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教学背景:
1.高中《语文课程研究》要求“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能力。”高中必修中“表达与交流”部分也要求学生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写好记叙文。
2.我班的一次作文实践——情景写作:先体会老年人自我调侃与苍凉的心境,再以“1月4日星期五日志”为对象,写一篇完整的文章。针对此次作文批改后出现的问题,同时根据高考阅卷的价值取向,以及平时一系列的记叙文训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必要对如何在记叙文中彰显人文关怀进行探究。
教学反思:
一、培养孩子用真挚的童心去作文
叔本华说:“天才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就是童子之心,热爱之心,真挚之心,童子之心时,我们表里如一,用真挚的心关照一切,为一切感动。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脸上挂上了与心灵不符的沧桑与疲惫,尘世的世俗与狡黠掩盖了他们本应无暇的天真。解放心灵,释放天性,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是我们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真如一位同学写到:
“我的子女来看我,提来的桔子放在桌上,孙女一动不动盯着仍在滚动的桔子,突然一个声音从她满是口水的嘴里蹦出来:‘奶奶,桔子快掉啦!”真是因为童言才无所忌讳,因为童言文章才充满生趣。
然而现在,一个中学生或更多的普通人却说不出有意味的话了。我们以为自己成熟了,其实我们是世故了,麻木了,自私了,失去了童心,失去了热爱的情感,我们不再用爱去关照每一事物。自然我们也失去了诗一般的语言,失去了我们与生俱来的写作天赋。
培养真挚的童心,我认为包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是对人类苦难的怜悯。作为90后的一代,特别是教90后的老师都早已很多是独身子女,他们身上充满了个性也普遍有了很多的自私的习气。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们明白团结的重要性,在平时的集体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互帮互助的好风气,对身边有困难的同学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对弱者的怜悯,对人类苦难的怜悯,本质上就是一种爱,本次写作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其次是对生活真挚的爱。一个只埋头走路,不抬头看天的人是没有情趣的人,没有诗意的人,教师要带领学生去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校园里,社会中,都是体悟生活的好地方。
大自然中,春意盎然,花草树木都很美;宽敞的校园,横冲直撞的青春,飘逸的裙脚很美;回到了家.楼道里那一团亮是爸妈怕我不敢进来而专门为我开的灯,还没进门就闻见了饭菜的香味,这也很美……最美的真情就藏在这里面,最美的生命就在这里面。人最美好的是可以生活在世界上,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等我们去发现,只要你对生活有着真挚的爱,你就会时时发现美,处处发现美。
二、培养孩子基本的写作技能
拥有了良好的情感,是不是就能写出好的作文呢?答案是否定的,还要在不断的训练中掌握两种最基本的写作技能。
1.细节之美
一个有着真正人文情怀的人,他对于生活能做到用心去倾听,细致入微的感受和体察,表现在作文中,就会呈现出光彩夺目的细节之美。
很多同学在作文中都写到了这样一细节,人老了,行动不便这一特征,有的同学因形象而细腻的描述而立刻鲜活生动了起来。请看一下几位同学写的片段:
朱继乐:不留心丢了拐杖的身影就仿佛绑上了沉重沙袋的木头。
万里君:自比为一张几乎被腐蚀一空的老弯弓。
秦娥:看着镜子里的我,两鬓寒雪映残阳,老泪纵横送秋霜。真是凄凉又怅惘。
以上可见,形象的比喻,巧妙的修辞,能为细节增色不少,很多同学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就是写不好,写不美,就是需要我们不要对修辞技巧只停留在语言层面当知识储备,要用情怀作中介,上升到思维的高度,让修辞的运用成为我们写作的一种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就应该来自于我们平时有意识的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很困难。
以上讲得就是细节之美,对于记叙文,除了细节之外,如何展现人物的个性之美,所谓掩卷常令读者叹,也是很重要的。下面谈谈写作中另外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技能——写出个性之美。
2.个性之美
同样是花,梅花淡雅,荷花清幽,牡丹富贵,木棉热烈……百花齐放,各显特色,同样是写人,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那只能导致单调和乏味。
要做到人物具有个性美,大体上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①行不离谱。
有个性并不表示另类,并不表示与客观生活相悖。有同学就离了谱。例如:媳妇插嘴道:“我们准备把您接到我们新家去住呢!顺便帮我们看下孩子,这样就可以少一笔保姆费用了。”我当时脸都青了,而老伴不动声色地向厨房走去,然后拿着一把菜刀,冲出来对他们吼道:“滚,再不滚,就砍了你们,滚……”(天下的父母对待无理的孩子们很少这样表现的,无奈、空洞的眼神比歇斯底里的大喊要更触动人心。)看来夸张用得不是地方就成笑话了。
②避免雷同。
我们的作文中出现过太多的“似曾相识”,作文必须从自己或自己身边挖掘题材,许多同学在此次作文中都出现了“三多”,即子女回家不吃饭的多,被人欺负的多,与子女吵架的多,再好吃的菜,吃多了也就没了胃口了。
总结:以上是我对如何在记叙文中彰显人文关怀所做的系列探究。总之让记叙文彰显人文光辉,并非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要用悲天悯人的情感,无拘的想象,严格的训练,方能造就优美的辞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