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陶短房
图/辛 刚
京剧《游龙戏凤》里,打扮成富商的明武宗对民间美女李凤姐自报家门,说自己的宅子“大圈圈里面有个小圈圈,小圈圈里面有个黄圈圈”。这3个“圈圈”其实都是围墙—北京城的内城、皇城和紫禁城是也。
别以为只有皇家才能享受这么多的“圈圈”,其实古代都城里的普通老百姓也一样生活在一重重“圈圈”里。
这个城墙里的“圈圈”,汉代叫“里”,唐代以后则叫“坊”。汉代长安城有160个里,里的四周都围着围墙,设有专门的“门卫”;唐代长安城(大兴城)则有109个坊,这些坊同样是围着围墙、设了门卫的“圈圈”;宋代的开封城,则有“10厢128坊”在城中,甚至城外也搞了9厢14坊。
搞“圈圈”的目的是为了安全,按照官书上的说法,是为了整顿首都秩序,
管理流动人口,防范犯罪行为,因此“圈圈”里的限制自然是比较多的。
首先是宵禁。不管汉代还是唐代,“圈圈”里都有严格的宵禁令。汉代长安城的宵禁时间是晚六点至早六点,唐代则是晚七点至早五点。宵禁时间一到,“圈圈”的大门都会紧紧关闭,“非军国大事不开”。
其次是各种限制措施。城市管理者觉得,“圈圈”里越单纯,安全程度就越有保证,因此制定了很多严格的规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许“圈圈”里开商店。要做生意,只能趁不宵禁的时候,去城里专门划出的“市坊”,也就是到专门的“买卖圈圈”里去做。
“圈圈”的门卫可都不是一般的人物,汉代归皇帝侍卫官“执金吾”管,到了唐代,则由“禁军”和“吏卒”等负责,总之都是吃皇粮的。宵禁时间一到,但凡没有通行证的,只能一概回“圈圈”里老实待着去。
说到底,最喜欢“圈圈”的是城市的主人,比如皇帝、大官什么的,这是因为:第一,他们有钱有势,比较怕丢东西、丢性命,自己躲在圈子里,把别人圈在其他圈子里,心里会踏实得多;第二,他们有权力,如果在圈子里待闷了,可以随时出圈溜达溜达—前文说的那位明武宗,不就三番五次溜达出去泡妞打架、游山玩水吗?
普通老百姓对“圈圈”就未必那么感冒了—固然,围墙能保护自己的安全,但也同时束缚了自由,影响了生计。照规矩,元宵节之类的几个特殊日子,“金吾不禁”,坊门可以通宵不关,每逢这些日子,老百姓都兴奋得了不得。“上元”的通宵欢腾和平时宵禁的冷清,正是普通市民对“圈圈”的直观感受。
时代终究是在进步的。不管城市的管理者多么青睐这种省时省力的“圈圈管理法”,也不得不顺应市民的要求,更何况放松“圈圈”可以促进商业、繁荣经济,让城市变得更有活力,对他们自己也有很多好处,因此自汉代以来,“圈圈”越来越放松。
汉代的里据说只有一到两个门,宵禁时间长达12个小时,而且宵禁后不但里门不得出入,连在里内的人也不得随意上大街,都得老实在家待着;到了唐代,坊门变成两到四个,宵禁只是“门禁”,坊门不开,但坊内却是可以自由走动的;北宋的“门禁”变得更为宽松,坊内更是近乎百无禁忌;到了南宋,索性连“圈圈”都没有了,“厢坊”成了类似“居委会”的基层行政单位。
汉朝时不但要在居民区周围搞“圈圈”,甚至连路上都要搞围墙;唐朝的长安、洛阳,围墙已看不见了;南宋的各级衙门索性跟居民区、商业区混杂在一起。
再说商业。汉代的“圈圈”是严禁任何小商小贩经营的;到了唐代,坊内茶肆、酒肆和小买卖已经不罕见;北宋的坊内已经可以开设各种商店;南宋以后,“圈圈”内外的商业气氛已区别不大了。
“圈圈”从严到松,围墙从高到矮、从有到无,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趋势。明代倭寇横行,上海县城的民众感到不安全,集资修了县城城墙。到了晚清,尽管依然兵荒马乱,但县城民众却集体请愿,把自己出资修的“圈圈”拆掉了,因为他们看到,“圈圈”其实并不足以防盗贼、保平安,反倒抑制了商业和经济的发展。
如今的城市,地面上的“圈圈”已经不多,据说大体完整的城墙,也只有西安、襄阳、平遥、兴城四座,但某些城市管理者心中的“圈圈”却顽固得很—尽管他们拆起残存的古代“圈圈”来雷厉风行,却不妨碍他们一碰到城市管理难题,就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在城区范围内竖起一圈圈无形的围墙,希望这些隐形“圈圈”可以便利他们的管理。更有甚者,在个别城市,以“便利外来人口管理”为由,那种酷似汉代的里、唐代的坊,有围墙、坊门、“官家门卫”和宵禁的“实体圈圈”也赫然拔地而起。
时代变了,自宋元之后,城市已不仅仅是政治中心、军事要塞,更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学术、艺术、生活功能于一身的人烟稠密的综合体,“圈圈”已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何况更文明、更发达的今日?
今天的城市该如何管理?昔日“圈圈”的残迹作为史迹、文物要保护,而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圈圈”、隐形“圈圈”,尤其管理者头脑里的“圈圈情结”,则应该努力去打破、去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