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2011-10-09 07:05:47太原煤气化汽车运输公司张丽琴
财经界(学术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账款信用销售

太原煤气化汽车运输公司 张丽琴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太原煤气化汽车运输公司 张丽琴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供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安全,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应收账款 风险 防范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大、账龄老化、坏账比率大,现状不容乐观。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严重,造成许多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回收,已成为制约企业资金流动性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

因此,对应收账款还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增强风险意识,制定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涵义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应收账款所引起的坏账损失、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应收账款的风险与应收账款的规模成同比例增长,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实现的销售额越大,承受的应收账款风险就越高。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盲目扩销

在现代社会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在成本、战略上下功夫,而且必须大量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但是,一些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扩销,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情况。

(二)企业内部控制不严

在我国,一些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即便是制订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不遵循,形同虚设。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核对,销售环节与核算部门脱节,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致使一些企业应收账款逐年递增,并且催收、清理不及时,账龄老化,出现了呆死账。

(三)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单一,不灵活、不健全

在绝大部分企业中,为调动销售队伍的积极性,往往将销售人员工资收入与销售业绩挂钩。由此造成了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片面地追求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高回扣等手段促销商品,完成了销售额的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又没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约束,未责成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使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三、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企业的直接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和现金支出

企业实现了销售,就有缴纳税金的义务,赊销增加的利润也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然而,应收账款虽然使得企业的利润有所增加,但并未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因此,在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收回之前,企业就必须动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支出,加剧企业的现金短缺状况。

(二)降低企业的流动性

应收账款虽然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但是应收账款的价值能否最终得到实现还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大量应收账款长期被拖欠,会降低企业财务弹性和资产流动性,使企业短款期偿债能力下降,难以通过负债筹资解决资金的相对不足问题,容易引发财务危机。

(三)增加企业额外费用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使得企业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工作中要花费相当一部分费用。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的费用开支包括客户信用的调查费用、核算费用、收账费用等。企业在催收超过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时花费的收账费用,包括邮电通讯费、派专人收款的差旅费和不得己时的法律诉讼费等。同时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如果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大量资金沉淀,则就会延长企业自身的借款时间,利息费用就相应增大。这些都就增加了企业的额外费用负担。

(四)丧失新的投资机会

有资金在手,企业就可以投向能产生更多利润的地方。因此应收账款不能如期收回,其损失不仅仅是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和相伴应收账款而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其更大的损失在于投资机会的损失,这种损失决不亚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水平。而且,在很多时候,投资机会的损失是无法用资金额度来衡量的。

(五)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加,一方面使流动资金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又迫使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以大量举债为生。此举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致使经济效益下降,而且也使企业迈向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由此可见,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企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分析与测定,随时掌控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状况,以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和规避风险。

四、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为了减少或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又称应收账款政策,是指企业在采用信用销售方式时,为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和控制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信用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和收账政策四部分。

1、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较严,可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减小,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得不偿失。

2、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

一般来说,企业在确定信用条件时,应当比较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与加速收账带来的收益,如果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小于加速收款带来的收益,提供现金折扣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

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情况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对其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

4、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

制定收账政策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企业信誉尚可,目前遇到暂时的困难而不能及时支付赊销货款的情况,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其渡过难关,对以便将来能够收回货款并保持业务关系,对有实力支付而近期不愿意支付的客户,应要求对方制定还款计划并提供相关的担保,确保其能逐步还款,如对方不予以配合,为保护企业的利益,尽力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信用政策建立以后,企业还要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

企业在做出是否对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以及对哪些客户提供、赊销的额度多少等决定之前,首先要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做到知彼知己,防患于未然。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取得分析结果后应注意或减少与信用差的客户发生赊账行为并对往来多、金额大或风险大的客户加强监督。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确定所能给予的最大赊销,预防坏账损失的发生。

2、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和结算方式

有担保的赊销。企业可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在赊欠期中提供担保,如果赊欠过期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条件销售。赊欠期较长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一般比赊欠期较短的坏账风险要大,因此企业可与客户签订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在赊欠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客户只有在货款全部结清后才能取得所有权。若不能偿还欠款,企业则有权收回商品,弥补部分损失。

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强,信用状况较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如分期收款等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提高竞争力。反之,则应当选择风险较小、约束能力比较强的结算方式(如预收货款等方式)。

3、建立赊销审批制度

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强化管理。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方便,设立一个赊销审批制度,规定在一定额度内的销售由特定权力的人员批准,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同时,应落实责任制,各经办人员经办的业务应自己负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要求其对自己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直至收回资金为止。

4、加强财务监督管理

财务部门应及时进行赊销业务的账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赊销业务产生时,财务按权责发生制及时入账,并据此设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坏账准备”等账户,相关的总账和明细账应由不同的人员分工负责,加强相互控制。企业应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估计并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定期统计应收账款各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支情况,必要时应向债务人函证,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将赊销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和销售,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企业财务部门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和催交欠款通知书。负责营销的部门及有关人员应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及有关人员做好此项工作。

(三)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工作责任制度

为防止销售人员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同时,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坚持“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的原则,作到人员、岗位、责任三落实,在经办人、责任人调离换岗时,应向部门主管报告清欠工作进展情况,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总之,合理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应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营部门应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财务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1]王晔贞.浅谈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J],《内蒙古科技》,2007年11月

[2]冯俊萍.国内企业海外应收账款成因及风险分析[J],《财会学习》,2008年第11期

[3]郭天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8年6月第105期

[4]郭秀国.浅谈应收账款风险的衡量与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1期

[5]卢国维.亦谈应收账款的管理[J],《会计之友》,2004年第6期

[6]马程琳.谈当前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7年03期

[7]姚光.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及对策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7年2月

[8]袁秀兰.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5年第5期

[9]韩成毅.新准则下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12月

猜你喜欢
账款信用销售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7:02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 05:46:30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流行色(2017年2期)2017-05-31 01:43:44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2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