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空间使用角度的城市居住小区布局模式研究

2011-09-13 12:41黎智辉江晓丹
四川建筑 2011年6期
关键词:金茂居住小区青石

黎智辉,江晓丹、2

外部空间(绿地、广场和街道)是小区居民交往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交通线路的安排以及不同建筑形体的排列组合是构建小区空间秩序的主要手段。而人们在对空间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偏好——一些公共空间得到很好的利用,而另一些呈现出衰败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设计出来的空间秩序与空间使用的规律并不吻合。那么这种空间使用规律是什么,我们能否利用它来修正现有的空间形式,而改变人们对空间的使用方式,从而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对实际居住小区的调查对其加以研究。

图1 调查区域

1 概述

本文选择南京市楼区中央门街道一片用地约为24 ha的住宅区(googlearth量算为400m×600m)作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不同规模的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广场、健身场)为调研对象(见图1、表1)。范围选取依据:(1)约为一个居住社区的规模。(2)四周为城市道路所围合,具相对独立性。且区内用地以住宅为主,用地相对单纯,可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3)区内住宅小区具有一定历史,空间使用模式成熟。且不同住宅小区建造年代、空间形式不同,具有可比性。

表1住宅区内主要公共空间及其编号

调研区域东西南北四至分别为:芦席营路、青石村路、中山北路以及许府巷路。金川河从地块中穿过,南北向的金茂大街和东西向的南昌路将区域划分成4个相对独立的居住地块。分别是:长江新村40号、金茂花园、青石村以及工人新村。

2 公共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针对四个居住区13处公共活动场地进行实地调研:对16小时内的活动人数进行了统计,并对活动人群的构成也进行了粗略统计。同时针对部分居民进行了访谈。具体调查及分析结果有如下几点:

2.1 公共空间的活力分布与空间开敞度

通过单位时间场地平均活动人数比较可以发现,在4个居住小区中,公共空间最具活力的是工人新村、青石村,金茂花园次之,最缺乏活力的是长江新村40号(见表2)。通过实地观察发现:工人新村的开放度最高。小区北面、东面、东南角各有一门,虽有门卫,但管理并不严格,行人自由出入。新村内主要的两处公共活动场地(健身广场和休闲广场)位于小区主要交通道路旁。是周边小区居民最常光顾的地方。青石村内空间最为封闭,几乎每处宅间都有墙,体现了很强的防御性,宅间很少见到人。但滨河绿化为2008年新建,绿树成荫,环境较好。一天中不同时段都有居民在此休闲,服务对象为本小区居民。金茂花园内有较大中心花园,但入口狭窄,有门卫,且西北侧临近菜市场的小门仅在6:30-9:30及17:30-19:30开启,开放性一般。除了东北侧健身广场早间有外部居民入内,基本服务人群为院内居民。长江新村40号内宅间多被一层居民占做己用,公共空间少。仅有一个健身场地,偏于西北隅。环境质量差,使用者较少。附近另一处社区广场为南京红十字康复中心前广场,使用者多为住院老人,居民使用较少。此外,位于青石村路和南昌路交汇处的桥头广场也是人气最旺的一处场地。

另外青石村及工人新村的滨河绿化带均为2008年新建,由于青石村宅间封闭,滨河开敞度相对较高。相反,同样开放程度的河岸在工人新村内,由于整个小区的开敞反而显得可达性较低,去的人相对较少。

可见空间开敞度与环境质量是影响公共空间使用的重要原因。

表2 各小区公共空间活力及影响因素比较

图2 主要公共活动场地人数统计

图4 工人新村棋牌广场16小时活动人数统计

2.2 公共空间使用的时空特性

通过几个主要公共场所的使用折线可看出,公共空间使用的高峰时间(见图2)主要在早晨(6:30-8:30)、晚饭前(17:30左后)及晚饭后(19:30左右)。早晨使用的人群主要为健身者;晚餐前多为老人与幼儿使用;晚餐后休闲的中、青年人以及儿童的比重会适当增加。另外,在同一区位的不同场地或同一场地内的不同方位,使用者聚集点会根据光照条件而相应改变。如:区位相同的工人新村健身广场和休闲广场(见图3)在不同的时刻聚集人群有所侧重:15:30之前健身广场的人数高于休闲广场的人数,15:30之后则反之。其原因在于:健身广场较为开阔,白天日照强,傍晚照明好。居民日间活动趋于阴凉处,傍晚则大多偏好光线好的地方。

2.3 特定的和随机的公共场所

特定的场所:工人新村棋牌广场一般时间段基本无人,从13:00开始,使用者迅速聚集,最高时多达120余人(见图4)。天黑之后又迅速散去。活动者多为下棋观棋的中、老年人。女性、小孩极少。

随机的活动场所:由于建筑形式的多样,工人新村内出现了许多边角的休闲场所,经常有居民三五成群聚集聊天、打牌。而在其他以行列式住宅为主的小区内几乎见不到这种空间形式。

2.4 结论

(1)公共空间的开放度和环境质量影响其使用频率与空间活力。

(2)公共空间的使用有时空规律,其组织可根据时间规律、光照规律来安排。

(3)特定的空间形式满足特定的空间使用要求。

(4)不同建筑物的组合有利于随机休闲场所的形成。

3 基于使用角度的地块公共空间体系改进意见

改进主要原则:通过出入口改动,引导交通流线的变化,带动沿线公共活动空间的人气(见图5)。

长江新村40号:重点休整小区内部环境,将南门附近已拆除空地改建为公共绿地,方便使用。

金茂花园:将小区南入口移至正南处,增加入口的开敞度,可提高中心绿地的可达性。

青石村:东面架桥跨金川河通工人新村,引导交通流线的变化,串联公共活动场地,进一步带动公共活动空间的人气。工人新村:进一步挖掘边角空间,改建成休闲场所。

图5 空间修改示意

4 居住小区规划空间模式设想

以3万人的社区[1]作为基本单元,从公共空间使用角度空间进行居住小区空间模式的探讨(图6、7)。组织的基本原则为:

(1)为了增加小区的活力,增加小区开敞度。安全防卫的问题在宅间解决(以院落为单位封闭)。

(2)在不同区域范围根据公共设施的等级设计相应步行系统,串联相应公共空间。

(3)在建筑山墙面安排组团公共空间,形成间断式阴影区,满足遮阳和光照要求。

(4)独立公共场所的安排合理利用乔木,开敞与半开敞结合。满足不同时段需求。

图6 居住社区空间模式

图7 基层社区空间模式

[1] 南京市规划局.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S].2006

[2] 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金茂居住小区青石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小青石和水滴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轻质高强堇青石多孔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中国金茂:水面之下还有多少冰山?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中国金茂:“双曲线”发展破千亿规模
首例房产商标禁令:两处项目不得用“金茂”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