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1-09-30 01:36杨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凝聚力显著性维度

杨勇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杨勇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采用群体环境问卷法,对参加2007年全国青少年篮球比赛的336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整体水平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凝聚力水平有升高的趋势;女队员在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社交一致性两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男队员;来自城市的运动员在群体社交一致性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农村的运动员;每周训练次数较多的运动员,其凝聚力水平较高;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参赛角色、不同场上位置和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凝聚力的四个维度指标上差异不具显著性。

青少年;篮球;凝聚力

荷比人有句格言:“靠一根指头连一个小石子也拾不起来。”[1]团结协作对于篮球比赛的胜负是相当重要的。在篮球队中,如果群体成员目标一致,队员之间密切配合、精诚团结,在比赛中就能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就可以更好地发挥集体的整合优势,从而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战胜实力强劲的对手。前NBA超级巨星迈克尔·乔丹曾说过:“自然,特别是当单个队员希望有突出的表现时,全队的表现会起伏跌宕。但是一旦我们处境危险时,我们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我们会互相紧密团结成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整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快团结起来并能够险胜很多场比赛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击败比我们更有天分的球队的原因。”[2]代表世界篮球最高水平的NBA各支球队在身体、技术、战术方面的差距几乎相差无几,而球队的整体配合水平却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比赛成绩的天壤之别。像底特律活塞队、圣安东尼奥马刺队都是讲究整体作战风格的球队,它们曾多次获得NBA总冠军。

为什么凝聚力对一支篮球队有如此重要的影响作用呢?第一,它能增强球队集体的战斗力。桑格与斯拉特的研究都表明,在相互作用的项目上凝聚力越高球队比赛成绩越好。第二,它能增强队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精诚团结的强大集体;能焕发出集体荣誉感,其成员对自己和团队的前途充满信心。科比(Kozub)的研究表明越强的球队,其自我效能越强。第三,它为球队的发展提供内动力。较强的凝聚力能增强教练员与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吸引力和满足感,使队员产生“归属感”。

通过对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的现状调查,比较不同背景特征运动员的凝聚力在性别、年龄、训练年限、场上位置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期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教练员针对不同个体凝聚力的差异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最终为运动队的团队建设提供解决对策。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由三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组成。分别是参加2007年全国少年(U17)篮球比赛的运动员227人;参加2007年全国青年(U19)篮球比赛的运动员69人;参加2007年全国少年(U15)篮球比赛的运动员40人。有效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1.2 研究工具

使用马红宇修订的群体环境问卷(简称RGEQ)对运动员的凝聚力进行测量[3]。RGEQ由15个项目、4个分量表构成,分别测量群体社交吸引(ATG-S)、群体任务吸引(ATG-T)、群体任务一致性(GI-T)、群体社交一致性(GI-S)。由于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将原问卷的Likert7点改为5点(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进行评分。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73、0.72、0.84和0.78。

表1 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学指标一览表(n=336)

1.3 统计处理

采用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MANOVA)统计分析的方法,用SPSS For Windows 14.0软件加以实现。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的总体状况

从不同年龄阶段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在凝聚力各维度的平均得分(表2)来看,以群体社交吸引为最高,其他依次为群体任务一致性、群体任务吸引,而以群体社交一致性最低。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在3.96~4.39之间,说明目前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队具有较高的凝聚力水平。这与运动项目本身的性质有关,篮球属于集体项目,要求运动员之间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和共同努力程度较高。因此,社交凝聚力和任务凝聚力均较高。

表2 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平均数、标准差一览表

2.2 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以年龄为自变量,凝聚力得分为因变量,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的M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显著差异(Wilks’Lambda=0.78,F=10.914,P<0.001)。为了考察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凝聚力的发展特点,将三个年龄阶段凝聚力各维度进行了差异检验。结果表明(表3)不同凝聚阶段各维度指标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Post Hoc Test)结果显示,在ATG-T(F=9.755,P<0.001)、ATG-S(F=8.007,P<0.001)、GI-T(F=5.478,P<0.01)和GI-S(F=20.545,P<0.001)四个维度上,均表现为U19得分明显高于U17,U17得分明显高于U15。这一结果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凝聚力在群体任务吸引、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社交一致性方面都有升高的趋势。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与运动员的心理成熟程度和运动经历有关。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心理上越加成熟,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能力不断提高,因此促使其凝聚力水平升高;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比赛的经历在不断增加,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使其深刻认识到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促使运动员凝聚力不断增强。

表3 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2.3 不同性别运动员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以性别为自变量,凝聚力得分为因变量,经对男女不同性别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凝聚力的M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男女运动员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显著差异(Wilks’Lambda=0.944,F=4.952,P<0.01)。为了考察不同性别运动员凝聚力的发展特点,将男女凝聚力各维度进行了差异检验。结果表明(表4),在ATG-T(F=0.084,P>0.05)和ATG-S(F=0.188,P>0.05)两个指标上男女不呈显著性;而在GI-T(F=7.069,P<0.01)和GI-S(F=7.973,P<0.01)两项指标上男女性别呈非常显著差异,表现为女性优于男性,说明女运动员在球队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球队的目标和交往活动方面的知觉优于男运动员。本研究结果与蒋忆德、白慧婴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并不支持吴慧卿、盛素娥等的研究结论[4,5]。Battista、Weiss&Horn指出,以两性在参与运动时的心理差异而言,男性大多较偏好具有竞争性的活动,表现欲望较为强烈,认为其本身具有较高的运动能力和身体能力[6]。此外,Reis&Jeisma也指出,男性对于竞争、胜利与打败对手会有较强的认可,女性则对于参与性、和队友或对手间的相互交流及日常交往会有较强的认可[7]。因此,心理认可程度及基本态度的不同,造成男、女性在凝聚力上的差异。针对这种不一致,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研究对象、文化背景的不同所致。

表4 男女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2.4 不同文化背景运动员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根据父母的文化程度(高方为主),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分成四组:一组(初中及以下);二组(高中);三组(大专);四组(大学及以上)。以父母文化程度为自变量,凝聚力得分为因变量,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的M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别运动员凝聚力方面差异不呈显著性(Wilks’Lambda=0.938,F=1.765,P>0.05)。表4、表5给出了不同组别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结果,说明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群体凝聚力并不因为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从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父母的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文化仅占17%)来看,呈现出普遍不高的趋势。说明大多数高文化层次的家庭不愿意子女从事篮球运动,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将对运动员的选材造成严重影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表5 不同文化背景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2.5 不同地区运动员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以地区为自变量,凝聚力得分为因变量,通过对来自城市、城镇和农村运动员凝聚力得分的MANOVA分析,表明不同组别运动员凝聚力方面差异呈显著性(Wilks’Lambda=0.944,F=2.403,P<0.05)。为了考察不同组别凝聚力的发展特点,对不同家庭出身运动员凝聚力的各维度进行了差异检验(表6)。发现不同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GI-S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其他三个维度差异不具显著性。进一步的事后比较(Post Hoc Test)发现,来自城市的运动员明显高于农村的运动员,而其他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来自于城市的青少年运动员在球队整体交往活动方面的知觉优于来自农村的运动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农村的环境比较闭塞,群体活动开展较少;相反,城市的环境条件优越,与外界的接触机会较多,更有助于运动员形成团队的集体心理氛围。

表6 不同地区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2.6 不同参赛角色运动员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根据运动员在比赛中角色的不同将其分为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以比赛角色为自变量,凝聚力得分为因变量,通过对主力和替补队员凝聚力的M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场上地位的运动员凝聚力方面差异不呈显著性(Wilks’Lambda=0.989,F=0.912,P>0.05)。表7为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凝聚力水平并不因场上地位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存在。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Westre&Weiss的研究表明先发球员较替补球员能够知觉到较高的群体凝聚力[6]。张萍对我国男子甲级排球队的研究也表明主力和替补队员在交往凝聚力上存在显著差异[8]。他们指出在群体中成员因能力差异而致使其所承担的角色与角色所赋予的任务有所不同;如群体成员能了解、接受该角色所需要承担的任务,将有助于群体凝聚力的形成与群体效能的提升。那么如何理解本研究的结果呢?这与青少年篮球比赛的性质有关。在比赛时,运动员被分成A、B两组,分别参加第一、二节上下时段的比赛,第三、四节没有限制。这样每名运动员都有上场比赛的机会。即使替补队员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完成相应的任务。因此,替补和主力队员一样都表现出较高的凝聚力水平。

2.7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根据运动员在比赛场上位置的不同,将其分成前锋、中锋和后卫三组。以场上位置为自变量,凝聚力得分为因变量、通过对不同组别运动员凝聚力的M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场上位置的运动员凝聚力方面差异不呈显著性(Wilks’Lambda=0.985,F=0.613,P>0.05)。表4~表8为场上不同位置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结果,说明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凝聚力水平并不因场上位置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别。刘玉林指出,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运动员的技术更加全面、速度更快、位置趋于模糊,每个队员能打两个以上的位置[9]。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讲,其所肩负的责任并不因其所承担的位置角色和该角色所赋予的任务而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场上位置的运动员均表现出较高的凝聚力水平。这既符合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也有利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术和能力的塑造。值得注意的是,与前锋和中锋相比,后卫在凝聚力四个维度指标的得分普遍偏低,说明后卫的整体凝聚力水平低于前锋和中锋。勿庸置疑,后卫是全队进攻的组织者、发起者,其凝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队的士气,进而决定比赛的成败。这也许是导致我国篮球后卫人才整体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7 主力和替补队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表8 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2.8 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根据运动员开始篮球专业训练时间的长短将其分成三组:1~2年为第一组;3~4年为第二组;5年及以上为第三组。以训练年限为自变量,凝聚力得分为因变量。通过对不同组别运动员凝聚力的MANOVA分析,表明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凝聚力方面差异不具显著性(Wilks’Lambda=0.977,F=0.925,P>0.05)。表9为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的差异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凝聚力并不因球员加入球队时间的长短而有显著差异。换言之,入队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影响我国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因素。此研究结果与Leunes&Nation的研究结论不同[10]。他们认为成员在运动队中时间的长短和成员互动的频率会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形成。训练年限越长,与队员彼此交互作用的机会也越多,因此,团队凝聚力的发展愈有可能。针对这种不一致,笔者认为可能与教练员的执教风格有关。

表9 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2.9 不同训练次数运动员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根据运动员每周训练的次数将其分成三组:每周训练5~6次为第一组;7~12次为第二组;13次及以上为第三组。以训练次数为自变量,凝聚力得分为因变量,通过对不同组别运动员凝聚力的MANOVA分析,结果表明每周不同训练次数的运动员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Wilks’Lambda=0.886,F=5.118,P<0.001)。为了考察不同训练次数运动员凝聚力的发展特点,将不同组别凝聚力各维度进行了差异检验,结果见表10。不同训练次数运动员在ATGS(F=4.894,P<0.01)、ATG-T(F=10.914,P<0.001)、GI-T(F=3.627,P<0.05)和GI-S(F=4.305,P<0.05)凝聚力四个维度上差异均呈显著性。进一步的事后比较结果发现,在ATG-S和GI-T维度上,每周训练13次及以上运动员的得分显著高于每周训练5~6次的运动员;在ATG-T和GI-S维度上,每周训练13次及以上运动员的得分显著高于每周训练5~6次和每周训练7~12次的运动员。吴慧卿的研究表明训练频率较低者其团队凝聚力的程度优于训练频率高者。而本研究的结果去恰恰相反,训练频率较高者的凝聚力水平高于训练频率低者。究其原因,是由于每周训练次数较多,与队友接触的机会增加,增进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使其对球队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因此会有较高的社会凝聚力。另外,每周训练次数较多会使队员之间的战术配合更加默契,集体效能感增强,这有助于较高任务凝聚力的形成。

表10 不同训练次数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检验一览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现阶段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整体水平较高。表明青少年篮球队群体成员之间有一定的向心力和亲和力。

2)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在凝聚力四个维度指标上均呈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凝聚力水平有升高的趋势。

3)不同性别的运动员在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社交一致性两个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存在,表现为女性优于男性。

4)不同地区的运动员在群体社交一致性维度上呈显著差异,来自城市的运动员高于来自农村的运动员。

5)每周不同训练次数的运动员在凝聚力四个维度指标上均呈显著性差异,表现为每周训练次数多者凝聚力水平较高。

6)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参赛角色、不同场上位置和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凝聚力四个维度指标上差异不具显著性。

3.2 建议

1)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之间应加强人际交往与沟通。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运动员要经常参加非训练性质的集体活动,培养队内良好和谐的氛围,改善社交凝聚力水平。

2)教练员要适当增加早操和训练课的次数,使运动员有更多的接触机会,相互磨合,这对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培养运动员的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至关重要。

[1]菲尔·杰克逊.公牛王朝[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08-126.

[2]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85-394.

[3]马红宇.群体环境问卷的修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3):339-342.

[4]吴慧卿.选手知觉教练领导行为、团队冲突、团队凝聚力及满意度关系之实证研究[D].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1.

[5]盛素娥.大专篮球选手的知觉动机气候与凝聚力的关系[D].台北:国立台湾体育学院,1983.

[6]Westre,K.R.,&Weiss,M.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 and group cohesion in high school football teams[J].The Sport Psychology,1991(5):41-54.

[7]Reis,H.T.,&Jeisma,B.A social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 in sport.In W.F.Straub(Ed.).Sport Psychology:An analysis in athlete behavior[M].New York,NY:Movement Publications,1978:145-164.

[8]张萍,杜宁.我国男子甲级排球队团队凝聚力水平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6):68-72.

[9]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4-41.

[10]刘敬孝,杨晓莹,连铃丽.国外群体凝聚力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3):45-51.

责任编辑:郭长寿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Juvenile Basketball Team’s Cohesion Level

YANG Yo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22,Yunnan,China)

336 play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2007 national juvenile basketball competition completed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hesion level of China’s Juvenile Basketball Team is generally high;with the growth of age,cohesion of athletes is getting higher;scores of female athletes a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male athletes on GI-T and GI-S;athletes from cities are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from countryside on GI-S;the more times athletes train every week,the higher cohesion athletes have;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athletes of different families culture,role,position and training years.

juvenile;basketball;cohesion

G804.87

A

1004-0560(2011)01-0047-05

2010-09-12;

2010-09-27

杨勇(1975-),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凝聚力显著性维度
浅谈培养小学班级凝聚力的路径和方法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北昌影音刘海申 凝聚力造就专业度,只为提供更好的服务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如此凝聚力”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