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N模型发动机羽流撞击效应的D S MC模拟

2011-09-21 08:41何小英蔡国飙
载人航天 2011年4期
关键词:羽流分布图马赫数

王 倩 何小英 蔡国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1 引言

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往往利用姿态控制发动机来进行调节,发动机喷出的羽流会对流场中的航天器带来羽流污染、气动力、气动热效应等影响。羽流污染可能会导致航天器上敏感原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影响航天器的寿命,所以研究羽流的撞击效应就显得非常重要。

国外对羽流撞击效应的研究开展较早,1986年德国的Dettleff试验研究了模型发动机羽流场[1];1984年法国的Allegre,在SR3风洞中测量了羽流撞击平板的气动力效应[2];1990年Legge测量了羽流撞击倾斜挡板的气动力[3];Boyd等人在1992年对低密度喷管流动和羽流场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4]。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国外还进行了相关数值模拟研究,1985年Legge等人对卫星模型发动机的羽流场和羽流撞击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5];2002年Park数值模拟了羽流和卫星的相互作用[6]。国内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数值计算方面。

本文采用自开发的PWS软件,对推力0.5N的模型发动机进行了羽流撞击效应DSMC模拟。工质为CO2。首先,对流场的压强、温度、马赫数、流线图等进行研究;然后,对挡板压强及羽流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

2 DSMC方法及PWS软件介绍

DSMC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少量的模拟分子代替真实流场内数目众多的气体分子,用计算模拟实际物理过程,即对模拟分子进行跟踪,记录它们的位置和速度的变化,计算分子之间,分子和物面间的碰撞,再经统计平均,获得所需的各种流动参数。DSMC的基本假设是:模拟每个网格中的分子间的碰撞时,忽略分子的具体位置。

基于DSMC的PWS软件的主程序包括网络模块、粒子参数模块、粒子进入模块、粒子运动及边界模块、粒子碰撞模块、并行模块、统计输出模块共七大模块。在这七大基本模块的基础上,针对各种实际问题,PWS羽流计算软件都可以方便的搭建数值模拟应用平台[7]。

PWS软件是根据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原则对DSMC计算程序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1)使用松散的软件架构保证各个计算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即改进其中一个模块时,基本上不需要改动其他模块;

(2)对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采用通用性设计,即在使用单/多组分分子、不同分子模型、不同固体边界条件时不需要改动源代码。

使用图1的步骤生成所需边界条件,这样可以将粒子-固体边界处理归结到几种基本类型,可以方便的实现通用性设计。

(1)定义几种常用的平面和曲面(直线)构成基本元素;

(2)使用多个平面或曲面相交构成凸多面体;

(3)使用多个凸多面体来构成最终的复杂边界。

图1 边界生成过程说明

3 计算模型

本文采用推力0.5N模型发动机,边长300mm方形挡板,工质为CO2,总压Pc=8000Pa,总温Tc=900K,环境温度为300K。

3.1 物理模型

发动机与挡板空间位置如图2所示,设定X轴为对称轴。发动机轴线经过挡板中心,a=0.1m,角度ω=0°,n=m=300mm,h=0.1mm,Dt=0.6mm,De=4.7mm。

图2 发动机与挡板空间位置

3.2 边界条件

DSMC粒子入口条件:以0.5N发动机出口截面为粒子入口截面,模拟粒子选取CO2。真空边界:认为粒子逃逸,即粒子经过边界后注销。粒子入口截面参数分布如图3至图6所示。图3为粒子入口密度分布图,图4为粒子入口温度分布图,图5为粒子入口轴向速度分布图,图6为粒子入口径向速度分布图。

图3 粒子入口密度分布图

图4 粒子入口温度分布图

图5 粒子入口轴向速度分布图

图6 粒子入口径向速度分布图

3.3 网格划分

X,Y,Z方向网格数目分别为60,120,120,且网格宽度为等比数列,X方向比例因子为1.035,Y,Z方向网格宽度从中心向两侧等比增加,比例因子为1.046,Y-Z平面网格视图如图7所示。

图7 网格划分

4 计算结果及分析

使用PWS软件对羽流撞击效应进行计算。采用64台节点机并行计算约2.9h,总共计算模拟分子数达到950万个以上,迭代到10,000步时开始采样,继续统计20,000步得出羽流流场。流场参数分布如图8-图 11。

图8 流场压强分布图

图9 流场温度分布图

图10 流场马赫数分布图

由图8至图10可以看出,发动机羽流场的压强在粒子入口处最高,最大压强约为950Pa,在轴线和挡板附近一定区域内比较高,随着气流向真空中扩散而降低。在轴线附近一椭球形区域内,温度较低,马赫数较高;而在这个椭球形边缘的附近,由于从发动机喷出的气流和反射气流相遇,造成局部温度的升高,马赫数减小;在椭球形以外的流场中,则以反射气流为主导,压强减小,温度下降,马赫数增加。最高温度约为450K,最大马赫数约为12。根据图11可以看出,气流沿着发动机出口呈放射状流向挡板,喷流撞击到挡板上发生反射,挡板表面附近的气流向四周反射流走。

挡板压强分布如图12所示,由于核心气流对挡板的撞击,在发动机轴线与挡板的交点处压强较高,以该交点为圆心,板上的压强分布具有对称性,且沿径向逐渐减小。平板中心最高压强可达110Pa左右。由此可见,挡板中心处羽流效应影响最严重,影响程度由中心沿径向逐渐减小。

图12 挡板压强分布图

5 结论

本文采用自开发的PWS软件,对推力0.5N的模型发动机进行了羽流撞击效应进行DSMS模拟,工质为CO2,得到了流场的压强、温度、马赫数、流线图;然后,对挡板压强和羽流效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发动机羽流场压强在粒子入口处最高,在轴线和挡板附近一定区域内比较高,随着气流向真空中扩散而降低。

(2)在轴线附近一个椭球形区域内,温度较低,马赫数较高;而在这个椭球形边缘的附近,由于从发动机喷出的气流和反射气流相遇,造成局部温度的升高,马赫数减小;在椭球形以外的流场中,则以反射气流为主导,压强减小,温度下降,马赫数增加。

(3)气流沿着发动机出口呈放射状流向挡板,喷流撞击到挡板上发生反射,挡板表面附近的气流向四周反射流走。

(4)由于核心气流对挡板的撞击,在发动机轴线与挡板的交点处压强较高,以该交点为圆心,板上的压强分布具有对称性,且沿径向逐渐减小。挡板中心处羽流效应影响最严重,影响程度由中心沿径向逐渐减小。 ◇

[1] DETTLEFF G,BOETTCHER R D,DANKERT C,KPPPENWALLNER G,LEGGE H.Attitude Control Thruster Plume Flow Modeling and Experiments[J].Journal of Spacecraft and Rockets,1986,23(5):476-481.

[2]ALLEGRE J,RAFFIN M,LENGRAND J C.Forces Induced by a Simulated Rocket Exhaust Plume Impinging upon a Flat Plate[A].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refied Gas Dynamics[C],1984:287-294.

[3]LEGGE H.Plume impingement forces on Inclined Flat Plates[A].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refied Gas Dynamics[C],1990:955-962.

[4]BOYD I D,PENKO P F,MEISSNER D L,DEWITT K J.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Low-density Nozzle and Plume Flows of Nitrogen [J].AIAA Journal,1992,30(10):2453-2461.

[5]LEGGE H,BOETTCHER R D.Modelling Control Thruster Plume Flow and Impingement[A].Proceedings of the 13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refied Gas Dynamics[C],1985:983-992.

[6]PARK J H,BAEK S W,KIM J S.DSMC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ruster Plume and Satellite Components[R].AIAA 2002-0794.

[7]蔡国飙,贺碧蛟,PWS软件应用于探月着陆器羽流效应数值模拟研究[A].航天器环境工程[J].2010:18-23.

猜你喜欢
羽流分布图马赫数
水下羽流追踪方法研究进展
载荷分布对可控扩散叶型性能的影响
高超声速进气道再入流场特性研究
贵州十大地质公园分布图
隧道火灾羽流质量流量计算公式的研究
中国癌症分布图
组分对改性双基推进剂羽流电子密度的影响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
人生真相
嫦娥五号全尺寸羽流导流综合验证试验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