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芳
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口语交际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口语交际并不只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一种适用于生活的一种沟通、交往技术。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热衷于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习作练习。觉得口语交际就是口头作文。有些教师热衷于挖掘口语交际中的思想内涵,把交际课上成了品德与生活课,这也和我们语文教师大多兼班主任脱不了干系。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做法,都存在着以偏概全的问题,拔高了说、写、思的位置。忽视了口语交际的生活性,忽视了口语交际对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待人处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口语实际教学中,情况不容乐观,教师对口语交际的教学进入了某些误区。
我们在课堂上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上课的时教师一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就会纷纷举手,高叫“我来,我来。”轮到了发言的学生在那儿似乎滔滔不绝;而请不到发言的学生,却都沮丧地放下手,对听失去了兴趣,自然也不知道发言的同学在说些什么。积极“说”,是不是也应该认真“听”?
教师创设的很多说话的情境,激起学生表达的热情。在一个接一个的激动人心的发言中,教师却常常只关注学生说话的内容,而对他们语言清楚明白;语气、语调合适性;用词的确切性却甚少关注。是不是仅仅只需要把话说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在口语交际中,不仅要会说更要会听;表达固然重要交际更显张力;我们需要一个满意的结果,更希望学生在过程中享受。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来调控我们的课堂。
一、会说更要会听,交际需要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味地关注说话的内容,一厢情愿地以为学生把别人说的全都听好了,记住了。可其实结果却并不如此。“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一个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课堂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明白听什么,为什么听,更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听。
最初可以指导学生从说话的“轻重、速度、节奏、停顿”等较为简单的技巧方面去听,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后,再让学生尝试从“语气、感情”等方面去听。然后引导学生听辨语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完整,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重复、颠倒,内容是否符合实际,从而及时纠正同学话语中的各种错误。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听差别不大的话语,比较异同,这能大大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
说和听是口语交际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展现。不少老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时,会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况,有时候好不容易挑选了一个话题,期望学生愿说、会说、说得好,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把口语交际变成普通的看图说话,丧失了课堂的生气和灵气。事实上,细究原因许多时候是因为学生没有听清、听懂,可是对所讲内容没有感觉,缺乏体会,这样的说话怎能达到优良的效果。只有让学生听好、听懂,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
二、师生共同参与,交际才是根本
“听话、说话”与“口语交际”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训练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口语交际”还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应对能力,而“听话、说话”在这方面没有作特别的强调。“听话、说话”属于单向活动,“口语交际”则是双向活动,如果“口语交际”依然踏步在“听话、说话”的阶段上,这“一意孤行”的单一活动肯定是无法达成新课标中“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我们提倡“多向互动”,反对“一意孤行”。
师生互动:这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教《有礼貌》,教师可与学生合作演演、评评。同时互换角色,扩大表演的对象和范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的言语交际过程。因为有了教师的参与能使活动进行得更顺利、更有目的性。
生生互动:课上组织学生同桌,前后桌的小组合作,用说、问、评、议等方法,进行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如《看图编故事》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了图意,然后指导学生演一演,让学生在合作演练的过程中,懂得了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学生在碰到生活中的相似事件时,能心中有数。
多元互动: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实施多层次、立体型的组织形式。如《伸出我们的双手》,我布置学生寻找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可以在学校,可以在家里,记录当时自己的感受。然后在课堂中通过小组伙伴交流,选代表汇报,等多个途径,使全体学生参与互动逐步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科学化。多向互动既合理地调控了课堂,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表达形式多样交际更显张力
在我们教学中,往往会更愿意让优生来发言,因为他们的回答总能适合教师的心意,时间一长,也就成了一种习惯,使优生失去上竞争的机会,使差生没有了表现、成长的可能。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更应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表达。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新颖生动程度不同,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就不同。在口语交际课的设计中,只有针对不同内容,精心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才会使学生永远具有积极的参与状态。
1、玩玩说说。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不妨防采用更多的课堂表达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玩中练说话,在玩中发展语言。调动低年级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即动手,动脑,也动口。如口语交际《传话游戏》,我们可以设计从浅到深不同难度的传话内容。组织竞赛,评比总结,分发奖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听话传话中,自己体会出该如何听好说好,从而得到了口语交际的锻炼。
2、游游说说。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不断地拓展其教育空间,从课堂这一教育的主体区域延伸到儿童活动的每一个空间。如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课前我带着学生到学校前面了田野寻找春天,并直接让学生在校外进行了一些语言表达训练,然后再在教室中进行整理归纳。难度就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
3、做做说说。低年级孩子总喜欢摆弄些小玩意儿,而我们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如在教学《小制作》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先在家里准备好一些课堂中要用到的东西,并向父母请教一些制作方法。课堂上,我们先进行了制作小制作的比赛。同时在做的过程中,我还适时地指导学生做的顺序、方法。在后面的交际中,学生有了动手的基础,说起来也就头头是道了。
4、说说演演。教材安排的许多内容,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学生可能会碰到的生活活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情境演一演,不仅能增强记忆,培养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变通地思考在当时的情境中,用怎样的语言、怎样的语气更能发挥作用,更符合当时的交际需要。在上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时,在学生基本掌握交际语言的基础上,我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道具,让学生找好角色感觉,模仿当时的情景进行了表演。在表演中,学生不仅关注到了该说些什么?更关注了该怎样说?对于今后生活中碰到类似事件时,便知道了正确的处理方法。
“百花齐放”的课堂,正是新课标理念所欣赏的。它尊重了课堂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利。听说训练改成口语交际,这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创新。它明确地告诉施教者:听的训练、说的训练,到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只有把握好教学的目标、教材的意图,合理使用、活用教材才能让它发挥更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