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博,庞学光
(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天津 300072)
论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
王 博,庞学光
(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天津 300072)
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要以其个体功能的实现为基础。社会职业存在与发展的模式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基于“职业功能-需求-收益”的交易行为。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体现为对受教育者功能与需求主体特征的现实影响,以及对外职业环境发展趋势的引导。在一定时期内,教育能实现的职业服务功能是有限的,不可能单纯地通过教育改革解决所有与教育职业服务能力不足相关的问题。
职业服务功能;需求主体特征;功能主体特征;教育功能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普通教育之后存在着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不同性质的教育类型。二者差异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即职业教育要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熟练技术人员,而高等教育则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1]。从两类教育近年来的发展特点看,职业教育越发注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成为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方针,但由此而生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也遭到了很多质疑和批评[2];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传统的学术导向人才培养目标也受到了挑战,培养学生就业能力逐渐变成大学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尽管分属不同的教育类型,但二者都需要发挥一定的职业服务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关于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许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研究,如研究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的影响[3],教育对社会分层的作用[4],以及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能力本位教育等诸多问题。由于这些研究多集中于与职业相关的某些具体教育问题上,而不是对教育系统和社会职业系统间的内在关联运行方式而开展的研究,因此,这些研究只能揭示教育与职业间某一方面的相互关系,而难以全面地解释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内在实现模式。为此,本文将通过对教育功能的实现模式及其与社会职业的存在和发展模式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来尝试性地解释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内在本源,并对如何构建有利于教育职业服务功能良好实现的合理模式问题加以初步探讨。
1.教育功能的个体价值是其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
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教育功能的社会本位价值论和个人本位价值论两大基本派别,其间的差异体现在对教育目标的关注视角上。前者侧重于从社会对人的需要角度来思考教育的育人目标,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的“我国教育的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5];后者则重点关注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意义所在,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6]
有学者认为,教育功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区分。教育的个体价值出现在人类历史的“第一天”,具有先天性,而其社会价值是在教育历史的“第二天”才有的,具有后天性[7]。因为教育是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的。其中每一项具体教学活动都会实现一定的教育功能,如传授科学知识、陶冶道德情操、训练劳动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弘扬历史文化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的各项素质得以发展和提升,从而形成了他特定的人格思想和能力特点。这就是教育的基础育人功能。不同的教育目标、理念、方法和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所培养出人才的素质结构也会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将会影响受教育者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追求,从而使教育具有了各种类型的衍生社会功能。
教育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是科技进步的根本保证,是政治民主的促进因素,也是文化演进的推动力量[8]。但教育实现的这些功能,都是在它先行发挥了人才培养功能之后,由受教育者在社会中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教育行为本身不构成生产力,也没有直接作用到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子系统中去,而是通过对人的影响,间接发挥了这些社会功能。所以说,教育的个体价值是教育功能的直接表现,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教育功能的拓展和衍生,是对其个体功能在社会层面整合作用结果的概括。
2.教育的社会功能源于它对个人需求和功能主体特征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由众多自由、独立的人所组成的共同体。所谓的社会价值,仅是对社会中所有人的众多个体价值的系统整合。不同个体在价值追求上有着明显差异,甚至是矛盾,因此社会价值是与一定人群和时间阶段相对应的动态的概念。其源于个体价值,但不等同于个体价值的加和,同时也不可能脱离个体价值而独立存在。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同时具有需求主体和功能主体的特征。从需求上看,人首先需要生存,要在衣、食、住、行上获得必要的物质保障,此外还需要获得他人的理解、尊重、关爱,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享受。这些需求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得到满足,个人物质需求的实现要以社会物质生产为保障,个人精神需求的实现则要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平台。另外,每个人在作为社会需求主体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起一定社会功能主体的职责,通过自身劳动与情感付出,来满足他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可以说,不同社会需求主体和功能主体间,基于功能-需求的交往、互动行为,构成了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
社会中人所具有的需求主体与功能主体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在社会生活中逐步生成的,教育活动则在这一生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教育是塑造个体功能的主要手段。一个人有能力在社会中为他人服务,体现出自身的存在价值,需要他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必要的劳动能力,并能够实现良好的社会人际交往。这些素质的养成,都需要教育的参与。另一方面,教育也具有引导个人需求的功能。需求是一个主观感受的概念,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它更多会受到个人对自我价值思考和社会价值理解的影响。这时,就要通过教育引导,来帮助个人理性认知自己的物质、精神需要。由此可见,教育活动的个体价值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教育直接满足了个人的求知发展和受教育需要;二是教育塑造了个人一定的个体功能特征;三是教育引导和影响了人的个体需求特征。至于教育的各项社会功能,则都是在教育塑造、影响了个人的功能、需求特征之后,因这些受教育者的社会行为结果衍生而成的。教育具有传播科学知识和促进科学知识再生产的科学服务功能。其实,并不是教育行为本身直接作用于科学知识,产生了什么功能性成果,而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学习达成了传播科学知识的功能,也是通过一些受教育者学习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实现了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功能。所以说,教育的功能仅是体现在教育行为对学习者产生影响,这样一个“人的范畴”之内,对教育各类超越于个体人范畴之外的社会功能价值的分析,都必须要回归于“教育如何影响人,受教育者的行为又会如何影响该类社会现象”这一分析模式中来。
1.人的功能与需求主体特征,对社会职业存在与发展的作用模式
与教育发挥的其他社会功能类似,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也属于教育育人功能之外的衍生性功能。对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研究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教育对社会中人职业相关的功能与需求主体特征的影响;二是研究人的这些特征对社会职业存在与发展的作用模式。
通常认为,职业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作为自我主要生活来源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职能的工作。一个人能找到工作,获得在社会中的职业存在,最基本的要求是他具有一定社会功能性特征。并且,这些功能特征在相应职业行为下产生的结果,能够满足其他社会主体的某些需要。
职业行为是功能主体与需求主体间双向的交易行为。因此,需求主体也要为功能主体提供相应的职业收益作为报酬,来推动他持续性地开展职业行为,以满足自身需要。这里的职业收益包含范围广泛,不仅有金钱和物质收益,还会包括使职业从业者获得社会承认、发展空间、自我实现、良好的生活状态、安全感、归属感等多种内容。这样就可以用“职业存在的功能-收益模型”(简称“职业存在模型”,见图1)来概括现实社会环境下功能主体与需求主体间以“职业功能-收益交易”为纽带的职业存在模式。
图1 职业存在的功能——收益模型
从该模型可见,职业平台即工作岗位是个人职业存在的平台载体。在此之上,从业者的个体功能特征通过职业行为发挥了一定的职业功能,该功能满足了其它社会主体的需要,并能通过职业交易获得相应的职业收益以满足他的个人需求。职业平台、个体功能、社会需要、职业收益、个人需求是影响个人职业存在和发展的五类核心因素。对职业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都要以对这5类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模式的分析为基础,具体到研究教育职业服务功能问题上,也同样如此。
2.教育对个人功能主体特征的影响
人的功能主体特征,也称为个体功能,它是个人获得职业存在的基础。对该特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两类,即体现个人内在身心素质的个人能力特征和外在化的个体资源状况。这里的个人能力可理解为人各项内在素质的综合表现,它是决定个体功能的内因;而个体资源则指个人的形象、学历、知名度、社会资源、财富积累等影响个体功能的外因。教育以其育人功能为基础,促进了人各项身心素质的生成、发展。在一定的职业任务环境下,人的某些素质会被激发,交互影响形成一系列稳定的内在心理结构,这就是岗位定向化的个人职业能力[9]。通常,教育活动会在以通识素质为目标的基础教育阶段来发挥培养学生各类身心素质的功能,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职业定向化教育来发挥塑造个人职业能力的功能。
至于个体资源,它通常也会与人的受教育情况有所关联,如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外在气质和形象、也帮助他积累一定的人脉,尤其还具有明显的“文凭标签”作用[10]。不过,教育的标签作用并非教育行为所直接创造的功能价值,而是源于社会对一定历史时期内教育所培养的同类型人才先期工作业绩的肯定。它是教育社会信誉的表现,为前人的成就所决定,也会因后人的表现而改变。
3.教育对个人需求主体特征的影响
社会需要是对社会中人的需求主体特征的概括性描述,它决定了人的个体功能是否会具有职业意义。这里的社会需要是一个集合性概念,仅代表社会中不同人的功能需要的加和。它与个人需求具有共同的属性,两者仅在范畴大小和观察视角上存有差异。在个人看来,自我的功能特征能否满足他人需要,决定了职业存在的可能性;而职业收益能否满足自身需求,则决定了职业存在的必要性。教育对“职业存在模型”中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因素的作用方式是类似的,均表现在教育对个人需求主体特征的影响性上。
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引导手段,对个人需求主体特征的影响方式有3种:一是通过各类课程中相对直接的价值观引导来实现,如以职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职业前途,而使他们产生了努力寻求职业发展空间的需要;二是通过使学生在校园范围内获得相应的生活体验来实现,如以美育教学使学生获得了鉴赏美、体会美的愉悦的生活经历,从而激发了他们在未来生活中去消费美的需求;三是由于学生接受了相应层次的教育,也就自然会受到同样教育层次前辈所在社会角色定位的影响,而使他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个体需求与某一特定类型的社会角色趋同化。如当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尽管在就业环境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大多数人的自我价值定位,仍然在参考其前辈师兄师姐的社会角色,中产、小资、白领的生活与工作状态也就自然成为了他们的追求方向。
与在功能主体特征塑造中教育所发挥的主导作用相比,教育对个人需求主体特征的影响多为辅助、促进式的。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普遍具有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逐级递进的层次性特点[11]。而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环境下,人在不同层次的需求内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趋同性。因此,教育对个人需求的引导作用只能够在顺应社会现实、遵从心理规律的前提下开展,而不可能为教育者主观制定的教育目标所主导。尤其是第三类教育价值影响形式,它完全是外在客观的教育衍生功能所致,其对学生需求方向的影响力很大,但却是教育者主观难以控制的。故只能说,尽管教育客观上对人的需求主体特征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但教育活动本身所能直接实现的,主观可控的作用能力是不足的。
4.教育对职业的其他影响作用
对于职业平台和职业收益,教育的影响模式都是间接的。职业平台与用人组织的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关系紧密。职业收益一方面为从业者所实现职业功能的价值所决定,另一方面也为用人组织对各类职业功能的价值评价方式、内部管理与分配机制、劳动分工模式等因素所决定。由于岗位设置、劳动分工、管理方式、价值评价等问题都与用人组织管理者的主观认识相关联,因此,教育可以通过传播现代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观点来影响这些管理者的行为,间接实现对相应组织中劳动者的职业平台和职业收益状况的影响功能。
此外,教育还发挥了两类直接的职业服务功能:一是教育活动本身作为一类现实存在的社会活动,为教师和其他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职业平台,使这一部分人获得了在教育领域的就业机会;二是教育通过对社会职业存在与发展模式的讲解说明,使学生理解了社会职业存在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帮助他们做好自身的职业管理和发展规划。
5.教育职业服务功能实现的基本运行模式
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行为对学生功能主体特征、需求主体特征和一些外职业环境的影响上,并可以大致划分为教育对职业的直接服务功能和衍生服务功能两大类别(见图2)。在教育的直接职业服务功能层面,教育支持了学生职业能力的生成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个体的需求方向,同时还帮助学生理解了社会职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并塑造了教师的职业平台。在教育的衍生职业服务功能上,教育间接影响了学生的个体资源状况和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并会对社会需求、职业平台和职业收益等外职业环境的长期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图2 教育的直接与衍生职业服务功能
由此可见,在“职业存在模型”的诸多因子中,教育对个人能力的作用价值最大,对个体需求有所影响,而对各类外职业环境因素,在短期内则难以发挥实质作用。所以,当我们再度审视教育的职业服务相关问题,如学生就业问题,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社会适应性问题,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时,就不应仅局限于教育系统范围之内,以一种批评的眼光来指导和评说教育,而是要客观地从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内在实现模式上加以分析,看到教育活动的所之能为及其不能为,并以此为基础,来探讨优化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现实可行方案。
1.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有限性
对学生个人来说,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其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如果他习得的职业能力能够在某一职业平台上满足其他社会主体的需求,那么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就在这位学生身上得以实现了。相反,如果教育活动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或是无法找到得以发挥其价值的职业平台,那么就只能说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未能有效发挥。对于前一种现象,可以认为是教育在能力培养方向或质量上出了问题;而后一种现象的出现,则主要源于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间的差异。
在很多人看来,这都是教育的问题,是教育部门通过自身内部调整可以解决的。实际上,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使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结构实现与社会宏观人才需求和职业结构的良好匹配并不容易,也是教育系统靠一己之力难以达成的。因为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内,教育活动的作用范围仅能影响到学生的个体能力特征,并对他的个人需求和个体资源产生一定作用。而如上述这些教育问题不仅在于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还在于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的能力结构能否与复杂、多变的外职业环境,实现时时地匹配与适应。同时,还需要教育引导下形成学生的个人需求与他会实际获得的职业收益间不要有太大差异。这种均衡状态的达成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仅凭教育系统自身的结构优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所以说,教育可以支持人的职业发展,也能够帮助社会优化其“人才-职业”结构,但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是有限的,教育不可能,也无力去解决在“社会人才-职业供需”矛盾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教育与职业间的关联性问题。
2.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现实性
认识到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有限性,并不代表着因此就可以忽视教育的职业价值,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客观认识教育职业服务功能实现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现有教育行为,实现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最大化。
在当今教育实践中,教育系统的过分稳定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间的矛盾,是教育服务职业效果欠佳的根本原因。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中,专业结构和课程内容是稳定的,3至4年的长学制也使教育的人才供给结构随社会需求而调整变得非常困难。而更深层次看来,这一问题则并非单纯的学制长短和专业设置问题,其源于对教育职业服务功能认识不清晰而导致的教育机制设计缺陷。
如果我们承认学校教育应发挥必要的职业服务功能,那么教学设计的重点就应关注如何来支持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提高学生职业环境适应性。关于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其难点在于教育确定的能力培养方向应与哪些职业和社会需求相对应。鉴于“社会人才-职业需求”结构本身的复杂性,笔者认为,基于宽基础、活模块、短周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是教育有效实现其职业服务功能的最务实选择。宽基础是指通过内容全面的基础教育,为学生打好各类基本素质,形成学生未来职业定向化能力生成的基础,保证学生在终生职业生涯中的发展潜质。活模块、短周期是针对培养方向确定的职业定向化教育实施提出的基本要求。此时,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向,应该综合学生意愿和社会需求来确定,并且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由于外职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性。以活模块、短周期为原则来组织教学,其目的就在于力图实现对外职业环境变化风险的尽可能规避。采用活模块是为了实现教育内容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时时适应,而短周期则是为了使教育能灵活应对外职业环境的变化。但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推广活模块、短周期的职业定向化教育,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会在教师胜任力、课程内容、教学资料与设备等方面面临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
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环境适应性,笔者认为教育者应做的事情有3类:一是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现实社会职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有针对性地塑造一系列校园生活经历,如组织学生与用人部门、各行职业人士间的交流活动,帮助他们形成理性、务实的个人追求;三是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关于社会人才需求、职业平台和职业收益等外职业环境的信息。从各类学校的实践看,这3项工作大多已经有所开展,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且尤其是对于第3类工作,仅凭学校之力也确实勉为其难。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实现教育的人才供给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间的良好匹配是困难的,也非单纯依靠教育系统的自身变革就可以实现的。所以说,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是有限的,各类学校应该在充分认识到这种有限性的基础上,基于教育职业服务功能实现的运行模式来优化自身教育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
[1] 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朱芝洲.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倾向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9(4):73-75.
[3]岳昌君,刘燕萍.教育对不同群体收人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85-92.
[4] 米 靖.当代西方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层理论研究[J].教育科学,2007(8):88-92.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彭香萍,莫 怏.全人教育的理想模式[J].求索,2006(12):125-126.
[7]任增元,刘宏伟,陆俞静.论高等教育价值个体化的现实回归与理论确认[J].中国高教研究,2009(4):18-20.
[8]王鸿红.现代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0-45.
[9] 王 博.系统科学视角下的职业能力解析[D].天津: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6.
[10] Spence M.Market Signaling[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s,1974:50.
[11]赵 涛,齐二石.管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On Career Function of Education
WANG Bo,PANG Xue-guang
(School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It is the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social function that one could realize his individual function.The trading behavior,based on“career function-requirement-return”,between man and man,is the foundation for social career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The education behavior influences the demand and function subjective features of educatee,lead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xternal career environment,and realizes the education function for career.But in a certain period,school education can realize limited function for career.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reform education to solve all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lacked career service function of education.
function for career;demand subjective features;function subjective features;education function
G40-01
A
1008-4339(2011)04-0364-05
2010-05-24.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DJA080188).
王 博(1981— ),男,博士研究生.
庞学光,tjhpqp@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