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英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把重点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笔者认为,当今的中学数学教学,必须依照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创新思维,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挖掘,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下面就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培养整体意识,克服机械分割
构建知识网络的关键是培养整体意识,克服机械分割。中学数学是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结构,是一个集知识、技能、方法于一身的体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在高考复习指导中,要突出高中数学的整体性,综观2008、2009两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到,命题的立意、情境、方式的设置等各个方面都充分展示了考查“双基”中侧重考查能力的目的,注重了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例如文21题、理20题,集复数、三角、函数、不等式等内容于一体,不是知识点与方法的机械堆砌,而是多个知识在交汇点处的有机融合。再如理23题,将函数、数列、极限、解析几何、不等式融于一体,综合程度之高,为历年所罕见。
在数学教学中,重点应放在知识的间接和直接的联系上,放在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通性通法上,让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思想方法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的讨论,让学生充分观察、猜想、归纳、综合,引导学生注重挖掘知识与知识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纵向和横向的内在联系,在这个基础上,深化认识,构建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例如,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容、方法和应用贯穿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之中,不能机械地分割成三块,要让学生感知三者的整体性态及深层次地理解三者的内在联系,会处理在指定区间上研究其局部性质,深化主体内容,明确二次函数在三者中的统率作用。通过三块内容的整体教育,在数学思想方法上,将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构建成数学思想网络,在知识上将代数、三角、解析几何等内容中的相关点构建成知识网络,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之目的。
二、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正确应用数学概念
构建知识网络的前提是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正确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数学是一个各部分密切联系的逻辑体系,由概念来组成命题,由命题来作出判断,由判断来组成证明。
例1:(04年高考题)设f(x)是(-∞,+∞)上的奇函数,f(x+2)=-f(x),当0≤x≤1时,f(x)=x,则f(7.5)等于()。
(A)0.5(B)-0.5 (C)1.5 (D)-1.5
对于这个题目,在考场上学生不会去想得很多,如果我们用来复习和练习,则可以让学生思考更多,以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可分层次设计以下设问:
(1)浅层次的设问:怎样直接求解?(由条件得f(7.5)=-f(5.5)=-f(1.5)=f(-0.5)=-f(0.5)=-)
(2)深层次的设问:由已知f(x+2)=f(x),你能推出(猜想)f(x)具有哪些性质?
提示学生:f(x+4)=-f(x+2)=f(x)这个关系式对所有x成立,这意味着什么呢?(f(x)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3)高层次的设问:这个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那么能否写出这个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解析式?(学生觉得处在“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地。)
教师点拨:能否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将f(x+2)=-f(x)的几何意义作一番讨论。
由f(x+1)=f[2+(x-1)]=-f(x-1)=f(1-x)表明f(x)的图象关于x=1对称,又f(x)是奇函数,图象应该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结合f(x)是周期为4的函数,就可画出f(x)的图象:
由图象可得解析式为:
y=
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函数,分析问题,可以让学生知道概念不仅仅只是定义,概念就是我们研究对象的所有属性的总和,对概念的理解,不只是背它的定义,而是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由此带来的其他属性。
例2:已知F1、F2是双曲线-y2=1的两个焦点,P是双曲线上一点,且∠F1PF2=90则△F1PF2的面积等于()。
(A)1(B)(C)2(D)
对于例2,不是让学生直接作答,问学生应选哪一项,而是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构建知识网络。
首先F1、F2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线段F1F2是三角形的底边,由方程可得F1(-,0),F2(+,0),从而|F1F2|=2。
设问点拨(1):接下去求出什么就可以求其面积?
学生自然想到求|F1F2|边上的高=>求点P的纵坐标的绝对值|yp|。
设问点拨(2):求|yp|属于哪一种通法来解决呢?(就应当把点P看成二曲线的交点:第一条曲线是双曲线,第二条曲线是什么呢?让学生思考),由∠F1PF2=得知点P在以F1F2为直径的圆x2+y2=5上,从而找到了第二条曲线,可求P的纵坐标。整个思路把解析几何的三基(基本知识、概念,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都用上了。到此不是为止而是顺其思路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考虑:要不要解方程组呢?(无须解方程组只须消去x2得y2=>|y|。)
进而启发学生,解此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事实上此题还有更加简捷的方法,这就是利用定义去思维。
由定义可得:
r1=|PF1|,r2=|PF2|,|r1-r2|=4,①r21+r22=|F1F2|2=20。②由②-①2,得2r1r2=4。∴S△F1PF2=r1r2=1
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用概念去思考,而且引导学生对双曲线定义的深入理解。
若将90山莯%Z,就可以把正、余弦定理结合进去。
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坚持从培养学生能力这个目的出发,精选例题,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构建知识、方法、技能网络,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就能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轻负担高质量,培养创新能力。
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蕴含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又相对超脱于知识的教学,单纯的知识教学只显见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而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则默化于能力的提高过程之中。
(一)用函数的思想方法,揭示变量的变化规律及相互联系
函数描述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刻画了数学问题中数量的本身特征和相互制约。函数思想其实就是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来提出数学问题,抽象其数量特征,通过建立关系式,运用函数理论正确地揭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特征。
例3:设函数f(x)=lg(%Zx2+2x+1),其中%Z∈R,⑴若f(x)的定义域是R,求实数%Z的取值范围;⑵若f(x)的值域是R,求实数%Z的取值范围。
对于这个问题,从题目的文字关系看,题意非常清楚,但是解题的关键还是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一问:什么是定义域为R,这个学生很清楚,所谓定义域为R,当x取遍一切实数时它的真数恒为正数。显然%Z=0时,真数不可能恒为正数,∴%Z≠0时,使%Zx2+2x+1>0恒成立,即 %Z>1。
二问:什么叫做f(x)的值域为R,对于这一问,我做过试验,很多学生都会犯同样的错误,他们觉得第二问与第一问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第二问要使值域为R,就意味着这个真数能取到所有的正实数,这个真数什么时候才能取到所有的正实数呢?二种可能性:
①%Z=0,2x+1>1只须x>-就满足条件;
②%Z≠0,抛物线的开口向上且与x轴至少有一个交点,即由①②可得0≤%Z≤1。
此题叙述不长,题意清楚,但概念性很强,这样的题能正确引导学生理性地思维。只要思维正确,不需很大的运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这种命题是高考命题新趋势,它不以运算量大取胜,而是以能否正确理解题意、作出理性思维、正确判断取胜。
例4:设函数f(x)=log%Z(1+x),g(x)=log%Z(1-x)(%Z>0且%Z≠1),若k∈R,试就k的不同取值,讨论关于x的方程af(-x2+x+1)=ag(k)-x的实数解的个数。
人的认识常有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但数学题中,往往要从整体来看局部,此题从整体上来分析,原方程即为:即原命题即可转化为在-1<x<2且k<1的条件下,求方程x2-2x-1=k的实数解的个数,(常规思维是就方程在区间(-1,2)内的实根的分布情况求k的范围,这样需分情况讨论,显然运算量大,容易出错),考虑到纵横联系,转化解题思维,把“实数解”的个数,看成是函数y1=x2-2x-1(-1<x<2)与y2=k(k<1)的图象的交点个数,那么只需作出草图,问题的结论就会明显地展现在你的眼前,由上图可得,当k<-2或k≥1时,无实数解;当-1≤k<1或k=-2时为一个实数解;当-2 上述教学设计不仅有意识地抓住时机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函数思想,而且让学生在重新发现数学方法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建立知识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 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转化的思维过程,将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将非常规的问题转化为常规的问题,将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等等。合理地转化、巧妙地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高层次策略。通过转换数学语言,转化表述形式,转化数学关系,转化解题思维等构建知识网络,是提高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 例5:已知复数z满足%Zrg(z+4)=,求|z|的最小值。 解例5,关键是将数学符号语言%Zrg(z+4)=及|z|转化为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使问题的含义明显化,显然“%Zrg(%Z+4)= ”翻译成图形语言,是图中的射线 AB上的点对应的复数z, 而|z|即点z到原点的距离,由图易得|z|的最小值即为原点到射线AB的距离,即|z|min=2。 例6: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A,证明存在定点M,过M的动直线l与C交于P、Q两点且∠PAQ恒为直角。 初读试题,使人感到难于着手。若能转化命题的表述形式,不难发现,原命题可转化为:“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A,证明:过A作抛物线C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P、AQ,则直线PQ恒过定点(即M)。”这样,证题思路自然引出: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y2=2px,点P、Q是C上两点,∠PAQ=90萈A=k,则kAQ=-,由及解得P、Q的坐标p(, ),Q(2pk2,2pk),则PQ的方程为k(x-2p)+(k2+1)y=0,故PQ恒过定点(2p,0),∴原命题成立。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以新课标的理念实施教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展示数学知识、方法形成和发展的思维过程,不断引导学生挖掘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沟通知识间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数学素质的培养,这样定能真正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最佳教育境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