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作用的抚育采伐工程设计审核的探讨

2011-09-06 01:14:24樊冬温杨雪峰李应珍刘瑞林
森林工程 2011年6期
关键词:工程设计可行性森林

樊冬温,杨雪峰,李应珍,庄 岩,刘瑞林

(1.中国林科院森林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86;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3.内蒙古森工工业集团,内蒙牙克石 022150)

抚育采伐工程的设计是抚育采伐作业的依据,对抚育采伐工程设计开展审核或内部审核,对于改进抚育采伐作业工艺、减少或避免在作业中负面的作用效应、保护作业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缩短作业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周期以及森林经营组织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十分有意义的[1]。

森林经营组织是森林抚育采伐工程实施的主体,林权改制后的林权所有者其主体地位更加清晰,森林经营组织最清楚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规划情况,最了解作业区域的生态环境情况,最该知道保护什么、如何去保护,所以森林经营组织进行森林抚育采伐工程审核或内部审核是十分必要的,是森林抚育采伐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此外,抚育采伐工程内部审核能使森林经营组织更加深入了解工程的设计意图和工艺技术要求,为制定工程作业的具体实施措施奠定了基础。通过审核还能发现工程实施中的问题,寻求改进机会,提出工程优化方案,以利于工程整体效益的提高。

本文仅对基于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作用的抚育采伐工程设计的审核原则、程序及内容要求进行探讨。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作用即指森林工程活动对工程作业区生态系统的作用,包括作用因素、作用对象和作用效应。作用因素是由工程活动产生的;作用对象系指森林的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和功能;作用效应即作用的性质、程度和范围。

抚育采伐工程设计的审核原则主要包括:

突出重点,着眼全过程;依据充分,方法得当;文件完整规范,结论准确;注重实效,鼓励公众参与。

1 审核的程序

基于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作用的抚育采伐工程设计的审核程序可分为4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审核实施阶段、审核评价阶段和审核报告书的编写阶段,如图1所示。

2 审核的内容要求

2.1 准备阶段

2.1.1 工程文件及参考文献准备

(1)工程文件可包括:①工程项目批准文件;

②抚育采伐工程作业区调查设计说明书 作业区调查设计表、作业区平面设计图等;③项目设计依据;④其他相关文件。

(2)参考文献可包括:①抚育采伐工程所在区域的社会 经济 生态的相关文献 ②抚育采伐作业区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③林分组成、林分的生长环境、林分生长状况;④曾经进行过的工程活动和外力干扰的相关文献;⑤其他相关文献。

图1 抚育采伐作业工艺过程系统基本框架图Fig.1 Basic framework intermediate felling operation process

2.1.2 审核重点的确认

将在抚育采伐工程作业中对作业区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且难以控制、具有隐蔽性及生态安全隐患的工序及工艺流程作为审核重点。

2.2 审核实施阶段

2.2.1 审核方法

根据工程类型、规模、目标、工艺流程以及森林经营组织的经济、技术和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确定审核方法,可采取专家研讨会、论证会等方式。在进行目标、指标审核确认时可采用类比法。

2.2.2 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包括:

(1)根据工程项目审核的需要,对林分的起源、树种组成、林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单位面积株数和蓄积量等进行实地调查。

(2)立地条件 (地形、土壤)。

(3)对抚育采伐类型、方式、强度、伐后郁闭度、清林方式、作业工艺等的可行性进行实地调查。

(4)对抚育采伐林木的权属、林种 (公益林、商品林)进行实地调查。

2.2.3 抚育采伐作业区域生态系统分析

除了对系统内的资源、群落结构、生态过程及其功能的要求进行分析外,还应重点分析:

(1)抚育采伐方式、清林方式、作业工艺相关的地形、土壤、敏感性保护目标、气候因子等。

(2)林分起源、树种组成、林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单位面积株数和蓄积量等。

(3)抚育采伐作业前曾进行过的工程活动外力干扰。

2.2.4 工程分析

(1)工程策划分析。工程策划分析可包括:①工程项目的方针、目标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一致性 ②抚育采伐区划 抚育采伐类型 方式 采伐强度,伐后郁闭度,清林方式、作业季节等;③使用工具 (手工锯、油锯或割灌机)的依据和可行性;④集材方式确定的依据和可行性;⑤归楞装车方式确定的依据和可行性。

(2)工程建设分析。工程建设分析可包括作业工艺设计分析和作业前准备工程设计及其施工分析。作业工艺设计分析可包括:①依据抚育采伐作业工艺设计构建抚育采伐作业工艺过程系统抚育采伐作业工艺过程系统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②对抚育采伐作业工艺过程系统的输入特性(工程特性要求、人力物力资源、作业前林分状态及其作业区域生态系统保护要求等)进行分析;③对抚育采伐作业工艺过程系统的输出特性 (抚育采伐产品、采伐剩余物、作业后林分状态和林地状态、工程的生态系统作用效应等)进行分析。

图2 抚育采伐工程设计的审核程序Fig.2 Audit process of intermediate felling engineering design

作业前准备工程设计与施工可行性分析可包括:①采伐木和保留木的标记 (挂号),特殊保护林木的标记,集材道、楞场 (装车场)、运材支(岔)线的选设与施工;②机库、油库、驻地等辅助工程的选设与施工。

工程装备系统分析包括:①间伐装备和装备系统的功能及其对生态系统的作用;②集材装备和装备系统的功能及其对伐区生态系统的作用;③归楞装备和装备系统的功能及其对伐区生态系统的作用;④支 (岔)线运材装备和装备系统的功能及其对伐区生态系统的作用;⑤清林装备和装备系统的功能及其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3)抚育采伐作业预测分析。抚育采伐作业预测分析,其关注点和具体内容为:

抚育采伐作业预测应特别关注:①作业工艺设计时已预测到的而又不可避免的生态系统负面作用,对此制定的补救措施的可行性;②作业工艺设计的缺陷可能产生的生态系统负面作用及其应对预案的可行性;③对违规作业的管理措施的可行性。

抚育采伐作业管理的预测分析内容包括:①抚育采伐作业监测系统的功能、监测范围、精度和量程等是否能满足实际监测的需要;②抚育采伐作业中装备的排放、噪声、灯光等管理措施的可行性;③抚育采伐作业过程中废油、废水、生活垃圾等管理措施的可行性;④抚育采伐作用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的可行性。

(4)抚育采伐工程长期作用预测分析。抚育采伐工程长期作用预测分析可包括:①抚育采伐区划、抚育采伐类型、方式、采伐强度、伐后郁闭度,清林方式,作业季节等可能引起的群落结构的变化对群落演替方向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②集材道的选设,楞场的选设,运材支 (岔)线的选设等可能引起的群落结构的变化对群落演替方向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③抚育采伐作业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壤性质的改变,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干扰等。

2.2.5 目标、指标的审核与确认

在对抚育采伐作业区域生态系统分析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审核抚育采伐工程设计对作业区域生态系统的作用,确认抚育采伐工程设计的生态系统作用的目标、指标[4]。

抚育采伐工程活动、作用因素、目标、指标、运行控制参见表1。

2.2.6 优化措施的确定

优化措施确定的程序为:①根据确认的目标、指标及审核重点,提出优化措施的建议;②对优化措施的建议进行筛选,对筛选后的建议进行可行性分析;③确定优化措施。

2.3 审核评价阶段

2.3.1 审核过程的评价

(1)文件的合规性和规范性评价。评价内容可包括:①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或行业标准 (和/或地方标准)的规定;③是否与国际相关标准指标协调;④审核所用的参考文献的时效性、权威性和代表性。

(2)审核过程的规范性评价。评价内容可包括:①抚育采伐作业区域生态系统分析的规范性;②抚育采伐工程分析的规范性;③审核程序的规范性。

表1 抚育采伐工程活动、作用因素、目标、指标、运行控制示例Tab.1 Example of intermediate felling engineering activity,factors,goals,index and operation control

2.3.2 审核结果的评价

审核结果的评价,即对审核确定的目标、指标和优化措施的评价,可包括:①合规性评价,包括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依据是否可靠,工程项目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②技术评价,包括技术上的先进性、前瞻性、可行性、安全可靠性;③经济评价,包括投资、各种费用、方案实施后各种效益的预测;④管理评价,包括管理模式、人员结构、生产组织、生产安全保护、信息反馈机制、应急预案等;⑤综合评价,根据政策、技术、经济和管理上对生态系统作用的分析内容和评价结果,对工程项目的生态系统作用做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述。

2.3.3 审核评价结论

审核评价结论包括评价综述、结论、对策和建议。

2.4 审核报告书的编写阶段

审核报告书的编写宜文字简练、依据充分、评价科学、结论明确。

3 结束语

在抚育采伐工程设计后实施前,建议在上文所述的审核原则下,依据审核程序和审核的内容要求进行内部审核,以促进森林经营组织真正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1]樊冬温,杨雪峰,李应珍.森林工程审核的作用和基本思路[J].森林工程,2010,26(4):82 -85.

[2]GB/T 15781-1995,森林抚育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3]樊冬温,杜鹏东,刘明刚,等.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构建抚育采伐工程过程系统的探讨[J].森林工程,2009,25(5):23 -25.

[4]LY/T 1594-2002,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工程设计可行性森林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4:14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EDA技术创新演化与工程设计应用
河南科技(2015年1期)2015-02-27 14:20:07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