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俊 吴 超
(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28)
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已逐渐在航空领域推广应用,相对于条码、磁卡等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在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集中自动识别技术的对比见表1。
波音、空中客车、汉莎技术等知名公司,都应用或试验了RFID技术,其应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标签类型:一般采用高频或超高频无源RFID标签。
二是应用范围:安装RFID标签的物品种类很多,包括:机体部件,如信号报警器控制单元、烟雾探测器、辅助液压泵、外场可更换单元(LRU)等,此外,还有座椅、急救设备(如救生衣、氧气发生器)、饮料机、运输车、维修工具等。
三是应用阶段:尽管试验种类很多,但是目前处于试点应用阶段,尚没有大规模地直接在航材零部件上安装RFID标签。
四是应用趋势:当前正研究试验在零部件的RFID标签中存储包括零部件生产、使用、维修等大容量数据。
近年来,随着RFID技术逐渐成熟和成本不断下降,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继RFID技术在航空服务领域成功应用后,RFID技术开始涉及航材管理的仓储、物流、维修保障等多个方面。但是,现有RFID标准不足以满足航材管理的特殊需求,应用标准的缺失已经成为RFID技术在航材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羁绊,为此,急需要研究和制定针对航材管理需求的RFID应用标准。
一般来说,某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必然需要相应标准来规范和支撑,RFID技术也不例外。目前公开的RFID技术标准有不少,其中主要有国际范围内的ISO/IEC、EPCglobal标准,以及以日本泛在识别(UID)标准为典型代表的区域性或国家标准。目前已发布的标准见表2。
上面所列的国际标准(ISO/ IEC和EPCglobal),主要涉及读写器与标签的通信协议、接口协议及测试规范,能够满足一般的RFID应用需求,也能适用于航材。但是航空业性质比较特殊,对RFID技术的应用有严格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多数航材含有金属成分或者使用于金属环境中,因此需要所使用的RFID系统能够在金属环境中也能很好地工作;
二是使用的航材需要通过严格的性能和适航性检验。安装RFID标签对航材状态、性能和适航性的影响,需要通过试验等手段,使影响程度满足相应标准;
表1 几种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
表2 RFID相关标准表
三是在航材维修保障中,为了满足外场无线环境下的快速作业,可能需要在所用RFID标签中存储大量生产、使用及维护信息。
基于上述航材管理中RFID应用的特殊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应用标准来规范和支撑,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在确定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空中接口标准等主要技术标准后,需要选择构成RFID系统的设备。选用设备应有标准规范可依据,既能保证系统设备的通用性、可替换性,也应满足安全性要求,又便于控制成本。此类规范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2.1.1 RFID标签规范
主要内容应包括:遵循的中接标准;标签存储容量(根据航材的特性以及标签用途确定标签的存储容量);标签可读写次数及寿命;工作距离;环境适应性:规定标签正常工作的湿度和温度范围、抗污损性等,以适应航材的应用环境(材质、高低温、高压、高湿、撞击、腐蚀等);封装方式;加密方式、功能及加密区内存大小。在这方面目前有SAE发布的AS 5678(《无源标签在飞机上的要求》)可供参考。
2.1.2 RFID读写器及天线规范
主要内容应包括:工作距离;同时识别及防碰撞能力;数据传输速率与准确性(抗干扰、纠错能力);天线的方向性,增益;电源(移动式的电池容量、可拆卸性、可充电性);接口;环境适应性;外形尺寸(不影响航材正常工作的读写器及天线规格容限);可靠性(在持续工作下的稳定和可靠);安全性:阅读器对标签的读写支持认证、加密等措施;产品所需经过的认证、生产厂商的资质等。
规定航材用RFID标签内存中存储的数据内容和格式。包括标签存储区段读写特性、存储的数据种类、数据元素、数据编码方式、数据的写入及可能还有的修改、覆盖等操作规则。
在这方面目前ATA发布了SPEC2000(《材料管理电子交易规范》)可供参考,在其第9–5节和附录11有相关内容。
为了防止盲目安装RFID标签对航材的功能和性能方面带来负面影响,需要制定判定标准作为依据来确定航材是否能直接安装RFID标签,以及如何安装。
对于是否能安装RFID标签,可以借鉴波音、空客等公司的做法,它们安装RFID标签的航材主要包括:外场可更换单元(LRU)、可更换零部件、经常更换的低可靠性零部件、高价件时寿件等航材上。制定此标准时应根据使用需求、航材的特点及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标签的安装操作,主要应考虑航材可能会受到所安装RFID标签的影响,因此需考虑RFID标签的材质、大小规格、安装位置以及粘胶类别或铆钉材质、规格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为了保证航材所用RFID设备的功能、性能以及可靠性,而且为了满足安装RFID标签后航材的适航性要求,需要进行各种测试。测试标准内容包括测试的方法和流程、结果评估等。
在这方面目前国际上可供参考的标准有:ISO/IEC发布的ISO/IEC 18046(《射频识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ISO/IEC 18047(《射频识别设备一致性测试方法》),RTCA发布的DO–160E(《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以及SAE发布的AIR5747(《无源标签电磁辐射试验的报告》)。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测试目标,各有侧重,区别见表3。
面对航材管理中应用RFID技术的标准化需求,在有关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有的有相应国际标准参照,有的则需要结合使用需求,综合多种因素研究和制定。随着RFID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成本在逐渐下降,配套应用标准能及时出台、有效实施,将极大地规范和推动RFID技术在航材管理中的应用。
表3 测试标准的不同特点
[1] 游战清, 李苏剑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郎为民,王金泉.RFID标准化组织介绍[J].数字通信世界, 2008, (8):70-73.
[3] Ken D Porad.Commercializ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 fi cation within Aerospace and Defense[C].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s,2007.
[4] Carlo K Nizam, Ken D Porad.RFID Part Marking Standards Update[C].Milan:MRO Europe,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