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霞
(河南省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三科 河南平顶山 467000)
对186例长期卧床病人(卧床1~11年),进行观察,男108例,女78例,年龄40~86岁平均63岁,留置时间1~7d,其中上臂正中静脉、头静脉留置针80例,手背静脉留置针32例,踝部大隐静脉脉留置针74例(表1)。
(1)材料的选择均选用BD Intima-II型密闭式留置针。穿刺前对有恐惧心理的患者说明该穿刺方法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2)静脉穿刺一般选择有弹性、粗直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的静脉,要轻拍或指压血管片刻使之充盈,消毒皮肤(消毒面积要大于肤贴面积约8cm),待干后穿刺,操作时右手持套管针与皮肤呈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行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1~2mm,左手固定Y型软针座右手先退出部分针芯,再送外套管,直至将留置针送入距根部2mm处,左手固定软管右手拔出针芯。松开止血带打开输液开关,以透明肤贴固定,调节滴速,注明穿刺日期、时间。
(3)封管。选用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00单位、每次封管抽取5mL,采用连续不断边推边旋转退针的方法,推至0.5mL时,先关闭管夹,然后将余液继续推入肝素帽中,这样可防止血液回流造成堵管。
表1 穿刺部位与静脉炎的关系
长期卧床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安全方便,减少了对患者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减少护士穿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1],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照顾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增加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是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同时解决了烦躁不安患者、需经常翻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患者等易造成的静脉针脱出的问题,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静脉炎的发生机率明显高于一般病人,且与穿刺部位、输入药物的性质及留置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值得我们探讨。
(1)静脉炎的发生与病人长期卧床、血流缓慢、血液滞留于血管中时间长及长期反复静脉穿刺应用药物引起血管内膜损伤、使血栓形成,从而引起静脉炎;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引起的消化不良、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也易引起感染的发生,故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增加营养,熟练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血管反复穿刺而损伤血管,可大大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从表1上可以看出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穿刺部位有着密切的联系,远端(踝部)发生静脉炎的机率明显高于近端(上臂),下肢明显高于上肢,可能与下肢静脉瓣多,血液回流缓慢,药物和液体在血管内滞留时间较长造成对下肢血管的刺激增加有关,而且病人长期卧床易形成血栓。故在选择血管时应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上肢血管,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如必需在下肢穿刺时,输液时可抬高穿刺肢体15~30°,以加快血流,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多巴胺、氯化钾及高渗性液体,可刺激血管壁引起血管收缩和痉挛,病人感到疼痛麻木,以至于血管变硬,呈条索状,严重时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因此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应注意速度宜慢,药物应充分稀释,以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及液体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合理安排输液,先输高渗、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后输非刺激性药物,或在穿刺部位上方用毛巾热敷,顺血管方向按摩等,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对局部血管的刺激。
(4)静脉炎的发生与留置时间有关,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因为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损伤血管内皮及刺激性药物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使血小板在受损部位聚集,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发生静脉炎。故留置时间一般3~5d最长时间不超过7d[2]。
(5)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临床上应密切观察输液情况,随时听取患者主诉,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应立即拔除留置针,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湿热敷并抬高制动,严重时遵医嘱给予理疗及静脉输入抗生素预防感染,拔针后穿刺点进行消毒,必要时包裹。静脉留置针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它再给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1] 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3,38(9):719.
[2] 李晓燕,刘洋,陈为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