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

2011-09-18 01:34222042江苏省连云港海滨疗养院陈德仁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血糖标准糖尿病

222042 江苏省连云港海滨疗养院 陈德仁

温肾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

222042 江苏省连云港海滨疗养院 陈德仁

目的 探讨温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治疗组30例采用中医温肾化瘀法治疗与对照组28例采用西药二甲双胍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温肾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在降糖的同时还能调节血脂及改善微循环,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2型糖尿病;温肾化瘀法;中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快速攀升,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已经位列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因此,糖尿病已经成为全世界极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笔者以温补肾阳、活血化瘀法来治疗2型糖尿病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治疗58例。58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6~73岁,平均(54.6±6.2)岁;病程2.3~26.2年,平均(8.13±5.4)年。对照组28例,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34~75岁,平均(55.3±6.5)岁;病程2.5~25.7年,平均(8.22±5.6)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血脂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1999年WHO确定的2型糖尿病(T2DM)诊断标准[2]。即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BG)≥11.1 mmol/L,或FBG≥7.0 mmol/L,或2hPBG≥11.1 mmol/L。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消渴病的标准拟订,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给予温肾化瘀基本方:熟地20 g,山茱萸10 g,淮山药30 g,制附片(先煎)10 g,肉桂(后下)10 g,仙灵脾15 g,枸杞子10 g,茯苓15 g,泽泻10 g,泽兰15 g,丹参30 g,赤芍15 g,葛根15 g、花粉15 g,甘草5 g。加减:口渴明显者加天花粉15 g,玉竹15 g,生石膏30 g,葛根15 g;消谷善饥者,加天花粉15 g,黄连6 g;胃火盛者加知母10 g,石膏15 g,黄连10 g;明显尿量多者加益智仁15 g,桑螵蛸15 g;肾阴亏虚加龟版10 g;气虚疲乏无力者,加黄芪30 g,党参30 g,白术15 g。用法:以上中药浓煎成300 mL,1剂/d,分早晚2次服,4周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25 g,3次/d。

两组疗程均为8周。

1.4 观察指标 FBG、2hPBG:取末梢血,采用罗氏乐康全血糖仪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降糖药物疗效判断标准”拟定。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FBG及2hPBG下降至正常范围,或FBG及2hPBG下降超过治疗前的4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FBG及2hPBG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FBG及2hPBG无下降,或未达到有效标准。

2.2 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BG、2hPBG、TC、TG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m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mmol/L,±s)

注: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FBG 2hPBG TC TG治疗组 30 治疗前 9.15±1.93 13.25±1.73 6.13±1.08 1.94±0.43治疗后 7.27±2.32*△ 10.77±1.52*△ 5.71±0.87*△ 1.47±0.38*△对照组 28 治疗前 8.93±1.72 13.62±1.76 6.22±1.14 1.98±0.44治疗后 7.86±1.67 11.84±1.45 6.06±0.95 1.83±0.32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状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机体靶组织或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引起血糖水平升高。中医称其为消渴。早在2 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经有明确的阐述,近代由于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中“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思想的影响,辨证多执着于“阴虚燥热”,治疗上偏重于滋阴清热,但验之于临床,降糖效果有时不能令人满意,由此引发对治疗思路的反思。通过翻阅文献发现,古代医家对于消渴病机的认识不仅有“阴虚燥热”,还有“阳虚消渴”的论述,只是后世未真正领会肾阳虚在消渴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已。

首论消渴与阳虚关系的当推医圣张仲景,其在《金匮要略》提出“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开温补肾阳法治疗消渴之先河。后世医家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诸嗽汗消渴》、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三消干渴》对阳虚在消渴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赵养葵在此基础上对阳虚导致消渴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正谓饮一升溺一升,饮一斗溺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医贯》)。故笔者采用温阳益肾方药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基础方,并随症加减,方中制附片、肉桂、仙灵脾温肾补阳,壮助少火,蒸腾水气;熟地滋阴增液,益阴填精;山萸肉补肝肾,固涩精气;山药健脾补肺,兼以涩精;枸杞子滋肾润肺;茯苓、泽泻健脾利湿,葛根、花粉以生津止渴。由于阳气虚弱,鼓动无力,亦可致瘀血内停,现代医学也认为,糖尿病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故佐以丹参、赤芍、泽兰活血化瘀,调整气血,改善微循环。诸药相伍,相得益彰,共奏益肾活血,阴阳双调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地黄、丹参、茯苓、泽泻可降血糖、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丹参、赤芍可改善微循环与自主神经缺血缺氧状态,防止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的发生[4]。

观察结果表明,采用温肾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降低患者FBG和2hPBG,其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并且在降糖的同时,还能调节血脂及改善微循环,这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1]医药世界编辑部.我们的血糖——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世界糖尿病实况[J].医药世界,2007(10):22-24.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9-7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80.

1005-619X(2011)11-0984-02

2011-06-13)

猜你喜欢
血糖标准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