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血人参种子采收加工及育苗技术研究初报△

2011-09-12 11:43姚厂发魏升华罗战彪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种子数出苗率人参

刘 莉 姚厂发 魏升华 罗战彪

(1.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550001;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血人参为贵州苗族用药,载于《贵州民间药物》及《云南中草药》,味甘、苦,性温[1]。功效滋阴补虚,调经摄血,活血舒筋。主要用于崩漏,体虚久痢,肠风下血,溃疡不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肝硬化,疳积等。[2]

血人参又名铁刷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血人参(《贵州植药调查》),山红花、红苦刺(《云南中草药》)[3]。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茸毛木蓝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的干燥根。随着医药业的快步发展,以血人参为主要原材料的中成药如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独家专利、国家医保品种芪胶升白胶囊,由于疗效确切、质量稳定,深受患者喜爱,市场潜力巨大,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主要原料血人参野生资源日渐枯竭,已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解决血人参原料的供应问题,开展了血人参的优良种源筛选,进行野生变家种的研究。

在对贵州境内血人参的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种子的采收加工及育苗技术研究,进行了种子的成熟度判断方法和不同采收时期和加工方法对种子质量的影响等田间观察和试验,初步掌握了血人参种子的采收加工技术,为血人参种质资源库(圃)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奠定基础。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及来源2010年6月进行了血人参野生资源调查并采集标本,植物标本经贵阳中医学院魏升华副教授鉴定为豆科植物茸毛木蓝(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10 月、11 月、12 月采集野生血人参种子。

1.2 试验方法

1.2.1 血人参果实及种子特点观察

采收和加工

10月、11月、12月分别在野外割取血人参完整果序,阴干。统计单果序荚果数,观察果实形态;干燥后碾碎果实,除去破碎果皮等杂质,装入种子袋保存。

果实、种子的形态及成熟度判断方法

观察血人参果实果皮的颜色变化,采集果实解剖观察种子数量、形态及胚的发育情况。

血人参成熟果实中种子数量统计

将10、11、12月采集的3批果序,分别统计每批果序的平均果实数、每个果实中平均种子数、平均成熟种子数,计算出3批次的总平均值,比较其差异。

种子千粒重

随机取出3份血人参种子,每份1000粒,分别称重,求其平均值。

发芽试验

种子前处理将10月、11月、12月采集的种子分为三组进行实验,设3个重复,将种子在50~60℃热水浸泡2小时。滤除,晾干水汽备用。

培养在培养皿底部铺薄层脱脂棉,以滤纸作苗床,用水浸湿,摆放种子培养。培养箱温度:白昼20~25℃;夜晚15~20℃。

1.2.2 层脱脂棉,在上面放上与培养皿相同大小的滤纸作纸需观察统计每天观察培养皿中种子变化情况,记录每个处理中开始发芽的时间,每天发芽种子数,至连续5天无发芽种子即结束观察。根据观察结果,计算每个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持续时间。

1.2.3 种子育苗试验

1.2.3.1 基质:选择珍珠岩、腐殖土、河沙、菜园土四种基质,播种,两个月以后记录各基质出苗及生长发育情况。通过统计分析,以确定适合血人参的种子育苗的基质。

1.2.3.2 播种方式:分别以条播和穴播的方式在试验地播种,后续观察记录不同播种方式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情况。以确定血人参最佳播种方式。

①穴播:取种子1600粒,平均分为四组。土地作畦,每畦长600 cm,宽120 cm,高10 cm,间距50 cm。各组种子分别以30 cm×30 cm密度作穴播种,穴深3~5 cm,每穴播种子5粒,覆土厚度分别为1、2、3、4 cm,播种完后洒适量水。

②条播:土地作畦,每畦长600 cm,宽120 cm,高10 cm,间距50 cm,畦上开浅沟,沟深3~5 cm,宽10~12 cm,沟底应平,沟间距30cm。取种子,每沟播种200粒,覆土厚度2~3 cm,播种完后洒适量水。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果实、种子的形态及成熟度判断

2.1.1 植株形态:多年生灌木,高1~2米,全体有黄色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长10~20厘米;小叶41~51枚,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5毫米,密生细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通常较叶长;花紫红色;萼小,斜形,萼齿5;花冠长约8毫米;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花期7 月 ~8 月,果期 10 ~12 月[4][5][6]。

2.1.2 未成熟果实及种子:果实略皱缩,外果皮深棕褐色,略粗糙,或具纵皱纹,较细长;内果皮浅棕色或黑色。种子凹陷或皱缩,黄绿色、棕色或深褐色,无胚或胚发育不完整。

2.1.3 成熟果实及种子:果实饱满,外果皮浅褐色或浅棕褐色,内果皮近棕色。种子黄绿色或褐色,光滑饱满,有光泽,近圆柱形或球形,长1.7 ~2.4mm,直径1.5 ~2.1mm。

2.1.4 血人参成熟果实中种子数量统计

10、11、12月采集的3批果序,分别统计每批果序的平均果实数、每个果实中平均种子数、平均成熟种子数,结果如表1、2、3。

表1 不同采收期血人参果序荚果数统计分析

续表1

表2 血人参单果种子数统计分析

表3 血人参单果成熟种子数统计分析

由表1、2显示,10月、11月、12月血人参果序平均荚果数及每荚果平均种子数均无明显差异,果序平均有荚果47.9个,变化范围为42~55个;每荚果平均种子数为7.7粒,变化范围7~8粒;而单果成熟种子数有明显差异,(P<0.01),12月血人参单果成熟种子数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2.1.5 种子千粒重

由表4显示,3个月种子千粒重有明显差异(P<0.01),12月种子明显千粒重明显大于10月及11月,表示12月种子粒径大,发育更为完整、饱满。

表4 血人参种子千粒重统计分析

2.1.6 发芽率

表5 血人参种子发芽测试结果

10、11、12月采回的3批种子,采用相同方法加处理,其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其平均发芽率为0.867,变化范围为0.75 ~0.92。

2.1.7 种子采收加工

血人参果实10、11月有少量成熟,12月成熟度高。果实干燥后不能自然开裂,需采用用硬物碾碎果皮,除去破碎果皮等杂质,晾干,装入种子袋保存。

2.2 种子育苗实验

2.2.1 育苗基质的选择

4种基质中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情况如表5。

表6 不同基质中血人参种子发芽结果

4种基质中,出苗率以腐殖土基质为最高,其次为河沙、菜园土基质,3种基质的出苗率与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珍珠岩基质出苗率为43.5%,显著低于总体平均出苗率(P<0.01);在苗的长势上,四种基质对血人参苗期长势有一定影响,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据后期观察,菜园土基质的幼苗生长到1~2cm时有的根部出现腐烂、化苗;珍珠岩作基质在幼苗2~3cm时出现部分化苗,但较少。沙和珍珠岩作基质在后续生长中出现叶片发黄,掉叶等情况,且植株矮小,生长缓慢。以腐殖土中幼苗生长发育最好,长势最旺,菜园土次之,河沙和珍珠岩育苗后期生长发育较慢,甚至因营养不够而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2.2.2 播种技术

血人参以条播方式播种,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穴播,目前初步观察到血人参1年生苗到8月初开始开花。

表7 血人参播种实验记录

3 讨论

苗药血人参基源为豆科木蓝属的茸毛木蓝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以采挖野生资源供药用为主,茸毛木蓝的野生变家种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及药材的采收加工等有待研究。

3.1 对其野生状态下果实和种子的初步观察研究认为,野生血人参果实中成熟种子较少,12月份采集的果实,种子成熟度高,成熟种子数量较多,种子粒径大、收获量也相对较高,但在人工栽培下的仍需进一步研究。

3.2 血人参多生长于山坡草地或地埂上,以酸性黄棕色沙砾土发育最好。种子育苗试验中以偏酸性的腐殖土为佳,其幼苗生长发育最好,可能与此类基质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有关,菜园土次之,河沙和珍珠岩育苗生长发育较慢,甚至因营养不够而死亡;播种方式首选条播,以其出苗率高、幼苗生长发育快而占优势。

3.3 进行血人参育苗时可以选择在大棚中进行,选择腐殖土或黄棕色沙砾土,消毒以后播种,也可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黄色壤土上作苗床育苗,随时观察,防治病虫害。目前发现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可选用根腐灵或多菌灵等进行防治。

[1]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M].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2003.176

[2]中国天然药物彩色图集(一)[M].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2010.344

[3]中药大辞典(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1.2085

[4]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二)[M].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383

[5]贵州植物志(七)[M].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1989.413~414

[6]中国植物志(四十)[M].科学出版社.1994.257 ~259

猜你喜欢
种子数出苗率人参
花生每荚种子数相关性状QTL的定位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黄瓜雌性系NW-6诱雄技术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人参娃娃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百分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栽培环境下橘红果和橘黄果花楸种子败育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