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珍 陆海婵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灵山 535400)
减少先天畸形儿的出生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要求。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出生缺陷则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人口素质,首先要了解人口素质的现状,及掌握严重、高发出生缺陷发生的变动趋势,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为制定和评价预防措施提供依据[1,2]。为了进一步减少或消除影响人口素质的各种不良因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达到优生的目的,根据广西和灵山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现将灵山县监测工作统计分析如下。
1.1 对 象
妊娠28周至出生后7d住院分娩的围生儿资料,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及产后7d内死亡。
1.2 范 围
灵山县23个有接生的医疗保健单位,在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出生的围生儿进行监测。
1.3 方 法
确诊为出生缺陷儿,采用产前登记和产后询问的方法,对监测卡表逐项检查填写,采用全国统一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收集患儿出生缺陷的诊断情况、家族史及遗传史、父母疾病史、母亲妊娠经过、母孕期患病情况和致畸因暴露情况等。
2.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灵山县住院分娩围生儿数28719例,其中,城镇1761例,农村26958例,男性15097例,女性13638例,性别不明2例;出生缺陷总例数22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7.90‰。农村215例,城镇12例,男性134例,女性91例,性别不明2例。出生缺陷儿死亡11例,存活162例,早期新生儿死亡49例。死胎176例、死产25例、双胎211例、三胎3例。
2.2 按病种统计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五位如下
唇裂或唇裂合并腭裂55例,发生率1.92‰,居首位;多指(趾)或缺指48例,发生率1.67‰,居第二位;胎儿水肿综合征36例,发生率1.25‰,居第三位;足内翻11例,发生率0.38‰,居第四位,肢体短缩9例,发生率0.31‰,居第五位。
2.3 出生缺陷的城乡分布情况
见表1。
2.4 出生缺陷儿的性别分布情况
表1 出生缺陷的城乡分布情况表
见表2。
表2 出生缺陷儿的性别分布情况表
2.5 出生缺陷儿的产母年龄分布情况
见表3。
表3 出生缺陷儿的产母年龄分布情况表
2.6 产前诊断及超声检查情况
2010年227例出生缺陷儿产前诊断的畸形儿共130例,产前诊断率为57.27%,产前超声检查118例,占产前诊断的90.77%(2009年为75.21%、2008年为63.36%),故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主要手殷。
2.7 近三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
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是14.35‰,前三位分别是: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或缺指、唇裂或唇裂合并腭裂、多指(趾)或缺指,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是9.34‰,前三位分别是:多指(趾)或缺指、唇裂或唇裂合并腭裂、胎儿水肿综合征,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是7.90‰,前三位分别是:唇裂或唇裂合并腭裂多指(趾)或缺指,胎儿水肿综合征。
3.1 从上述的资料统计分析,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产母年龄愈大,发生出生缺陷儿的概率愈高;男性高于女性。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普及应用,以往不易诊断的某些畸形得到了确诊,使畸形的顺位发生了变化,如本文中唇裂或唇裂合并腭裂上升到第一位,胎儿水肿综合征由原来的第一位退到第三位。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逐年下降。
3.2 灵山县的出生缺陷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水平有待提高
灵山县今年产前诊断率为57.27%,产前诊断的主要方法是超声检查,同前几年相比有明显提高,可能是因为2010年灵山县开展了三维B超、产前筛查(唐氐综合征及神经管畸形)、地中海贫血筛查、及普服叶酸等有关。但这些项目的开展未达到上级的要求,卫生院仍未有三维B超。
3.3 降低灵山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措施
①首先要做好孕前保健及普服叶酸,就要做好这3道防线:婚检:第一道防线,加强婚前检查、生育咨询指导;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第二道防线,产前筛查很重要,产前筛查结果是高危,要100%做产前诊断,确诊异常者,及早终止妊娠;第三道防线:新生儿疾病筛查,从而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②其次是做好产前保健和围生期保健工作。定期产检、孕期加强营养,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提高孕妇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孕中,晚期采用高清晰度三维超声检查,对许多胎儿体表及内脏畸形进行诊断,配以必要的产前筛查,可有效的提高产前先天性畸形的诊断率,一旦确诊为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应及早终止妊娠。③将工作重点放在镇级卫生院,提高镇级卫生院三维超声的使用率,加强围生保健人员及超声检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水平,提高孕妇孕前叶酸服用率等。④加强对高危人群重点监测,尤其是高龄孕产妇,掌握灵山严重、高发出生缺陷发生的变动趋势,为制定和评价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3]。
[1]赵悦淑,孙利环,王兴玲.出生缺陷儿4214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9):569-570.
[2]王兴玲,许建平,杨平.河南省1996~2002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59-60.
[3]代礼,朱军,周光萱,等.综合神经管缺陷3798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