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思国,李仙蕊,黄佳佳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螯合树脂是一类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多配位络合物的功能高分子材料[1].有机硫化合物一般具有软碱或中间碱的性质,而贵金属离子则多属软酸,根据软硬酸碱理论,两者之间易形成稳定的螯合物[2-3].因此,含硫配位原子的螯合树脂对贵金属离子大都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废水处理、贵金属分离与富集以及湿法冶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7].
笔者以前期研究[8-9]为基础,用噻吩为含硫单体,与双氯甲基刚性交联剂进行连续Friedel-Crafts烷基化聚合反应,合成噻吩直接参与骨架的主链型超高交联螯合树脂TP-XDC和TP-CMB,但研究发现,该树脂聚合不完全,比表面积较小.为此,我们进一步通过TP-XDC树脂的后交联以及噻吩单体在B-XDC骨架上的接枝反应制得两种含硫超高交联螯合树脂,并对它们的物理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
1,4- 二氯甲基苯(XDC)、4,4'- 二氯甲基联苯(CMB)为工业品,使用前未经纯化;氯甲醚为工业品,使用前重蒸精制;噻吩(TP)、苯(B)、1,2-二氯乙烷、盐酸、丙酮为分析纯;无水四氯化锡、无水三氯化铁为化学纯,使用前未经纯化.
1.2.1 主链型含硫树脂的合成
用1,2-二氯乙烷作溶剂,在无水SnCl4存在下,加入一定比例的TP和XDC(或CMB)于反应瓶中;0℃预聚1~2 h,室温反应4~5 h,50℃反应5~6 h.反应产物经捣碎后,用稀盐酸加热煮沸6 h,乙醇抽提6 h,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抽滤,80℃真空干燥,得树脂TP-XDC和TP-CMB.
1.2.2 树脂的后交联
树脂TP-XDC经适量1,2-二氯乙烷溶胀过夜后,加入无水 SnCl4,60℃反应5 h,升温至80℃反应4 h.反应物后处理方法同上,得p(TPXDC)树脂.
1.2.3 侧链型含硫树脂的合成
(1)骨架B-XDC按文献[9]方法制备.
(2)氯甲基化:骨架B-XDC经1,2-二氯乙烷溶胀过夜后,加入氯甲醚、无水SnCl4,50℃反应12 h.后处理方法同上,得氯甲基化树脂BXDC-CH2Cl(增重28.95%,氯含量4.63 mmol/g).
(3)接枝噻吩:氯甲基化树脂经1,2-二氯乙烷胀过夜后,加入TP、无水SnCl4,40℃反应5 h,50℃反应5 h.后处理方法同上,得树脂B-XDC-CH2-TP(增重58.44%).
C,H,S元素含量采用Flash EA 1112元素分析仪进行测定;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根据BET法,用氮气作吸附质,通过 Quantachrome NovaWin2比表面积及孔径测定仪测定.
2.1.1 树脂的合成及后交联反应
以噻吩和双氯甲基刚性交联剂为原料,制得二种含硫杂环的主链型超高交联螯合树脂(TPXDC和 TP-CMB).该类树脂通过刚性交联剂(XDC或CMB)的氯甲基(-CH2Cl)与噻吩环进行连续化Friedel-Crafts聚合与交联反应,逐渐形成具有三维超高交联结构的吸附树脂.
2.1.2 元素分析
表1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树脂TP-XDC和TP-CMB中的S含量分别为9.96%(3.11 mmol/g)、6.78%(2.12 mmol/g),说明噻吩参与了树脂骨架的交联.理论上,氯甲基全部转化为亚甲基时,树脂骨架中只含有 C,H,S,总量为100%,而实际树脂中C,H,S总量并未达到100%,说明聚合不完全,产物树脂中仍有少量氯以氧甲基(—CH2Cl)形式存在.树脂TP-XDC和TPCMB的合成属于连续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产品结构十分复杂.按TP-XDC和TP-CMB树脂的理想交联结构,计算可得其硫含量分别为11.11%(3.47 mmol/g)、7.27%(2.27 mmol/g),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证明树脂主要是含硫杂环的交联结构.另外,TP-XDC树脂的 C,H,S总量81.15%远小于TP-CMB树脂的 C,H,S总量95.57%,分析原因是XDC较CMB少一个苯环,交联网络空间间距小,合成树脂的空间位阻大,导致其聚合更加不完全,残余的氯甲基(—CH2Cl)更多.
表1 树脂TP-XDC,TP-CMB和p(TP-XDC)的元素分析结果Tab.1 The results of elemental analysis for TP -XDC,TP-CMB and p(TP-XDC)resins %
经过后交联反应,TP-XDC树脂的 C,H,S含量均有提高,S含量从9.96%(3.11 mmol/g)提高到10.71%(3.35 mmol/g),更加接近理想计算值11.11%(3.47 mmol/g).这一结果说明后交联反应在促使树脂聚合完全方面,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2.1.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表2 树脂TP-XDC,TP-CMB和p(TP-XDC)的孔结构性能Tab.2 The pore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TP -XDC,TP-CMB and p(TP-XDC)resins
从表2树脂的孔结构性能可以看出,树脂TP-XDC和TP-CMB具有一定的比表面积,分别为36.46 m2/g、330.87 m2/g;经过后交联,TPXDC树脂的比表面积有所提高,从原来的36.46 m2/g提高到50.85 m2/g.这是因为经过后交联,苯环上残留的氯甲基(—CH2Cl)能够继续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将氯甲基转化成亚甲基(—CH2—)桥,贯穿到网络结构当中,从而使树脂聚合更完全,比表面积提高.但由于TP-XDC树脂的空间位阻较大,完全聚合比较困难,比表面积仍比TP-CMB小.
图1 树脂TP-CMB,TP-XDC和p(TP-XDC)的孔径分布Fig.1 The pore-size distribution of TP-CMB,TP-XDC and p(TP-XDC)resins
树脂TP-CMB、TP-XDC和p(TP-XDC)的孔径分布见图1.可以看出,该类树脂具有较窄的孔径分布.根据IUPAC分类标准[10],结合表2中树脂的平均孔径可知,该类树脂的孔径尺寸分布主要集中在低端中孔范围.通常,吸附剂的孔尺寸是吸附质分子的2~6倍时,二者相互匹配,对吸附有利;而孔径太大不易稳定吸附,孔径太小则吸附质无法进入树脂内部[10].由此推断,该类树脂对Au(Ⅲ)、Ag(Ⅰ)等贵金属离子会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2.2.1 树脂的合成
侧链型树脂的合成是,先通过芳烃小分子(B)与双氯甲基刚性交联剂(XDC)的连续Friedel-Crafts烷基化聚合制得超高交联树脂骨架,再对其进行氯甲基化,并经接枝作用引入噻吩.
在合成骨架的过程中,高分子主链中会残留一些氯甲基,氯甲基化过程中引入氯甲基,每个苯环上有两个或多个氯甲基.因此,这种树脂与噻吩反应时的情况更为复杂,噻吩可能与一个或多个氯甲基反应.另外,噻吩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自聚,得到噻吩的二聚体或多聚体.
2.2.2 元素分析
元素分析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骨架的C、H总量达到95.56%,接近100%,说明其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进行比较充分.对其进行氯甲基化后,C,H总量降至82.19%,说明苯环上重新引入氯甲基(—CH2Cl),树脂中的氯含量增加,C,H含量相对降低,这与树脂增重28.95%(氯含量4.63 mmol/g)的结果比较一致.接枝噻吩后,树脂中的S含量为16.73%(5.23 mmol/g),树脂增重58.44%.若接一个噻吩单体,理论S含量12.94%,增重24.39%;若接噻吩二聚体,理论S含量19.43%,增重65.62%.综合推断,每个氯甲基至少接一个噻吩单体或噻吩的多聚体.另外,可以看出,侧链型树脂的 S含量(5.23 mmol/g)高于主链型树脂.
表3 侧链型树脂合成过程中的树脂元素分析结果Tab.3 The results of elemental analysis for B -XDC,B-XDC-CH2Cl and B-XDC-CH2-TP resins%
2.2.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表4列出了侧链型树脂合成过程中的树脂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可以看出,骨架B-XDC的比表面积为339.13 m2/g,经过氯甲基化,比表面积降为200.43 m2/g,接枝噻吩后,比表面积继续下降至190.62 m2/g.通常情况下,强极性功能基的引入会使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增强,并引起多孔聚合物的比表面积降低[10].
表4 侧链型树脂合成过程中的树脂孔结构性能Tab.4 The pore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B -XDC,B-XDC-CH2Cl and B-XDC-CH2-TP resins
从图2树脂的孔径分布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树脂的孔径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孔,但孔径大小发生明显变化,结合表4,平均孔径从12.96 nm变为38.79 nm,再变为15.34 nm.推断认为,虽然氯甲基(—CH2Cl)及噻吩的引入,使B-XDC树脂原有的链间作用力增强,并导致其孔结构塌陷,比表面积降低,但氯甲基化反应所产生的亚甲基(—CH2—)桥则使其孔结构更加丰富,而这两种作用力平衡的结果使得最终产品平均孔径略有增大.
图2 侧链型树脂合成过程中的树脂孔径分布Fig.2 The pore-size distribution of B -XDC,B-XDC-CH2Cl and B-XDC-CH2-TP resins
(1)以噻吩为含硫单体,与双氯甲基刚性交联剂直接聚合或接枝到超高交联树脂骨架上,合成主链型和侧链型两类含硫超高交联螯合树脂;
(2)对主链型超高交联螯合树脂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表明,噻吩成功地参与了树脂骨架的交联,树脂TP-XDC和TP-CMB的硫含量分别为3.11、2.12 mmol/g,树脂TP-CMB的比表面积可达330.87 m2/g,但树脂TP-XDC的比表面积偏低(36.46 m2/g);
(3)树脂TP-XDC的后交联反应表明,经过后交联,树脂聚合更完全,S含量从3.11 mmol/g提高到3.35 mmol/g,更加接近理想计算值3.47 mmol/g,比表面积提高到50.85 m2/g;
(4)侧链型超高交联螯合树脂的合成与表征表明,侧链型树脂的硫含量(5.23 mmol/g)高于主链型树脂,同时比表面积提高至190.62 m2/g.
[1]向万宏,刘峥.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新进展[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3,32(2):16-22.
[2]李华,路建美,纪顺俊,等.微波辐射条件下含硫螯合树脂的合成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20(4):81-84.
[3]QU Rong-jun,SUN Chang-mei,JI Chun-nuan,et al.Synthesis of a novel chelating resin with heterocyclic ring of S and N[J].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2003,12(1):83-86.
[4]王帅,钟宏,王仲南,等.选择性吸附贵金属离子的螯合树脂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0,39(5):747-750.
[5]罗凡,董滨,毕研斌,等.螯合树脂吸附金属阳离子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1,37(1):23-27.
[6]刘怀志,徐羽梧,江祖成.含硫氮螯合树脂对金、银及某些贱金属氰化物吸附性能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0,16(4):286-290.
[7]JI Chun-nuan,ZHANG Xiu-juan,QU Rong-jun,et al.Synthesis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chelating resins containing sulfoxide heterocyclic functional group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6,17(10):1313-1316.
[8]原思国,王秀莉,周永豪,等.高比表面积吸附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其用途[P].中国专利:CN101338019,2009-01-07.
[9]原思国,金秋,张晓燕,等.芳烃小分子化合物制备高比表面积吸附树脂的方法[P].中国专利:CN101698702A,2010-04-28.
[10]何炳林,黄文强.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