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认识及防范对策

2011-09-19 08:59齐相松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负债账款企业财务

齐相松

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

财务风险是关于企业经营过程中与财务状况有关的风险,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财务风险观。一种认为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财务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此观点认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有情况的发生,都有导致财务风险发生、并转变为财务风险、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另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借入资金而需要偿还到期债务引起的,换言之,如果企业没有负债经营,则不存在财务风险。笔者认为,财务风险第一种观点比第二种观点要科学、恰当。第一种观点既符合人们对财务概念的理解,又便于人们站在更宽广的角度来研究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剖析

一、外部原因。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是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客观的,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其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如企业的多项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等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一般来讲,通货膨胀造成的物价上涨会削弱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这些资产会遭受潜在的损失。再如,企业负债筹资面临利率变动的风险,如遇到国家实行较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银根紧缩,借款利率上升,就會使资金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引发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部自身因素。其一,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显然,风险意识淡薄。其二,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投资决策失误会导致企业的资本成本大于企业的利润率,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进而使企业财务风险不断增加。其三,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对现金流量管理又不科学,容易造成资金闲置或短缺。资金结构的不合理致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低下,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极大。其四,应收账款缺乏控制。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其五,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

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要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财务风险,因此,哪怕一个很小的工作失误都会把财务风险带给企业,企业就有可能遭受损失。

二、在投资活动中,建立资金投入效益的保证机制。正确的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目前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做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测算、论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分析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

三、适度负债,确定最佳资金结构。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外来和自有资金的相互配合,既要借债,负债比例又要合理,以形成合理的资金结构。因此,企业要把握好负债的量,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企业只有确定一个最佳的资金结构,并且做到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应该加强流动性管理,促使应收账款能够尽快收回,实现应收账款向现金的快速和足额的转换。为此,应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重估企业的销售政策、主要客户的信用级别;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制定和严格执行挂账、坏账的处理时限,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控制力度。任何企业只要在运行,就时刻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这就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将风险降到最低。为此,企业应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岗位授权制度、内控报告制度、内控批准制度、内控责任制度、内控审计检查制度、内控考核评价制度、重大风险预警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和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等。企业的内部及外部环境在时刻变化,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以防范内部管理引发的财务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猜你喜欢
负债账款企业财务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你的负债重吗?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加强公立医院负债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