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梅,王少良
(大连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礼、乐、仁、和”的字形理据及儒家文化阐释
孙红梅,王少良
(大连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汉字为表意文字,从字形我们就能判断其意义类属,也能推断出与之相关的思想文化内涵。儒家美学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乐”为具体的实现途径,在充分肯定文艺的社会功能的时候,将“礼”“乐”作为教化人心的手段,提倡礼乐和谐观。本文从古文字“礼”、“乐”、“仁”、“和”的字形入手,试图通过这几个概念的解析,揭示儒家美学思想的内涵。
儒家美学;礼乐文化;中和之美
礼乐制度是夏、商、周三代逐渐完善起来的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它由原始时代娱神的乐舞和祭神仪式的巫术图腾活动发展而来。在原始宗教中,祭祀仪式和用乐的规范,逐步发展成为西周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成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体现。古代的祭祀是君王向臣民推行礼治的示范,它体现出来的是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孔子云:“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P56)指的就是宗周政教合一的礼乐制度。“礼”就其文化学的内涵来看,是一种混合着宗教的虔诚、血缘的亲情、等级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法”,其中的核心是“仁道”。“乐”作为“礼”的依附,以“和”为其宗旨,它们的相互结合,突出强化儒家政治伦理的功能。
“礼”在其本义的基础上,一方面引申为泛指各种礼仪活动,《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也。”[5](P1373)另一方面,演变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观念形态之一,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礼”是维持社会稳定的行为规范,也是节制和陶冶性情的道德伦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古代社会是个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它已经内化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潜规则当中,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在春秋时期,人们已将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礼仪与反映礼之精神实质的礼义相区别,开始对“礼”进行理论上的说明,这表明礼义观念的成熟。
关于“乐”的字形释义除琴瑟之象和悬鼓之象说之外,还有乐舞说、谷物丰收之象说、奉傩神之事说、金丝之象说等等。比较来看,各家对“乐”字的解释,除了哨埙之像说把“乐”字的下半部分解释为长短不等交叉排列的骨哨之外,其他各家的解释基本都把它解释为“木”,即支撑乐器的木架。 对“乐”字上半部分的解释,可概括归纳为丝弦说、丝绳说、绳结说、谷穗说、金丝合璧说以及音孔说等观点。综合各家观点,我们可以总结出早期乐舞的文化意义在于娱神。远古时期,部落内部就已经有了集体性的宗教和祭祀性乐舞活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乐”更以其满足感官娱乐享受的特性而被奴隶主阶级所占有,逐渐成为身份、地位和特权的象征,并成为统治者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至少在商代,“乐”字的种种引申义如乐器、喜悦、快乐等含义已经开始出现。周人重视乐舞,因为“礼”在乐舞中能够得到完美的体现。在这样的意义下,“乐”已经上升为礼乐文化的艺术载体。
《说文解字》解释“仁”字为“亲也,从人从二”。[2](P161)“二”字象示天地,“仁”字构意表示人自立于天地之间。从甲骨文到小篆,“仁”字的形体都作“二人”会意,表明古人心目中对于“人”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仁”,这已纳入到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之中。中华文化对人的基本要求在于行仁义之道,要做到“仁”,首先就要相亲相爱,“礼乐归仁”成了儒学思想的核心要义。
在春秋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孔子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仁”学体系,标志着儒学的诞生。“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政治理想。由“仁”所建构起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孔子重建礼乐文化的理论基础。孔子把政治理想、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人生价值追求和人格美的理想都归结为“仁”。以“仁”改造礼,以“仁”统辖礼乐,以达到“天下归仁”。
孟子继承孔子以“仁”为基础的人道主义理想,政治上主张仁政,道德上弘扬主体内心的仁爱。在人性善思想的指导下,孟子把人格修养和审美视为人性的自觉追求。在他看来,审美对道德的建构在于发现人的善的本性,培护内心的道义美德并加以弘扬。荀子主“性恶”,认为人之成长要以“礼”为约束,达到“化性起伪”的结果。他认为审美应以礼乐为导引,促使人性由恶变善,成就人生。荀子《乐论》:“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2](P184)在礼法之外,之所以还必须以“乐”为辅,是因为“乐”具有和“礼”不同的特殊作用。“礼”的作用在于严肃等级,“乐”则能使不同等级的人之间关系和谐融洽,这样“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6](P183)
以“仁”的精神来充实礼教,使属于外在社会行为规范的“礼”与主体的道德实践互为表里,是孔子对中华文明的突出贡献。“仁”虽是春秋时代广泛使用的尚德观念里的重要概念,但它作为儒学的中心范畴是由孔子奠定的。在《论语》里,“礼”的使用次数只有75次,而关于“仁”则有109次。每次谈“仁”的内容不同,涉及到了仁德的诸多方面,其中心是具有仁者襟怀的君子人格的养成。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达到仁者境界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约之以礼的“克己”,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二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基本精神是“爱人”,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把“仁”作为礼乐文明的核心,从而使立于“礼”的行为规范具有道德自律的意义。“爱人”是由“亲亲”之义扩大了的“己欲立而立人”的泛爱精神,奉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行为准则,与讲究和谐的“乐”关系更直接,或者说,孔子提倡的仁爱精神更多地体现在“乐”里。
“和”字未见有甲骨文字形,金文的“和”从“木”从“口”会意,“口”与“木”相连,表示鸟雀在树木枝干上鸣叫,此唱彼和。《易·中孚卦》:“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这里用的就是其本义。小篆的形体将“木”写作“禾”。《说文解字》依据小篆字形解释“和”字:“相譍也,从口禾聲,戶戈切。”[2](P32)按照许慎的理解,“和”为“从口禾声”的形声字。
古文“和”与“龢”本不是同一个字,它们各自的构字理据明显不同。《说文解字》:“龢,调也,读与和同。”[2](P48)段玉裁注:“经传多借和为龢。”[7](P152)“龢”字的甲骨文字形为“ ”,由三个构件组成,左下方的构件像编管之形,是由多条竹管合并而成的笙箫,其上方的“口”形,表示吹奏之义。字形右侧的“禾”,大多将其看作是表音的声符,但从某些金文字形“禾”的尖端向“口”倾斜并与之相连来看,似乎也有表意的作用。综合衡定,“龢”应该是表示乐声调和与声韵和谐之意。“龢”的义符“龠”本是乐器的一种,声符“禾”也与“乐”的“谷物丰收之象”有几分相似。“龢”的造字本义应为“调和”、“和谐”,《说文·龠部》:“龢,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又:“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2](P48)可见,以其作形符表意是切合“调和”、“和谐”的意思的,后来这些意思的表达都写作为“龢”。
总括来说,“和”字的本义为“调和”、“和谐”、“应和”,后来在其本义之上又引申为附和、允许、和睦、融洽、和煦、晴和、适中等意思。在先秦时期,无论是在儒家思想还是在道家思想中,普遍都强调“和合”。儒家倡导以礼乐立教,音乐实为儒家陶冶情操培养君子人格的方式。但“礼”也有其不完善之处,需要用“乐”来弥补“礼”的不足。儒家的仁爱思想为“礼崩乐坏”的时代营造了一种社会关系的粘合剂,成为社会融合极具感召力的思想理论。
“礼乐归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儒家的“礼乐”学说体现的是社会伦理思想,对后世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心态产生了深刻影响。“礼”为礼仪,原指祭祀祖宗神灵时的欣慰仪式和程序;“乐”是与“礼”相配套的音乐,兼含诗歌和舞蹈,由原始时代娱神的乐舞和祭神仪式的巫术图腾活动发展而来。礼、乐虽可以分开来说,但是在上古时代两者是不可分离的。西周礼乐制度为后代统治者开创了一条具有典范意义的文治之道,“礼”体现德治和仁政的途径,“德”和“仁”均为抽象的概念,“礼”则是其具体化的制度或行为方式,它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礼、乐二者“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在这里,“礼”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乐”在等级差别中起调节粘合作用。
孔子虽然重视乐教,但是并不认为所有的“乐”都是于人有益的。他说:“乐节礼乐……益矣;……乐宴乐,损矣。”(《论语·季世第十六》)儒家音乐理论认为,雅乐能起到明礼彰德的作用,“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礼记·乐记》)音乐怎样体现“礼”呢?就是“比音而乐之”。宫、商、角、徴、羽必须按一定的秩序排列,才能使“乐”的旋律和谐统一。这样,“乐”在自身的形成过程中就体现了“礼”。这就是说,从事那些由“礼”所节制的“雅乐”活动,才是有益的,而从事那些“非礼”的“宴乐”的活动则是有害的。孔子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第三》)这指的是感情表达要有节制,不能过度而太激动了。孔子要求君子修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第七》)用尽美尽善的和谐优雅之音乐,养成平和从容的性情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当为“成于乐”的应有之义。可见,孔子的美学评价是持先“善”而后“美”原则的。他认为“博学于文”必须“约之以礼”,“文”与“质”必须统一在“礼”的基础上,也只有合乎“礼”之“善”的品质,才能养成其为道德完美的人。
《论语·学而》记载有孔子的一段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儒家的“中和”包括天人之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自然也包括文艺的和谐美在内。从起源上来论,“乐”与“礼”同源同体。“就礼乐关系而言,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其深远影响是,一方面形成了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化倾向,一方面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功利化倾向。”[9]《礼记·乐记》云:“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乐者,审一以定和”,“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这表明,“和”就是“乐”的基本特征,由“礼”派生的“和”之美,在中国古代社会现实中有多种表现形态。儒家以“仁”作为美学思想的核心,把体现美和善、情和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礼乐之和”作为音乐美学思想,其宗旨是礼乐所体现的社会秩序。“礼”规范行为,“乐”培养情感,“礼”外施,“乐”内化。在礼乐关系上,用“礼”制“中”,目的也就是达“和”。换言之,在二者关系中,“礼”是主导的,“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合乎礼,才有中和,才有美。这种“中和”之美主要体现在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三个不同的层面上。
原始的“祭礼”以祭祀天神、地祗、人鬼为内容,统称为“三礼”。商人信巫重鬼,敬奉神鬼的祭祀活动比较频繁。西周初期的祭祀仍沿用前朝的旧制,但在周公制作礼乐之后,开始了由“尊神”到“尊礼”的变革。《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我们还是能看到古人对神灵的恐惧与敬畏,希望通过祭神事神,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神人以和的目的。
《国语·周语下》有记载说:“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和成,上下不罢……夫有平和之声,则有蕃殖之财。于是乎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德音不想,以合神人,神是以宁,民是以听”[6](P41)在州鸠看来,政事就像音乐,特别需要一种和平的境界。在音乐中,无论歌声、乐调、旋律、器乐,都完美地汇合在一起,相互应和,这便是“和”,声音大小适中,这便是“平”,唯有这样的音乐才阴阳和谐,感动天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里的“乐”之“和”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己经扩大到整个宇宙之“和”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整个宇宙是由阴阳对立统一所组成的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乐”的和美正是宇宙“和气”的表现。所谓“物得其常曰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6](P41)也就是说“和”能实现“物得其常”,亦即阴阳协调,万物都按照它的规律和谐地生产发育。正因为这样,他认为把这种“平和之声”通过各种乐器加以演奏,就能达到“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社,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6](P41)
“天地之和”是天地生成万物且使万物不失其性的大根本大功德,“人心之和”则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感情的发而中节与相安不夺。《礼记·乐记》上有“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大凡人之情感过于外露则会发散而不凝重;过于内敛则让人难以忖度。刚正的情感如果不加以适当的表现,则会流为愤怒情绪的一味宣泄,柔和的情感如果缺乏美的调适,易于使人产生懦弱胆怯的感受。“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正是对审美感情的“中和”品质的揭示。“礼乐之和”强调审美中的道德意识和伦理的教化,使道德实践和审美追求达到自觉的一致,从而使审美体验与人格修养、人生境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显然,这里所着意的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亲和与友善,儒家竭力提倡“和”的哲学,宣扬“和为贵”,以营造一种亲和友善的社会氛围。
音乐的特征是“和”,儒家所讲的“中和”是从血亲关系、伦理道德和社会实效角度,宣扬“和合相善”的伦理美学。我们可以通过“乐”所蕴涵的政治功能和属性,来领会这种“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髓。“仁”是孔子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他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其目的是达到政通人和,而实施“仁”的手段和途径在于礼和乐。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三》)儒家从礼和乐两方面阐述了“仁”的目的和意义,而仁爱精神更多地体现在乐里。“乐”与“仁”的会通是艺术与道德在人之情性深处的统一,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境界与“天下归仁”的境界是相通的。艺术修养亦有助于道德人格的完成,故有“成与乐”之说。孔子称赞《韶》乐的“尽善尽美”,揭示了美善合一的审美理想。尽美者未必皆尽善,但能够达到尽善尽美者,必是在美的形式中体现了仁爱精神,是仁与美的和谐统一。
倡导乐以体政,这在先秦并非只有儒家是这样,先秦诸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共同特点,都是不离开政治来谈音乐的,他们关于“礼乐”的争论,其实就是争论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辅助治理国家,因此为政者重视礼乐的政治作用,以“乐”作为政治统治的手段和工具。《左传·襄公三十年》云:“礼,国之干也”。周人提出的“政像乐,乐从和”。在这里,“礼别异,乐合同”,礼乐相须为用,“乐”是在等级差别中起调节作用的粘合剂。
总括来说,儒家倡导美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是“礼乐”和“中和”这两个范畴,特征就是以“礼”为本,以“中和”为准则。儒家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具体体现在孔子儒家美学的核心、审美标准和评价标准这三个方面。其中,“仁”的理论是儒家美学的核心,“美善合一”是儒家美学的评价标准,“和”是儒家美学的审美标准。三者在儒家美学思想中体现于礼乐相和,乐和人和,如此天下归仁,即可达到不同等级阶层各复其位,整个社会也就可以实现和谐有序的礼制文明的理想。
[1](春秋)孔 子.论语(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
[2](汉)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宋)丁 度.集韵(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6]张少康,卢永璘.先秦两汉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8]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9]郭 杰.中国礼乐文化初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6):30-35.
[10]张 毅.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编辑 赵立人〕
The R ationale of Ritual,Music,Benevolence and Harmony’s G lyphsand the Explanation of Confucianism
S UN Hong-mei,W ANG Shao-lia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Dalian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116622)
Chinese characters are ideographic characters,we can infer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from the shape of its generic sense,"Benevolence"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Ritual"and"Music"are specific ways to realize.It affirm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art,at the same time,"Ritual"and"Music”are as it’s means to educate people.It promotes the concept of harmony ritual.This paper proceeds from the Ritual,Music,Benevolence and Harmony‘s ancient glyphs,and its purpose is to reveal the Kernel of Confucian aesthetics by explaining these concepts.
Confucian aesthetics;the Culture of"Ritual"and"Music";the b eauty of harmony
B222
A
1674-0882(2011)04-0014-05
2011-06-30
孙红梅(1987-)女,内蒙古托克托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王少良(1959-),男,吉林东辽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下部为“木”,形似丝弦绷缚在木架之上,象示弦乐器之形。金文字形开始出现了一个类似于“白”字的符号,似表示弹拨琴弦的器物。小篆字形承继金文而来,其造字原理相同。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认为,“乐,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或增‘白’以像调弦之器。”由此可知,“乐”的造字本义为古代可供弹拨的弦乐器,但《说文解字》解说“乐”为“五聲八音緫名,象鼓鞞,木,虡也。”[2](P124)许慎的说法稍有不同,并不认为“乐”是琴瑟一类的弹拨乐器,而认为上部像“丝”的符号是打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