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替利嗪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09-20 02:39:48鸿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
关键词:西替利嗪利嗪划痕

赵 鸿 许 娟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药剂科,广东 广州 510730)

荨麻疹又称风团、风疹等,是各种原因引发的常见皮肤疾病,主要是以皮肤黏膜的炎性充血反应为主。临床常将其分为急慢性荨麻疹,病因多种多样,如感染、接触过敏源、蚊虫叮咬等原因均可引起。治疗手段主要是抗过敏和增强免疫力两种手段,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是抗组胺类药物、钙剂等等;常用的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主要是免疫调节剂,如卡介菌素[1,2]。本科室两年来使用抗组胺类药物西替利嗪治疗荨麻疹,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荨麻疹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皮疹或者存在划痕试验阳性,包括急性和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要排除:①对抗组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或者最近使用过类似药物的患者;②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③年龄<18岁或者是>60岁的患者;④孕妇或者哺乳期妇女,高空作业或者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西替利嗪组(n=68)和阿司唑组(n=62),西替利嗪组:男患者38例,女患者30例,平均年龄(41.58±8.44)岁,病程平均(4.5±3.0)个月,其中急性荨麻疹患者3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31例;阿司唑组:男患者34例,女患者28例,平均年龄(42.76±7.34)岁,病程平均(4.2±3.8)个月,其中急性荨麻疹患者3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急慢性荨麻疹和病程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西替利嗪组68例患者,每天口服一次10mg的西替利嗪[3]和0.4g西米替丁每天1次,对于急性荨麻疹患者连续服用1周,然后进行复诊检查;慢性寻麻疹患者连续服用2周,然后进行复诊检查,若未好转在服用1周,再复诊检查。阿司唑组62例患者,每天口服一次10mg阿司唑和0.4g西米替丁每天2次,对于急性荨麻疹患者连续服用1周,然后进行复诊检查;慢性寻麻疹患者连续服用两周,然后进行复诊检查,若未好转在服用1周,再复诊检查。两组患者在复诊检查中详细记录用药反应和药物见效时间。

表1 患者情况分析(例,±s)

表1 患者情况分析(例,±s)

分组例数(例) 急性/慢性 男/女(例)年龄(岁)病程(月)西替利嗪组 68 37/31 38/30 41.58±8.44 4.5±3.0阿司唑组 62 35/27 34/28 42.76±7.34 4.2±3.8

1.3 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在就诊时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表现,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分为:无症状体征表现为0分;轻度的症状体征表现为1分;中度的症状体征表现为2分;中度症状体征表现为3分。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判定患者治疗的疗效。疗效分数等于治疗前总积分与治疗后总积分之差除以治疗前总分数。判断疗效标准为:症状体征消失,划痕试验阴性为治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有时有轻微瘙痒,划痕试验弱阳性,疗效分数>0.75;为显效;症状体征有好转,时有轻度瘙痒,划痕试验阳性,疗效分数在0.25~0.75;症状体征好转不明显,划痕试验阳性,疗效分数<0.25的为无效。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等于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三者之和。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Excel数据库,采用t检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的计量数据。χ2检验分析采用率表示的计数数据。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治疗疗效评价结果分析(例,%)

2 结 果

2.1 治疗疗效评价分析

急性荨麻疹患者,西替利嗪组患者有效率94.59%,阿司唑组患者有效率74.29%,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患者,西替利嗪组患者有效率70.97%,阿司唑组患者有效率62.96%,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西替利嗪组和阿司唑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2%和69.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西替利嗪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阿司唑组。见表2。

2.2 用药与不良反应

西替利嗪组患者用药后见效时间,3 0 m i n以内的3 2例(47.06%),30~60min的35例(51.47%),60min以上1(1.47%);阿司唑组患者用药见效时间,30min以内的20例(32.26%),30~60min的29例(46.77%),60min以上13例(20.97%)。两组患者在用药见效时间比较,西替利嗪组明显比阿司唑组见效早,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西替利嗪组有3例出现嗜睡,眩晕的轻度不良反应,阿司唑组有2例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见表3。

表3 用药见效时间分析(%)

3 讨 论

荨麻疹是常见皮肤病,给患者带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荨麻疹由于病因长城比较复杂,治疗周期较长,很容易复发[4]。荨麻疹治疗方法有限,主要还是以抗组胺类药物为主,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西替利嗪就是H1受体拮抗剂的药物,该类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和减轻,主要是以嗜睡、眩晕、胃肠道反应等不良表现,本文在西替利嗪治疗组,患者出现了嗜睡和眩晕的不良反应,但症状轻微。西米替丁是H2受体拮抗剂,作用效果时间长,副作用也比较少。在本文的治疗比较中,西替利嗪组的治疗的疗效明显好于阿司唑组的患者,而且治疗药物的见效时间也比阿司唑组要早,不良反应均发生的少且轻微。综上所述,从疗效、药物作用时间和不良反应方面都说明了西替利嗪治疗荨麻疹是有效的,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5]。

[1]许旭新,廖小红,闫雪.近5年荨麻疹治疗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26(3):623-624.

[2]陈丹,程望林.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47-148.

[3]郑曙光.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2.

[4]李勇坚,李艳军,张桂英,等.西替利嗪联合反应停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6):776-778.

[5]周自明,郭恕铎,宝尔础鲁.特非那定合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2):71-72.

猜你喜欢
西替利嗪利嗪划痕
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疗效观察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冰上芭蕾等
HPLC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有关物质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湿疹的效果分析
犀利的眼神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的可行性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7:48:42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光滑表面浅划痕对光反射特性
物理实验(2015年10期)2015-02-28 17:36:58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