等产出性研究成果来提高学习者全面的跨文化能力。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希望能给当前的外语教学提出一些新思路,也给教育管理者一些新启示。
“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大外语观;全面的跨文化能力;素质教育
自从近代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化、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如何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培养我们国家需要的人才、如何贴近地方培养国际化人才应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组成部分。我国需要培养能走出去的企业家、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管理人才、科技骨干以及其他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走出去。目前我国开设英语专业的各类高校有六百所左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综合类大学、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这些大学的外语教学“多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跨学科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同时辅以科技、经贸、法律等相关专业必修课程,但是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较为薄弱[1]。”应用性人才不仅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需要具备人文涵养,没有涵养的人不是合格的人才。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自然不能脱离国内外语境的要求,只有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教学条件才能培养出适应国际化的人才。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当前教育部要求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很多高校也给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这类拓展课程。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开设这方面的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教学是当前很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美国开始这方面的研究是在上世纪60年代,国内在这方面的起步也是近20年的事,国内研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这方面的教学也莫不如此。总体来说,国内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偏重于语言教学[2],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也是侧重于语言教学,往往作为语言教学的附属品,但“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不一定会随着外语技能水平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地提高,因此,作为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需要作特别的处理[3]”。但是如何作处理却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跨文化交际在美国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因为历史和社会原因,美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4]。美国大学作为学术研究的一股重要力量,它们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方面有哪些特征应该是值得关注的。“从课堂活动和课后要求来看,他们的教学思想多倾向建构主义,让学生看文化影像资料,要求他们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跨文化接触,做个案研究,阅读讨论,这些都反映了建构主义教学观[5]。”而国内的跨文化教学相对于英语教学还比较薄弱。针对国内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比较薄弱、语言工具性教学理念与模式盛行而人文涵养比较缺失的状况,对以往的教学偏颇之处进行必要的矫正便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教学经验,尝试着提出“跨文化交际”课程“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途径与方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授模式,做好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切实提高学习者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古代中国教育重道轻器,德性教育、人际教育是我们的优势,而西方教育重器轻道,近现代以来我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工具理性偏张,人文教育滑坡,如何取长补短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视野中,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的进行,外语教学和研究者对于外语教学的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外语不仅仅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它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外语教学也不应该被狭隘的“工具观”所局限,应该持一种视域更为广阔的“外语专业观”和“外语教育观”[6]。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外语教学的目标不应该局限于“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应该扩展为更全面的跨文化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这里的全面的跨文化能力至少涵盖四个维度的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文化能力[3]。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在不断的交流和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提升人文涵养。以往的外语教学更多重视专业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对实践教学环节认识不足。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积极组织各种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变能力。因此,课程设置中应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
当前的英语教学尽管也都在搭建网络课堂,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无疑给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实践性教学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联系或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教学非常不够。英国的外语教学非常注重课堂与课外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服务于课堂教学。走出课堂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尚没有被普遍接受;更没有注意把所学习的知识服务于社会,而这方面的锻炼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确认自身价值。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理论、概念需要转变为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全面素质教育。因此,“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便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提出的观点,人文外语教育应该是一种大外语观,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的人文涵养教育,改变以往“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只重视工具性能力而匮乏人文的滋养、侧重知识传授而缺乏社会实践性文化的教学模式。文化涵养与能力不仅仅需要间接知识的传授,更需要直接的人生体验,因而在实践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研究能力不失为有效的途径,在语言实践基础上提升他们全面的跨文化能力。
概括起来说,这项教学改革融合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加强学习者实践和写作能力,突出地方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改革,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的全面的跨文化能力。本项教学模式改革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来组织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实证性、研究性学习为主,并且结合思辨性研究方法,以社会调查、个案分析、小组/班级研讨、主题演讲、论文写作等方式进行,切实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习者社会实践能力。具体说来,可以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内外互相延伸的实践性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传授方法,让学习者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如做一些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等,改变以课本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以实践性探索为主的教学模式。本人从事教学的东莞市商务文化发达,为这项教学改革的进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如对公共场所的翻译问题、商务广告语中的跨文化问题、外企人事交往中的跨文化问题等进行的社会调查,提高和加深了学习者对该课程理论层面的认识。当然,这里的课堂内外教学与学习模式是一种相互运作的模式,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可忽视,课堂外的知识也扩充了课堂狭小的天地,内外知识相互转化。同时,我们也要强调课堂内外知识准备的必要性,目前的外语教学普遍有一种偏颇之处是过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了本国文化的学习,外语学习代替了母语文化的学习,本末倒置,外语学习者所掌握的一点知识成为无根的文化,反过来也影响了外语文化的深入学习,因为没有扎实的母语文化背景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外来文化。这种教学模式趋势已经在外语界危害不浅了。因此,本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非常重视母语文化的学习,中国文化典籍的学习也是课内外阅读实践教学内容之一。
2.从“听”向“说、写”延伸的产出式教学。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重视学习者“说”、“写”等产出性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能力。这其中有以下一些关注点:一是培养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写作过程其实也是研究提高过程,写作主题的确定、材料的筛选、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写作规范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等;二重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度,从个别典型案例中分析背后的思想,学会小中看大;三是侧重小组团体合作的实践活动,不管是小组主题演讲还是小组报告,在团队合作中提升学习者的道德涵养;四是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侧重本土化内容,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五是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同时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习者通过网络和现代的教育技术,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搜索中外文文献资料;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教授的容量,提高教学进度以及节奏等。而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忽视,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者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实践性活动加以指导,从而增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果。
3.集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中,强调团体合作精神的同时突出个性化特征。不管是社会调查,还是在课堂上的研讨、课件的制作以及主题演讲都强调特色,反对雷同,突出超凡脱俗的创新精神。
4.多维的互动式教学特色。“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它给出的命题往往并不一定有明确的答案,这可与“知识传授性教学”不同,但可以相互融合使用,但不管何种模式,课堂内外的互动往往都是不可或缺的,要把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同互动的、合作的、演讲式的、研讨探究性活动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在美国“教学方法按使用多寡而论,……调查结果排序是:讲课、讨论、个案研究、讲座、演讲、电影、小组报告、角色扮演、实地调查、录像。从中看出实地调查排序现在被提高了,而客座演讲被更少使用了[5]。”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以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去探索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学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改变单轨道的知识输出教学模式,多维的互动教学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
5.地域性多维度扩展教学。让学习者充分认识到特定文化(包括目的语文化和自己的母语文化)的局限性,学会突破特定文化给交际设定的程式和范围,以使交际双方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促进文化交流。本课程教学中,非常强调空间性、地域性文化的交流问题。从地方—国内—国际的视域中进行扩展性的教学。东莞本地的商业、文化等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发达,具备进行此类研究的一些条件,学生对身边的地方跨文化问题也非常感兴趣,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研究发现身边的这些东西还有不少的学问,如东莞商务广告语中的跨文化问题、东莞外企人事交往中的跨文化交流等等问题。此外,组织一些学生利用假期到国内一些比较大的城市进行调查,如对广州、深圳、北京几个城市的外企服装广告的形象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各个国家对中国的文化认知与深层次原因。尽管学生最终的写作深浅不一,但这些尝试都收到程度不等的效果。
本文针对以往“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中的“语言工具性”教学模式的偏颇,提出了“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融合了以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长处,结合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的研究性实践教学,探索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且通过学习者的说与写等产出性研究成果来提高学习者全面的跨文化能力,在生活体验中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效果明显。根据观察、访谈、以及学院质量评估表中学生所反馈的情况进行分析,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文化涵养方面都有较大提升。当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探讨,诸如:当前形势下教师的职责、作用以及师生关系问题,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超出了当前国内大学本科教师的职责范围,如带领学生外出或学生自己外出调研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学校教学评估往往是常规性的测评,规定性的条款与灵活性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另外,所在的城市条件以及研究经费等方面的问题。本教学模式的实践希望能给当前的外语教学提出一些新思路,也给教育管理者一些新启示。
[1]潘崇堃.英语专业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版),2006,(4):82-85.[2]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323-327.
[3]王斌华.“第二文化习得”理论与跨文化的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6,(6):51-55.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姚霖霜.美国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的文化特征分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6,(12):59-62.
[6]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2002,(3):2-5.
(责任编辑:朱 彬)
YANG Jie,LI Fa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523108,China)
This articleproposes an approach of"research-based practice"to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in place ofthebygone"teaching pattern of taking language as a tool",highlighting regional practice,enhancing humanistic education of learner,transformingtraditionalteaching patternof"teachersspeakingversusstudents listening",exploringthepracticeteaching pattern from class to society,and improving learners'comprehensive cross-cultural ability by orienting itself to the output of learner practice,e.g.speaking and writing of learners.We hope this article will give new ideas to the current language teachings and inspiration to education managers.Keywords:an approach of research-based practice;comprehensive view of foreign language;comprehensive cross-cultural ability;quality education
H319.1
A
1009-3583(2011)-01-0077-03
2010-11-09
杨劼,男,安徽无为人,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比较文化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