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泾县二中(242500) 汪汉旗
课堂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是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许多一线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时不约而同地回归到原点,即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从某种角度来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构成的一种循环,提问既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刺激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因此,提问(问题)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和学习行为的核心。
笔者有幸于马鞍山市实地观摩了2009年安徽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选的比赛,回来后又通过录像对部分教师的教学比赛课例中的“提问”方式进行了梳理和思考。本文重点分析其中六位一线教师的课堂案例研究,以期获得更多的启迪和经验。
安徽省高中地理优质课大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自教学一线的优秀骨干教师,优质课大赛既是选手们平时教学状况的浓缩和集聚,同时也是他们日常教学状况的集中反映。通过观察,我们得出以下几点思考:
1.提问是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观察表明(见下表),在一节课45分钟时间内6位教师提问最多79个,最少21个,提问的平均数量是一节课41.5个(每分钟大约0.92个)。哪一种方式更好——提很少的问题还是很多的问题?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关于问题的数量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相关研究。但是,经过认真准备并精心选择的少量问题比提出很多的问题更可取。
?
2.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无效)提问,缺乏目标,缺乏层次,缺乏价值。
低效提问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没有指向教学目标,为提问而提问,即盲目的提问;提问认知水平低下,且缺乏思维层次,设置问题往往深一脚浅一脚,提问缺乏逻辑性;提问不具有启发性,随意提问,提问毫无价值等等。无效提问是指那些没有提问必要的提问。按照这些标准,我们发现参加本次地理优质课大赛的教师无效提问一节课数量最多22个,平均10.83个,比例最高40%,平均26.1%。无效提问一节课平均6.8%。
【教学片段一】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从淮河之滨的煤城一路走到了长江之畔的钢城,来到了你们这个地方。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印象?在你们读小学之前,中国曾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涝灾害,记得是哪一年吗?(98年)我们一起来看一段98年特大洪水视频。(播放视频)
师:好,98年特大洪水就观看到此。同学们知道我国是河流众多的国家,流域内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中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的国家,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因此,中国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江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就显得意义重大。美国田纳西河的治理堪称江河流域治理的典范,今天就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学习第三章第二节。
师:标题写作,流域的什么开发?(综合开发)
【思考】从引入新课的角度来看,该教师采用了两个问题和一个视频。两个问题分别是“在你们读小学之前,中国曾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涝灾害,记得是哪一年?”和“标题写作,流域的什么开发?”。遗憾的是第一个问题是无效问题,因为每个人小学之前的记忆是相当模糊的,而且该问题会分散师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偏离轨道,浪费时间,反而对教学形成干扰。第二个问题只需提供直白的答案,属于低效问题。
【教学片段二】
师:展示洛克斯维尔市全年气温和降水图。
师:洛克斯维尔市降水有何特点?这种降水又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以及航运的呢?
生:全年分布不均匀,年降水量多,温度0℃以上。
师:选取降水角度。
生:8、9、10月降水少,1、2、3、4月降水多。
师:夏秋季节是农作物的生长时期、收割时期,这时候降水少有利于农业生产吗?
生:不利于。
师:三月份是什么季节?
生:春季。
师:这时候降水比较多,有利于农业生产吗?
生:不利于。
师:播种时需不需要水份?
生:需要。
师:难道它全是有利的一面?如果阴雨天气多,会导致?(阳光不足)
【思考】该知识点(气候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影响)的教学,教师提问更多地关注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即只需要提供直白的答案的问题,如:“三月份是什么季节?”“播种时需不需要水分?”等。教师在设置这类问题时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开放性、启发性和创造性。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不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表现为提问的随意性,如“夏秋季节是农作物的生长时期、收割时期,这时候降水少有利于农业生产吗?”(不利于)。我们知道降水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农作物的收割时期却需要晴朗的天气,尤其是采摘棉花。而且,教师对学生回答没有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如对结构良好的答案教师可以表达赞赏,常用语是“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你的看法很有新意”, “你是善于思考的”、“你的回答有一定的深度”等。如果学生的回答明显错误,我们可以说:“你的看法有个性,但我似乎不太理解,我想再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另外,有些教师比较喜欢问“是不是”、“要不要”、“有没有”等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属于没有提问必要的提问,即无效提问。这些问题在本次大赛中大量存在,比如:河流、水系、流域是不是一个概念?(田纳西河)水能丰富要不要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有没有农业生产活动?夏季温度高,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是大是小?降水的不均匀对水运、航运有没有限制性因素?这个影响能不能进行调节?
所谓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教学片段三】
师: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如何?用一个词形容。
生:山清水秀。
师:这时候主要从事什么生产活动?
生:农业。
师:而到19世纪末的时候,生态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生态环境恶化。
师:这时候以什么生产活动为主?
生:工业 。
师:有没有农业生产活动?比如:
生:棉花种植。
师:为什么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流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联系工业革命出现的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在什么时候?
生:18世纪六七十年代。
师:在哪个国家出现?
生:英国。
师:美国没有开始工业革命,所以它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我们不难理解。
师:19世纪末,为什么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
生: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师:什么时间?
生:19世纪中期。
师:工业生产活动对该地区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导致这里出现了哪些问题?
生: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师:你现在认为当时人们的开发正确吗?
生:不正确。
师:但是,假设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田纳西河流域十九世纪末的时候(学生笑),这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应不应该开发?
生:应该。
师:当时人们有没有意识到产生这些问题?没有。但是他们认为是合理的。
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认为他们是不正确的,我们认为我们是正确的,但是若干年以后我们还是正确的吗?不一定。这要求我们在流域的开发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生:发展的观点。
【思考】提问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学生的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并最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问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这要求我们在设置问题之前,先要问自己:“在这个时候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目的是什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提问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开始的提问具有一个重要的目的——为后续的提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能够促进学生思考,而且能够顺利进入后续的讨论。如关于流域生产方式的提问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流域生态环境会发生变化,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又让我们反思当时生产方式的合理性。
(2)教师提问的内容具有系统性,教师通过层层设问与追问,使问题与问题之间常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一组问题呈现明显的“问题链”。
(3)当从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如“这时候以什么生产活动为主?”)转移到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如“这要求我们在流域的开发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时,学生也会转向思考、讨论和倾听。有效的、高质量的提问不仅内容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而且,提问内容还应具有探究性、开放性与启发性,学生可以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
(4)有效提问的表达是清晰而且简明的。如“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如何?用一个词形容”。这类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十分清楚问题的内容关注点,因此回答的词汇准确而不含糊。
据此,我们认为有效提问的判断标准一般有4个方面的维度: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科主干知识;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思考和清晰科学的表述方式。
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发现6位教师在课堂45钟内有效提问最多者有42个,最少者有15个,一节课平均30.7个,占一节课提问提问总数的74%(见下表)。
?
可惜的是本次优质课大赛我观摩的课例中没有一位学生提出有效问题。当然,也没有教师要求学生解释他的答案、给出例子或者提出论证。
有效提问达成最大的障碍首先来自于教师,因为课堂提问的主体是教师,改革课堂提问方式的主体也是教师。因此,改变提问方式,达成有效提问需要改变教师的某些课堂教学习惯,或者说某些教师的教学习惯会阻碍有效提问的达成,比如:(1)教师只关注一小部分回答大多数问题的学生,即目标学生,这会造成学生最终脱离课堂提问。虽然课堂提问的主体是教师,但是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观念应该贯穿有效提问的始终。(2)许多教师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即使这些问题有一个以上的答案,但是教师头脑中只有一个特定的答案,或者说他们只想听到他们自己的答案。(3)教师习惯于问题提出后,立即让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会组织学生讨论。对学生的答案,一般没有留出让同学们思考的时间。(4)缺乏积极的倾听和有效的反馈。
另外,阻碍有效提问达成的因素还有学生的学习习惯、课程内容、时间限制、应试教育和校园文化等等方面。